2022年01月27日

当前位置:首页 > 晋中 > 生态庄园生态庄园

晋中市生态庄园发展扫描

来源:晋中日报 作者:赵佩星 发布时间:2015/6/30 11:37:12

榆次区龙泉生态庄园

榆次区凯众生态庄园

左权县禄缘生态庄园经济林基地

左权县鱻淼葡萄生态庄园

榆次区小五台生态庄园

和顺县德牧生态庄园壮大肉牛产业

榆次区凤麒生态庄园特种养殖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这是东晋文人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描述的一幅令人为之向往的世外桃源美景。

数千年来,无数文人墨客都在寻找属于自己的世外桃源而不得。现如今,这一愿望终于可以实现,在我市各县(区市),无数宛如世外桃源般的生态庄园,正以不断递增的速度迅速发展。

沿着各地山区蜿蜒曲折的小路前进,在漫山青翠、绿树成荫的深处,或是颇具地方特色的平房、或是充满异域风情的小屋在花红叶绿掩映下矗立,房前屋后种有各种经济林,树下养殖着各种家禽牲畜,一幅幅田园美景如诗如画。这些美景组成者正是近年来在我市蓬勃发展着的生态庄园,它们的存在不仅为周边生态环境的改善做出了积极贡献,同时也为周边农村的发展带来了新的产业、注入了新的动力,带动了无数农民增收致富。

市林业局最新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全市生态庄园已达650余处,经营面积70余万亩,累计投资42亿元,营造生态林和经济林32万亩。当年全市生态庄园实现综合收入达5.2亿元,为农民提供就业岗位2.3万个,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以生态建设为基础——绿了一方水土

生态庄园所处地区大多是荒山荒坡,因地理位置偏僻、水土资源贫乏,很多农民搬离于此,导致很多村庄成为空壳村。但在生态庄园发展之后,很多原本荒芜人烟、条件艰苦的山区,摇身一变,成为了人人向往的世外桃源。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生态庄园带来的生态效益。

如今已颇具名气的小五台生态庄园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该庄园位于榆次区什贴镇山庄头村南。在小五台生态庄园落户此地之前,由于处于半干旱丘陵地区,立地条件差、水资源匮乏、降雨量较少,大面积光秃秃的黄土高坡一直无人问津,处于“沉睡”状态。庄园开发以来,为了彻底解决小五台缺水的难题,庄园负责人赵春喜和爱人左青艳找来专门队伍打了2口深井,修建了覆盖2000亩土地的灌溉设施,又投资1100余万元,种植核桃树1.28万株,白皮松、油松、华山松等各类松树30余万株,桃、杏、梨、李、苹果、樱桃、葡萄、草莓、西梅、山楂等干鲜果树10余种、600余亩。在精心呵护下,上千亩经济林奇迹般地在荒坡上竞相生长,使过去的荒山荒坡变成了一个巨大的“绿色宝库”。在这个绿色的屏障内,庄园又饲养了鸡、鸭、猪、牛、羊等禽畜,发展金银花等林下经济。与此同时,庄园积极挖掘当地悠久历史文化内涵,投资800余万元,修建了富有黄土文化特色的双层窑洞。优美的生态自然景观与厚重的历史人文景观相辅相成,使无数来此休闲的游客赞叹不已——这里仿佛就是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

同样让人过目难忘的还有位于太谷县侯城乡东庄村的润月生态庄园。润月生态庄园怡然立于群山环绕中,现代化的多层建筑旁,绿色的山峰巍峨耸立,清澈的河水摇曳多姿,让每一个看到它的人都心生不舍、难以忘怀。据悉,该庄园从建设初始,始终坚持以改善生态环境为目的,积极开垦荒山荒坡、改造沙丘沙滩,五年来先后改良荒山荒坡、沙滩、中低产田3000余亩,建立起东庄核桃基地与中吾红枣基地,实现了干果经济林产业的快速发展,先后成为“国家星火项目优质核桃示范推广基地”、“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晋中市干果经济产业示范基地”。在发展干果经济林的同时,该庄园大力实施水土保护战略,在庄园紧邻的水库区周边建设生态林,大大改善了周边生态环境。

以持续发展为支撑——兴了一方产业

经过十年来的艰苦探索,生态庄园经济从无到有、由小到大,表现出旺盛的生命力,这其中主导产业的作用功不可没。没有主导产业的支撑,生态庄园经济就失去了持续发展的动力和血液。纵观全市目前发展状况良好的生态庄园,无一不是有着一项或多项主导产业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

一进入位于左权县石匣乡石匣村的鱻淼葡萄生态庄园内,一架架长势良好的葡萄便让人眼前一亮。庄园负责人郝左亮介绍,庄园从2008年开始建设至今,一直积极致力于发展冰葡萄酒产业,不断开发以采摘、品尝各种鲜食葡萄、葡萄酒及生态观光为主的生态休闲观光旅游。在这一目标的引领下,目前庄园已累计完成投资6700万元,引进建设冰葡萄示范园500亩,种植葡萄25万株;建设葡萄技术培训、葡萄酒展示等固定建筑设施5000平方米;建设年产210吨冰葡萄酒酿造车间一座,2013年该庄园已酿造冰葡萄酒20吨。项目全部建成后,庄园年产值可达1.15亿元,实现利税3276万元,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420余人,人均劳务收入1万元,同时可辐射带动周边农民种植冰葡萄3000亩,户均1亩,户均增收8000元。目前,该庄园以其良好的生态环境和鲜明的主导产业吸引了无数周边县(区市)的游客,特别是在周末,人数更多,已初步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态势。

