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1月27日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汾 > 平阳古城平阳古城

介休绵山 5A景区的华美绽放

来源:山西新闻网 作者:梁艳 发布时间:2015/2/4 23:41:00

【核心提示】绵山是我省第四家“5A”景区,也是山西省首个获此称号的民营旅游景区,自2000年全面对外开放至今,已形成总面积24平方公里、14大游览区、360余个景点的格局。它集山光水色、文物古迹、佛道寺院、革命遗址于一山,可谓“无峰不奇、无水不秀、无洞不幽、无寺不古、无景不典”。此次成功入围“5A”,无疑是如虎添翼、快马加鞭。

清明(寒食)文化节热闹非凡

秀比江南的自然风光



国内罕见的悬崖宾馆

国内最大的石窟祠庙——介公祠


绵山古唐营云海奇观

——从四大变化看绵山风景区如何彰显“5A”品质

雪后初霁,银装素裹的绵山别有一番景象、一番风情。

再次登临,晋级“5A”后的绵山,带给人们的是直击心灵深处的惊喜和享受!

这份惊喜,来自绵山于2013年9月12日获得国家级“5A”景区称号一年多来的种种变化;这份享受,来自景区从设施到内涵再到服务的质的飞跃。

绵山是我省第四家“5A”景区,也是山西省首个获此称号的民营旅游景区,自2000年全面对外开放至今,已形成总面积24平方公里、14大游览区、360余个景点的格局。它集山光水色、文物古迹、佛道寺院、革命遗址于一山,可谓“无峰不奇、无水不秀、无洞不幽、无寺不古、无景不典”。此次成功入围“5A”,无疑是如虎添翼、快马加鞭。

头罩“5A”的光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清明寒食文化节”发源地的绵山,在新时代又迎来了蓬勃发展的大好机遇。一年多来,在上级领导的亲切关怀和景区管委会一班人的坚强带领下,在广大职工的辛勤努力下,绵山景区变美了,服务变优了,游客变多了,百姓变富了,一个全新的绵山已然呈现在世人面前。

从“5A”再出发,绵山开启了高起点的巨变之旅。

设施全面升级 绵山华美绽放

作为全省第一家以自然风光晋升的“5A”景区,绵山风景众人点赞。

驱车进入绵山,驰骋在新加宽的20米双向四车道进山大道上,两边整齐划一的白皮松、红松从眼前快速掠过,让人一阵兴奋。步入绵山景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全省一流、春秋时代风格的游客服务中心,环顾四周,汉白玉石阶古朴华丽,大型雕塑庄严威武,绿色生态停车场有序分布,电子监控智能门禁系统随处可见,高效、便捷、智能俨然成为绵山的现代化符号。乘坐环保观光车沿宽阔舒缓的山道前行,满眼是苍翠的松柏、五彩的花朵。越往深处景越美,奇峰、秀水令人心旷神怡,古寺、雕像让人肃然起敬。在洒满阳光的栈道上,和煦的清风扑面而来,清新的气息沁人心脾,游客或悠闲漫步,或拍照留影,或倚栏小憩,与美景浑然一体,物我两忘。

“绵山真是越来越美了!”很多游客发出如此感叹。

而与此美景互为促动的,是绵山景区硬件设施的全面升级,也是其对“5A”最直观的诠释。

在“5A”创建过程中,绵山景区光在硬件设施上就先后投资2亿元,用于诸如道路的拓宽、亮化硬化,游客服务中心的兴建,环保大巴的购进,万余个停车位的大型生态停车场的建设,标识标牌的安装,所有污水、油烟排放大型设施设备的改造,垃圾桶、三星级厕所的更新完善等等。获得“5A”以来,绵山景区对旅游交通、游览、安全、卫生、邮电服务、购物、综合管理以及资源和环境的保护等更是进行了一系列全面有效的整改、完善和提升。在核心景区内,修建了总长近10公里的游步道,其中5公里为生态或仿生态游步道;对景区标识标牌,结合人体工程学原理进行了统一更新;游客中心、寒食广场、大型生态停车场、星级厕所等一批景区功能性建筑配套完善、运营规范,很好地满足了游客需求;在服务区内,新建的龙脊岭索道和改造后的介公岭索道均由国际顶级索道制造公司承建,两条索道每小时运送游客达3000人次,是从前运送量的10倍;介公山庄、水涛仙谷宾馆、卧龙宾馆、养元斋、云峰墅苑等一批星级酒店装修一新,新设的黄酒源、大排档快餐和特产超市陆续开业,目前景区内投入使用的五星级酒店1家、四星级酒店2家、三星级酒店4家。尤为值得一提的是,绵山景区对特殊人群提供的人性化和细节化服务比比皆是,如在游客服务中心、宾馆饭店、公共厕所等场所均设有残疾人轮椅、老年人使用的助杖、童车等,在部分景区景点及场所还设有无障碍通道。

