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山西经济网 | 站点收藏  
2024年9月14日 星期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长城一号旅游公路 引领左云乡村振兴

本报记者 翁剑

在蔚蓝的天空下,蜿蜒的大同长城一号旅游公路如同一条彩色丝带,串联起左云县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为该县的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依托长城的深厚文化底蕴和周边丰富的农业资源,左云县不仅成为游客心中的新晋旅游胜地,还构建起一条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经济带,展现了农文旅深度融合的新风貌,激发了产业发展新动能。

文旅融合新篇章,乡村振兴添活力

在大同长城一号旅游公路上,一系列精心打造的农家乐和长城人家,以其地道的农家美食、温馨的住宿环境,成为游客休憩放松的理想之地。其中,QING舍·瑰秀里长城驿站自今年7月开业以来,便以独特的设计理念、高端的住宿体验和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设施,吸引了来自北京等周边城市的大量游客。在这里,游客们可以野营、游泳……图书馆、游乐场、游戏室、酒吧等设施的配备,满足了不同年龄段游客的需求。

近年来,左云县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号召,全面加快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步伐。旅游公路的全线贯通,不仅极大地改善了区域交通条件,更为沿线乡村带来了发展机遇。

产业联动发展,构建乡村振兴新格局

日前,记者在管家堡的长城小镇看到,蜿蜒起伏的摩天岭长城和竞相绽放的万亩向日葵花海,把田野装扮成一片金色的海洋,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欣赏。自2022年9月建设以来,长城小镇凭借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文化资源,成了一个集美食、娱乐、休闲于一体的旅游地,日均游客量稳定在500人次左右,累计接待游客超过5万人次,更为周边村增加了90余个就业岗位。

左云县文旅产业的快速发展,不仅仅是单一产业的繁荣,更是农业、文化、旅游等多产业联动发展的结果。通过“旅游+”模式,左云县将传统农业与现代旅游业紧密结合,推广绿色生态农产品,发展特色农业观光游,实现了农业与旅游业的双赢,不仅促进了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也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构建起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新格局。

巩固脱贫成果,打造乡村振兴新气象

“因为村子紧临长城一号旅游公路,附近有长城小镇,我们制作的文创产品需求量越来越大。”三屯乡黄家村党支部书记高芳一边介绍该村的刺绣产品一边说。

虽然风景秀美,可过去的黄家村却“远在深山无人识”。自从长城一号旅游公路开通后,黄家村搭建了长城文化长廊,并融入刺绣、剪纸等传统工艺,建成独具特色的长城脚下小绣坊。刺绣产品一部分放到长城小镇文创产品商店,另一部分鼓励村民通过抖音、小红书等网络平台进行销售。

大同长城一号旅游公路左云段的建设与运营,是该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载体,极大地改善了沿线乡村的交通条件,为当地村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创业机会。许多在外务工的村民纷纷返回家乡,参与到乡村旅游、民宿经营等行业中来,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增收。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晋 ICP 备 11001212 号 主办:山西经济日报社
 
著作权使用声明
 
本报已许可中国知网以数字化方式复制、汇编、发行、信息网络传播本报全文。本报支付的稿酬已包含中国知网著作权使用费,所有署名作者向本报提交文章发表之行为视为同意上述声明。如有异议,请在投稿时说明,本报将按作者说明处理。
   第01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综合新闻
   第04版:税务专刊
   第05版:理论·践悟
   第06版:公告·综合
   第07版:公告
   第08版:理论·践悟
太原:抢跑新能源产业新赛道
用智能感知装备引领煤矿智能化转型
“晋e行”:40余项功能服务公众出行
光伏电池系列产品引人关注
多国外宾参观山西省地质工程勘察院 有限公司承担实施的中科同昌地热项目
持续提升无人机特色服务水平
桥沟村里葡萄甜
长城一号旅游公路 引领左云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