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1月27日

当前位置:首页 > 晋中 > 文化晋中文化晋中

晋中市推进全民文化行动综述

来源:晋中新闻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4/12/26 7:30:00

“有了文化活动,我们的精神生活更加丰富了,这是文化惠民的成果啊!”在晋中经济开发区使张村,65岁的王大妈以前不愿跟人交流,也很少出门,但自从村里有了文化活动室,她不仅经常来看看书、读读报,还参加各种文艺活动。“村里热爱文艺活动和体育锻炼的人越来越多,村民们的思想观念有了很大转变。这都是文化惠民给村民带来的福祉。”村干部告诉记者。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 今年以来,我市全面实施全民文化行动战略,公共文化设施不断完善,六个文化建设有序推进,民办文化绽放光彩,文化轻骑兵演出丰富多彩,市民大讲堂精彩纷呈,全民阅读有声有色……文化载体作用充分发挥,不断“耕耘”、“种植”、“打造”文化,将文化的种子根植于农村、乡镇、社区、企业、机关、校园,全民文化活动正以独特的魄力,展现着我市文化建设前进的足迹;定格了人民群众乐享文化盛宴的幸福图景。

文化设施不断完善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我市以建设文化晋中和文化强市为目标,抢抓机遇、创新提高,加强文化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市县乡村四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在市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方面,我市启动了市图书馆、市博物馆建设项目。目前,已完成了地址选定、环评变更、项目建议书编制和建筑设计等工作,正在进行施工设计,预计今年11月开工,2016年10月投入使用。

县级两馆建设扎实推进。榆次、太谷、灵石、寿阳、和顺五县(区)新建了图书馆、文化馆;介休市大型综合文化中心、榆社图书馆、文化馆新建工程已基本完工,即将投入使用;祁县图书馆改扩建工程已经完工并投入使用;左权、平遥、昔阳两馆建设已完成规划。其中榆次区文化馆、寿阳县文化馆被评为“国家一级文化馆”,榆次区、祁县图书馆被评为“国家一级图书馆”。县级影院建设逐步开展。目前,我市有晋中新文化影城、介休市乐影影院、灵石县万乐汇影院、寿阳县乐迪影院、昔阳县文化中心影院共5家城市数字影院。

乡镇文化站建设深入推进。全市建设乡镇文化站118个,全部实现了规范化建设和科学化管理,其中榆次区东阳镇等9个乡镇被评为“山西省文化先进乡镇”。

村级文化活动室建设进一步加强。我市高标准建成了2750个农村文化活动室,为每个村庄配送价值5000元的图书、书架和投影仪设备,覆盖率达到了100%。广播电视村村通建设工程扎实开展。全市完成了2230个自然村的广播电视村村通建设任务,有效解决了39.5万农民群众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的问题。

此外,我市鼓励社会力量在全市兴建民办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影剧院、音乐厅、美术馆、文体活动中心等民办文化设施,引导和扶持这些民办文化设施对社会免费开放,为群众提供多样性的公益文化服务。

文化建设覆盖城乡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气质和灵魂。城市一旦借助文化的力量形成了独有的知名度、美誉度,城市形象要素就会转化为城市发展要素;生机蓬勃、创意充沛的文化也极大提升百姓幸福指数。

今年以来,我市以实施“全民文化行动”为统领,不断创新思维和方法,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农村文化、社区文化、机关文化、校园文化、企业文化、军营文化”六个文化建设活动,建立覆盖农村、社区、机关、学校、企业、军营的文化服务网络,引导群众自觉参与文化建设和文化活动。

9月28日,记者走进昔阳县大寨镇,一股文化气息扑面而来,村民或在健身小广场锻炼,或在欣赏文化墙,或在文化书屋内下棋、读报。记者看到,大寨镇文化站占地面积1520平方米,打造集办公、阅览、放映、演出、会议等为一体的多功能服务型文化站。该镇57个行政村,村村都建起了文化广场,实现了农家书屋、体育健身、文化资源共享全覆盖,为广大群众提供了健身锻炼、体育比赛、休闲娱乐、学习交流,汲取文化“营养”的公益场所。

此外,该镇组建了田川跑炮、洪水秧歌、白羊岭迓鼓、麻汇锣鼓等民间艺术表演队和蔡岭、西山舞狮队,群众文化生活多姿多彩。像大寨镇一样文化生活丰富多彩的乡村比比皆是,文化成为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9月22日到27日,在市城区北部新城规划展示馆广场,“晋中市六个文化建设”文艺展演暨“激扬之声,梦想之魂”十所高校师生音乐舞蹈大赛精彩纷呈。农村文化展演、社区文化展演、军营文化展演、机关文化展演、校园文化展演和企业文化展演及十所高校师生音乐舞蹈大赛等示范性群众文化活动,场场精彩,观众场场爆满,极大丰富了广大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与此同时,我市开展了“十佳”文化系列创建工作,吸引更多的群众认知、感受和参与文化建设。