硬件设施的全面提升,让绵山景区焕然一新,令广大游客流连忘返。

服务更加优化 国际风范尽显

“5A”是全国旅游景区(点)最高等级荣誉,代表了世界级旅游品质和中国旅游精品景区的标杆。

绵山晋升“5A”,意味着景区的管理水平和接待能力需要上升到一个更高层次,给游客提供文化品位更高、更加安全、便利、舒适的旅游服务。正如省旅游局相关人士所称:“‘5A’是对景区提供内容和服务的最高评价,它侧重的是服务水准。”

循着这样的共识,景区管委会一班人按照三佳集团董事长阎吉英提出的 “申报通过有期限,品牌提升无止境”的要求,乘势而上,在提升旅游服务质量上大做文章,不断增强景区的软实力,使绵山的这块“5A”金字招牌愈发闪亮。

于是,人们在景区看到了这样的画面——

全体窗口服务人员,身穿统一的服装,佩戴标准的胸牌,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容,站、坐、行、走都经过专业讲师的严格训练,其高雅、文明、现代、阳光的形象彰显了绵山的品位。以此为切入点,景区由基层而中层直至高层,都对 “5A”的高品质服务有了更深层的理解,服务管理理念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洗礼,进而形成了全员积极提升服务质量的良好氛围。

为了让绵山走出国门,树立绵山的国际形象,景区在以往从专业层面和为国内游客服务的角度开展日常培训的基础上,还于2014年2月23日邀请省外事侨务办连处长对绵山旅游行业中的涉外礼仪、交际礼节等相关常识作了系统的培训和讲解,把绵山的服务意识提到了国际层面,给景区的管理层上了一堂大课,使全体员工在思想意识上得到升华,并有力推动了绵山升级“5A”后的软件建设。

于是,景区的服务在黄金周的考验和游客的赞誉中得到印证——

2013年“十一”和2014年“五一”两个黄金周期间,绵山客流出现井喷之势。在此情况下,景区按照“5A”的要求,有条不紊地做好饮食、住宿、运输、导游、销售、安全等各项工作,所有服务窗口都是清一色的“5A”形象,他们语言文明、举止规范、流程专业、服务到位、氛围和谐,真正让游客体验了一把高水准的“5A”服务。在日均超过3万人次的人流最高峰时段,首次实行限票截留措施,保证了景区的旅游秩序和旅游安全,受到了各级领导和广大游客的高度赞誉,极大地展示了“5A”绵山的良好形象。“我们所有的工作都是以游客为中心,为游客提供方便,为游客服务。如果游客满意了,我们的工作才算做好了。”在经历了黄金周的检验之后,景区负责人如是说。令人称道的是,绵山景区在这两个黄金周创下了投诉为零的纪录,而且好评如潮。

很多游客在游览绵山之后,把自己的感受写成稿件,或发至景区,或上传网络。其中一名来自天津名叫王兵的普通游客,带着一群人在游完绵山之后,感触颇深,特写信表扬,对绵山的美景大加赞赏,对绵山的服务非常认可。他在信中说:“绵山不仅有美如图画的风景,更有细心周到的服务,是耐心服务的员工和细致讲解的导游让我们对绵山产生了热爱。”自绵山升级“5A”以来,像这样的感谢信不胜枚举,这样的好评从未断过。

探究绵山景区高品质服务的源头,我们不得不再一次把目光聚焦于2013年9月12日。这一天对绵山来说是一个值得庆贺的好日子,因为它获得了自开发旅游以来的最大殊荣——国家级5A景区称号。在“5A”揭牌仪式上,三佳集团总经理王建镇代表绵山景区对今后的发展作出承诺:思想上做到不满足、不松劲、不滑坡,永远保持严谨的态度、务实的作风、昂扬的斗志,把创建5A景区的精神状态持续下去。组织上做到抓领导、抓制度、抓体系,进行常态化的管理督察,定岗定责,赏罚严明;重视游客意见,主动发现问题,将各种不良现象消灭在萌芽状态。服务上体现尊重人、关爱人、感化人,从提高员工队伍结构和职业素养两个方面入手,利用 “请进来、走出去”和强化培训等措施,实现微笑服务、和谐服务和优质服务。营销上抓好深耕细做周边市场、远交近攻国内市场、齐头并进国际市场,通过宣传上的大手笔、营销中的广思路、活动中的高视野,来确保绵山5A景区的各项工作。