沿着319省道一路向东,便可到达太行山深处、左权县芹泉镇营圪道村旧址的日月星生态庄园。即便不是周末,来此游玩就餐的游客也很多。庄园负责人陈一平介绍,来此就餐消费的很多是慕名而来的河北游客。他们在临近此处的景点游玩过后,喜欢来这里休闲就餐。近年来,庄园充分利用营圪道村移民搬迁之后的闲置资源,依托与郭守敬紫金山天象观测台、牛郎织女故里、河北爱情山等景区毗邻的优势,积极打造集生态观光旅游、农家休闲体验和种植养殖综合开发为一体的综合型生态庄园。目前,此地已成为周边县市游客休闲、度假、消暑、出游的理想选择。去年,庄园林果、养殖、住宿餐饮等接待总收入达到200万元。

以示范带动为己任——富了一方农民

“绿了一座山,富了一方民”,是目前社会各界对生态庄园发展成效的一个形象总结。近年来全市生态庄园在自身发展壮大的同时,产生了明显的生态效益,特别是在带动周边农民增收致富上做出了积极贡献。

小二黑生态庄园位于左权县芹泉镇横岭村,该村是著名作家赵树理《小二黑结婚》故事的发生地。近年来,该村再次因小二黑生态庄园的发展壮大而声名远扬。

小二黑生态庄园负责人曹小四是土生土长的横岭村人,他告诉记者,因父亲去世早,从小他在村里是吃百家饭、穿百家衣长大的。长大后到外省闯荡积累了一定的资金,便一心想着返乡创业回报乡亲。2008年,曹小四承包了村里的荒山荒坡,建起了一座4500亩的山地核桃园。从种到管,曹小四一直都用的是自己村的村民,村里50岁以上的村民几乎都在小二黑生态庄园内打工,男劳力一天70元,女劳力一天50元,一年到头庄园光付给村民的工钱就达37万元。曹小四告诉记者,这4500亩核桃现在实行统一管理,等将来挂果后会全部无偿移交给村民经营,让村民们都能够有效增加收入。目前,庄园在重点发展核桃种植的同时,借力《小二黑结婚》这张名片,深入挖掘农村婚姻爱情主题,正逐步修复小二黑、小芹、赵树理旧居,复原农村传统生产生活模式,开发与农村婚姻有关的剪纸、鞋垫等民俗文化产品,将横岭村打造成乡村爱情主题旅游景区,为村民增收致富增添新途径。

说到带动当地农民增收致富方面的典型,不得不提位于和顺县横岭镇上北舍村的德牧生态庄园。该庄园成立于2009年4月,主要从事无公害农业种植、生态休闲观光、绿色畜禽水产养殖、生态能源开发利用、畜禽良种繁育、林木种植、育苗、花卉培育、牧草生产销售等,整个园区运转从种植到生产形成了环环相扣的闭合系统,实现了循环低碳发展。在各个产业发展过程中,该庄园广泛带动周边农民进行农产品推广种植、畜禽养殖,积极提供劳动就业岗位,为周边农民带来效益增收累计1200万元,有效解决了当地就业难、收入少的问题。以种植青贮玉米为例,庄园实行订单农业模式,每年向周边村庄的村民统一免费发放青贮玉米种子,到了秋天以市场价收购回来作为牲畜饲料使用。据统计,该庄园一年需青贮玉米饲料8000吨,可为周边300余户农民的1500余亩土地提供225万元的收入,与种植传统玉米相比,每亩增收近600元。同时,庄园常年用当地农民工务工,支出也达四五十万元。上北舍村支部书记曹彩福说,以前村里很多年轻人都外出打工,自从德牧生态庄园落户当地后,大部分村民都选择回来在家门口就业,离家近、收入稳定,大家都很满意。

随着生态庄园如星火般燎原发展,如何进一步规范、促进生态庄园的健康发展成为市委、市政府重点思考的问题。今年5月份,在反复调研、论证、修改基础上,我市正式出台了《关于促进全市生态庄园经济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从生态庄园的规模、经济体、产业发展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确定了具备流转经营土地面积在1000亩以上并以生态治理建设为主、社会资本投入1000万元以上并亩投入1万元以上、有明确的主导产业和产品等条件的生态庄园为市级生态庄园,并予以优先扶持发展。截至目前,全市市级生态庄园已达58个,相信在《指导意见》的进一步规范和引导下,全市生态庄园将得到更加科学持续、更高标准的发展,为全市现代农业发展、农民增收致富发挥更大的作用。(赵佩星)

 

责任编辑 董永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