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常映红
县级融媒体中心处在我国四级传媒体系的最基层,是打通党和政府与基层群众信息沟通“最后一公里”的主流舆论阵地。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加快建设新型县域主流媒体,是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时代命题。完成好这一时代命题,必须坚守“党媒姓党”这个灵魂,必须坚持内容创新这个根本,必须强化移动优先这个支撑,必须强化队伍建设这个保障。
作为全媒体传播体系中的重要一环,与中央和省、市级媒体相比,县级融媒体中心在选题资源、采编力量、平台影响力等方面都有明显的劣势。完成好这一必答题,面临诸多现实挑战。县级融媒体中心应紧盯新趋势,把握新机遇,坚持守正创新,充分依托既有发展基础,扬优势,补短板,精准对接发展所需、基层所盼、民心所向,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加快建设新型县域主流媒体。
坚守“党媒姓党”
确保正确方向
党媒姓党是必须坚守的政治灵魂。“最后一公里”主流舆论阵地的党媒属性定位,决定了县级融媒体中心必须时刻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恪守党性原则,始终不渝从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高度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坚定不移传播党中央声音。
坚持党媒姓党,才能发挥全媒体传播体系和新型县域主流媒体建设的最大优势,要增强党性意识,站稳政治立场,把政治家办报、办台、办网、办新媒体的原则落实到选题策划、采写组稿、编辑制作、传播推广等全过程全环节,确保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舆论导向和价值取向。
做好重大主题宣传是县级融媒体中心的责任和使命。重大主题宣传政治性强、理论性高、题材重大,是检验主流媒体舆论引导力的重要标志,特别是在当下全媒体格局之下,对广大县级融媒体中心提出了更高要求。做好重大主题宣传,要站位高远,深入挖掘重大主题的思想内涵,提高创作的深度和影响力;要丰富表现手段,提升创作的感染力和吸引力,推动多类型、多题材、多手段的重大主题创作不断出新出彩出精品;要发挥区域特色,有意识地立足本地特色,挖掘本地红色资源,讲述最鲜活的故事。
坚持内容创新
更好引导服务群众
在全媒体发展的背景下,持续提升内容创新能力,强化原创力度,产出优质内容,是建设新型县域主流媒体的关键。
增强“四力”是内容创新的重要抓手。要锤炼扎实“脚力”,以问题为导向,走进基层一线、田间地头、新闻现场,获取一手信息,了解百姓生活,把握时代脉搏,生产出“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融媒产品;要练就敏锐“眼力”,关注身边亮点、社会热点、制度堵点、民生焦点等,找准切入点、细节点,使新闻报道既能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又能立足一隅、观照全局;要激发丰富“脑力”,多想、巧构思,反复推敲和打磨,以点带面,由表入里,把新闻事实的本质和内核挖掘出来,创作出兼具思想深度和价值密度的作品,引发受众共鸣;要汇聚奋进“笔力”,主动积极“触网”,善于“群众化表达”,善用“年轻态语言”,倾注情感写群众所喜所盼,让新闻报道写得好、拍得美、传得开。
内容创新还要注重创新正面宣传的报道角度和报道手段。坚持正面宣传为主是县级融媒体中心必须遵循的一项重要方针。要大局着眼、小处着手,坚持小切口大主题、小人物大境界、小数字大变化,从平凡人物的生活与故事中,挖掘闪光点与不凡之处,并与社会大主题和时代大背景相结合,折射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让受众爱听爱看。
强化移动优先
提高媒体融合水平
当前,移动互联网已经成为信息传播主渠道,成为新闻热点生成、舆论发酵的主要策源地,成为受众获取新闻和信息的主阵地。坚持移动优先策略,将媒体主战场转移至移动端,推动媒体深度融合发展,是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加快建设新型县域主流媒体的必然选择。
强化新技术的应用。全媒体时代,传媒领域处于先进技术应用前沿,媒体数字化与智能化融合程度不断深化。县级融媒体中心要依托大数据、云计算、5G、人工智能、元宇宙等前沿技术,再造采编发工作流程,实现新闻资源共享、各媒体形态互联互通,形成“一体策划、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传播”的新闻生产传播新格局。
强化全媒体平台建设。加快由传统平面媒体向移动立体传播平台转变,建立立体化传播渠道,形成涵盖报、网、端、微等多种载体的全媒体矩阵,优势互补,全面覆盖各种渠道的用户群体。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与传统媒体不同,当前互联网上的主要传播渠道都掌握在商业平台手中,要加强顶层设计、科学确定实现路径,将县级融媒体中心作为国家级或省级主流媒体自主可控平台的用户入口和服务端口,打造成为县域最有权威的信息枢纽。
提高用户黏性。县域用户是县级融媒体的核心受众。要加强传播手段和话语方式创新,讲好本地故事,重点要解决好本地群众“不知道,看不到、用不到”的问题,充分发挥本地公职人员、党员的“两微一抖”社交传播渠道作用,使县级融媒体发布的各类相关信息实现圈层化传播、社群化传播。直播、短视频是当下用户最喜爱的传播方式之一,要运用好直播和短视频的报道形式,让报道更有现场感,更具时效性。此外,要以本地群众的多样化需求为出发点,积极提供县区特色公共服务,多形式开展互动,与受众建立有效连接,提升用户体验,增强用户活跃度和黏性。
强化队伍建设
促进县融高质量发展
“媒体竞争关键是人才竞争,媒体优势核心是人才优势”。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加快建设新型县域主流媒体,实现县级融媒体中心高质量发展,需要一支高素质全媒体人才队伍做保障。
努力培养打造一流的复合型全媒体人才队伍。人才匮乏是当前制约县级融媒体中心发展的主要原因。为此,需要强化人才培养、引进等工作,“精心选”,在政治素养、人民情怀、职业品格、职业精神、职业道德、职业素养上严把关;“用心育”,在价值追求、事业理念、思维方式、思想方法、专业技能、工作水平上勤培养;“费心招”,创新体制机制,通过人才交换、特聘或者兼职等诸多形式引进优秀人才,努力构建一支具有完整结构、极强专业性和上进心的人才队伍。
除此之外,还应当关注优化人才晋升机制,创建绩效精准考核体系,完善薪资分配制度,落实奖惩激励机制,深入挖掘员工的工作潜力,激发其工作积极性,为融媒体的创新发展打下良好的人才基础,最终吸引更多优质人才。
创新人才使用,坚持效果导向,团队化、项目化运行。在人员组成方面,整合采编、技术、运维等多部门细分人员,文字记者、摄影摄像记者、后期处理人员“完美搭配”,实现供需无缝隙对接;在内容策划与生产方面,要跟上热点,记者与编辑之间,前方与后方各个环节间密切配合;在考核评价方面,从传播效率、传播量、社会影响等多个维度进行数据化考量,与经济收入、岗位选聘、评先评优等直接挂钩,奖优罚劣。
总之,要加快建设功能更全、效能更高的全媒体传播体系,完成好县级融媒体中心的时代命题。
(作者单位:清徐县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