言犹在耳,有诺必践。一年多来,绵山没有躺在已入围“5A”的功劳簿上,而是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为“5A”这块金字招牌增添了亮丽的一笔。

文旅深度融合 游客兴致勃发

随着晋级“5A”,绵山成为各大媒体相继报道的宠儿,其知名度和美誉度在短时期内达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全国各地的游客蜂拥而至,为奇峰秀水呈现的美景,为古寺庙宇承载的文化。

首先是2013年的“十一”黄金周,前来绵山的游客地域辐射更广,有省内太原、运城、大同的,有省外北京、天津、海南的,还有来自国外的旅游爱好者,人流最高峰时期日均超过3万人次,前所未有。但由于景区提供了高品质的“5A”服务,游客出入有序,没有出现拥挤的场面,也没有在走后留下大量垃圾。正如来自北京的游客王先生所说:“景区无论在硬件设施方面还是在管理服务方面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准,这无形中也促使游客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力求与‘5A’景区相匹配。”而这也是绵山在成为“5A”景区之后,来此游玩的客人整体素质出现的细微变化。

“十一”过后,天气渐凉,但这丝毫没有影响游客的兴致。2013年10月26日,一辆辆干净整洁的环保换乘大巴车行驶在景区中,车上的游客满脸喜悦。“前几日,我从媒体上得知绵山风景区成为我省又一家‘5A’景区,今天专程来,就是想感受一下绵山的新变化。”2008年曾来过绵山旅游的太原市民马峰说,此次来绵山,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景区的变化太大了,环境比以前更干净,服务也更周到细致了。

与此同时,景区每年还会引进很多地方文化和节日文化,开展各种活动,以吸引游客。如2014年4月6日,绵山就举行了一场仿春秋时代祭拜介子推的古老仪式,海内外游客共同向介公虔诚朝拜,传承中华民族忠孝美德。身着春秋时代服饰的澳大利亚籍华人赵志明首次参加这样的活动,他说,虽然在海外生活了多年,但传统文化仍可以让自己找到认同感,“我要将介公的忠孝精神带给在海外出生、成长的华人后代”。

绵山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令游客向往!

两个效益相倚 铺展富民大道

“5A”的荣誉虽是景区的,但“5A”带动的经济效益则是更大范围的,而最直接受益的还是当地老百姓。

近几年,绵山以清明寒食文化节发源地为旅游特色,大力发展宗教文化游和自然山水生态游。升级“5A”后,更是带动了周边村落的家庭旅馆、农家乐等特色行业蓬勃兴起。据悉,绵山脚下南怀志、长寿湾和冀家庄等村共有家庭旅馆和农家乐近30家,从业人员达600人,从事交通运输和休闲旅游开发相关人员200人,大大促进了当地百姓的就业,增加了当地百姓的经济收入,壮大了当地旅游从业人员队伍。

此外,绵山景区季节用工和内部承包用工也拓宽了当地百姓的就业路子,解决了近600人的就业问题。据一位绵山脚下郝姓村民透露,他们一家五口,在绵山开发前,家里两个人外出打工,一年赚不到两万元,在城里买房、买车是想都不敢想的事。绵山开发后,随着旅游业逐年拉动,他们不再外出务工。2013年绵山升级“5A”后,大量的商业模式都转型升级,当地村民也摇身一变,从打工仔变成了租赁柜台的小老板,穿着专业的工作服,俨然与绵山结为一体。现在,家里盖起了小二楼,开起了小卖铺,买下了出租车,还开着农家乐小旅馆,一年能赚10万元,一家人忙得不亦乐乎。这样的村民,绵山周边还有很多。说起致富经验,他们异口同声地称是绵山旅游升级后带来的结果。

变传统的景区游为富民产业,绵山正在发挥“5A”在旅游产业发展中的龙头和带动作用。

尾声

四大变化,折射出绵山的“5A”品质,昭示着绵山美好的明天。

未来,绵山将广泛运用信息智能化,积极打造“智慧旅游”景区,提升游客的愉悦感;增加休闲动感项目,提高旅游含金量,延长游客的停留时间;大力开拓国际市场,吸引更多的国外游客;加强广告宣传,带动周边6个省2.6个亿的旅游大市场,打造全国5A级景区中的精品。

“争取用3—5年时间,成为我省的第七家国家风景名胜区,5年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阎吉英董事长信心满怀,“我们的目标一定要定得高、定得远,按照国家旅游局‘提升一个景区,带动一片升级’的要求,为全省的旅游经济作出更新更大的贡献。”

站在新的起点眺望,一个全国最具吸引力的旅游目的地和休闲度假胜地正向我们走来……


责编:牛立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