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山西经济网 | 站点收藏  
2023年9月11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阳高特优农业发展风生水起
阳高县大白登镇福泉村西红柿产业园里,村民正忙着采摘“阳高红”西红柿。本报记者 翁剑 摄

本报记者 翁剑

近年来,阳高县持续优化农业产业布局,做大做强做优杏果、畜牧、设施蔬菜、有机旱作(杂粮)、一二三产业融合和农文旅融合“六大特色产业”,不断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特优农业产业发展风生水起。

发挥优势、品牌营销,突出特色产品

记者在大白登镇福泉村西红柿产业园看到,繁盛的西红柿初果挂满枝头。“阳高县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西红柿糖分积累多,每公斤能卖到3元,每天出货五千多公斤,销量很好。”产业园负责人胡超勇说,园区平时可带动100多人就业,进入8月高峰期后,用工超过180人。

该县农业农村局局长仓雄说:“近年来,县里聚焦设施农业,发挥品牌优势,将推广‘阳高红’西红柿作为推动全县设施农业提档升级的突破口,形成了县、乡、村一体化发展体系。”

规模经营、龙头带动,延伸产业链条

阳高县持续加强设施蔬菜基地建设,着力构建全县智能设施、日光温室、塑料钢架大棚、露地蔬菜四大板块共同发展的蔬菜产业新格局,加快推动设施农业提档升级。今年,该县新建智能玻璃温室40万平方米,在龙泉镇、罗文皂镇、大白登镇和狮子屯乡打造了4个千栋以上设施蔬菜生产基地。“目前,全县蔬菜种植面积稳定在10万亩以上,总产量力争突破50万吨,全产业链产值达到9亿元。”县产业发展中心负责人说。

近年来,阳高县积极发挥正大集团百万头生猪全产业链项目、鹏程小店京津冀生猪生产基地项目、四季牧场黑土猪品牌建设项目等龙头项目牵引作用,不断提高生猪、肉牛、肉羊的规模化、标准化养殖水平。目前,该县畜牧业已形成生猪高端养殖区1个、生猪产业聚集区6个,建成肉羊产业聚集区2个、肉牛产业聚集区1个。去年,全县畜产品总量达到12.15万吨,总产值19.49亿元。今年,在发展壮大畜牧业上,相继引进实施了5个重点项目,计划总投资7.5亿元。其中,年屠宰30万头生猪屠宰场项目已完成投资2000万元,正在建设生猪屠宰、分割车间;宝睿肉牛生态养殖园区项目已完成投资1.5亿元,引进优质肉牛2000头;奶牛养殖产业提质增效项目预计下半年开工;正大生猪全产业链二期正在征地;晋北牲畜交易中心已立项。

订单生产、托管服务,农业生产换挡提速

近日,记者来到鳌石乡龙堡村有机旱作高粱种植示范基地,放眼望去一片绿意盎然。“以前种几亩地都费劲,现在依靠专业合作社的各类农机设备,种上百亩都不是问题。”龙堡村党支部书记曹建忠说,村里不少人把玉米地和高粱地交给合作社托管,自己腾出空来,又能在别处打一份工。

一大早,全喜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孙全喜的手机就响个不停。“知道这儿的机器好,农民们都和我们预约订单。我们推出‘农户+托管中心’‘农户+合作社+托管中心’‘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托管中心’三种服务模式供农户自由选择。”孙全喜说。

近年来,鳌石乡大力发展有机旱作农业,积极推动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重点制定农资购买、旋地、机械播种、病虫害防治、收割、秸秆还田、深松深耕、烘干、地膜回收等多种托管服务套餐,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托管效率和收益。

去年,该县积极对接市场,与汾酒集团达成种销协议,共同打造汾酒专用高粱示范基地,开展订单农业种植高粱。农户收割后的高粱直接运到山西农资集团农产品有限公司进行烘干、精选、去杂,然后再运往汾酒集团。

“订单保障不仅保证了高粱销售渠道及收益,还有效调动了农户的积极性,带动高粱种植产业整体发展,助力农民增收致富。”山西农资集团农产品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君说。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晋 ICP 备 11001212 号 主办:山西经济日报社
 
著作权使用声明
 
本报已许可中国知网以数字化方式复制、汇编、发行、信息网络传播本报全文。本报支付的稿酬已包含中国知网著作权使用费,所有署名作者向本报提交文章发表之行为视为同意上述声明。如有异议,请在投稿时说明,本报将按作者说明处理。
   第01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特别报道
   第04版:民营经济
右玉:描绘乡村振兴壮美画卷
阳高特优农业发展风生水起
“长者餐厅”里的幸福“食”光
希望把“长者餐厅”办得更好
书写休闲观光农业新篇的“神来之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