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雪
采访中记者发现,偏关县的不少村干部都在思考“长者餐厅”未来的运营模式。
餐厅运营需要符合市场规律,现在靠政府扶持,有相应的资金补贴,运营不会有问题。如果将来资金没有了,餐厅怎么办下去?
以高家上石会村的“长者餐厅”为例,按每日30人就餐计算,每人消费6元,餐厅日营业收入只有180元,仅靠这部分收入维系餐厅正常运转非常困难。“长者餐厅”的开设,让老年人在家门口享受到便捷、低价、可口的三餐,破解了基层养老服务延伸至“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但是被贴上“公益”标签的“长者餐厅”,显然不能将盈利置于首要位置。政府、资金、政策,离开任何一条,“长者餐厅”的发展都会出现难题。
如何能让服务他人的“长者餐厅”,不被“公益”标签束缚,在引得群众“叫好”的同时,自身走上收支平衡的良性发展道路?这个问题更值得政府和相关部门主动思考。
养老是全社会共同的话题,仅靠政府补贴餐费,解决场地问题和提供公益岗位等方式,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地方政府应当强化顶层设计,科学规划,制定完善的扶持政策;同时引入相应机制,将部分服务推向市场,以市场倒逼餐厅服务水平和发展质量的提升,为群众提供更好的养老服务;此外,政府也要引导社会资本、公益机构等共同参与,为公共养老事业发展“造血”。
我们每个人都会成为社会公共养老事业的受益人。从这个角度来说,破解“长者餐厅”的运营难题,把餐厅办下去、办长久,也是在为破解我们每个人未来的养老难题找路子、找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