家住榆次区桥东社区的刘美兰每晚都要去迎宾绿苑跳舞健身。她说,伴着轻拂的晚风,在广场、公园、小区等文化活动场地,唱歌的、跳舞的、打太极拳的、扭秧歌的、下棋的……到处都有怡然自得享受文化生活的人们,生动丰富的文化生活遍布全市城乡,文化之花竞相绽放,人民群众享受文化建设成果。

文化惠民花开四季

春天,生机盎然,“十台大戏闹新春”与您相约;夏季,热烈与奔放的“欢乐城乡广场文化月”、“文化遗产进校园”陪您消暑;在丰收的秋季,“优秀节目展演”、“小戏曲艺调演”伴您领略秋的喜悦;冬季也是别有韵味,“婚俗文化展”、“饮食文化博览”陪您欢喜过大年。我市创新整合文化资源,全力打造“花开四季·乐享全民”主题群众文化活动品牌,一年四季“景”不同,让市民欣赏和参与到不同特色的文化活动。这一内容丰富而又特色鲜明的文化品牌,成为这座城市的一道绚丽风景和一张靓丽名片。

“这些本土节目我都爱看,演的就是俺们身边的事。”家住市城区文苑街的李建明说,他自幼热爱文化艺术,更喜欢文艺演出节目,今年夏季,在玉湖公园西南角广场的文艺演出着实让他过足了瘾。广场文化演出让市民啧啧称赞,居民乐在其中。

今年3月以来,市委宣传部、市文广新局联合开展“中国梦·万家情晋中市文艺轻骑兵”下基层文化惠民演出活动,更成为市民的一道文化大餐。我市的文艺工作者,充分运用文艺演出这一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深入乡村、校园、社区、企业等地,传递梦想理念、展示艺术风采,发挥文化寓教于乐的功能,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质量和文明程度。截至目前,文化惠民演出已100多场,演出范围涉及农村、社区、企业、学校等,参演人数达5000人次,观众人数达到60000余人,受到了基层人民群众的欢迎和好评。

为了充分发挥民办文艺团体的作用,晋中市大幅提高了文化投入,并对文化惠民项目进行补贴,鼓励民办晋剧团、秧歌剧团、合唱团、锣鼓队、管乐队、舞蹈队、八音会积极开展自娱自乐的群众文化活动;迎宾绿苑合唱团、晋中市票友协会、榆次区金凤凰民间艺术团等民办文艺团体也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广泛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特色文体活动,真正实现文化惠民。

润物无声滋养心灵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滋养着人们的心灵,由此,我市推出了市民大讲堂、全民阅读等活动,润物无声地滋养城市的人文品格。

最是书香能致远。爱书、爱思考、爱阅读,是一个城市、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宝贵的文化品质。从今年6月开始,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市教育局等单位联合举办了大型公益性文化课堂——“晋中市民大讲堂”。 “市民大讲堂”为市民服务,传递文化正能量,坚持每半月一次,利用双休日面向广大居民提供讲座和培训,讲解内容包括健康知识、文明出行、文明礼仪、养生与中华文化、晋剧欣赏、子女教育、群众文化以及中国书法艺术文化等,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场场爆满。截至今年7月底,已连续举办了25期,累计收听人数达16500多人,让市民在享受知识中增长见识、提高品位。

以“德润三晋、书香晋中”为主题,我市大力推进全民阅读,进机关、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军营、进家庭、进特殊人群,全市形成浓厚的读书氛围。全民参与,丰富全民阅读平台,打造全民阅读品牌,鼓励和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牢固树立“人人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积极开展和参与各种形式的阅读活动,全面提升自身素质,为我市转型发展提供文化支持。家住市城区的退休干部张亮深有体会地说:“‘腹有诗书气自华’,对一个人是这样,对一座城市同样如此。一座城市因阅读而精彩非凡,一座城市因阅读而令人尊重。书香洋溢的城市必然是美丽动人的城市,因为城市的美丽动人不仅仅是她的建筑外表、景观风貌,更在于她的文化品位和内在气质。”这一席话道出了阅读在文化晋中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作用。

全民文化行动让一座城市沉浸在文化气息中,由此,晋中的文化氛围和文化品位大大提升。
 

责任编辑 董永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