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县域经济特色县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山西经济网 | 站点收藏  
2024年9月26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做好特优产品大文章,绘就产业振兴新画卷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山西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 栗挺

乡村全面振兴因其复杂性、系统性和动态性特征而往往表现为长期持续的过程。其中,乡村产业振兴由于同城乡生产要素配置、农村居民收入长期增长、乡村生态环境修复改善都有直接联系,更成为乡村全面振兴的“关键一招”。汾阳市现代特优农业的发展壮大以及多元化产业体系的构建完善,正是走出了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典型路径。

一方面,汾阳市以智能化生产、数字化经营为突出特征的现代智慧农业,有效做大做强了县域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组织形式,为农民提供了经济合作的多元平台和组织支撑。汾阳“汾享杏福”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作为先进种植技术与管理模式的吸纳承接载体,推动高粱产业和谷子产业通过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实现了从种植到加工、销售的全链条智能化管理,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这一过程中,不仅催生了一批新兴的农业科技企业和服务机构,更通过构建各要素主体之间完善、紧密的利益链条,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命运与共的稳定关系。在吸引更多城市生产要素流向农村的同时,不断做大农村经济“蛋糕”,为乡村经济注入了新的增长点,激发了乡村经济的无限活力。

另一方面,汾阳市以文化传承、文旅融合为突出特征的白酒产业集群发展,有效重塑了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真正实现了农业现代化与乡村文化传承发展一体设计、一并推进。汾阳清香型白酒“航母战队”通过推动涉农产业链条上的生产经营主体不断跨界渗透、聚合增值,形成了新的分工协作、共创共享的生产经营体系。农业龙头企业凭借较高的管理效率和较强的市场营销能力,在产业链纵向环节的融合中向上游延伸、向下游拓展,形成“产加销一体化”“贸工农一条龙”生产经营模式,成为拓展农业产业链、提升农业价值链的重要主体。由此,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不断打通,多种生产经营方式有机结合,形成了良好的产业生态圈,为进一步提升乡村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层次与质量奠定了良好的组织基础。可见,发展乡村优势特色产业,必须坚持“特”“优”战略,做好“土特产”文章,拓展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真正实现一二三产业互补、农文旅融合、农工商互动。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晋 ICP 备 11001212 号 主办:山西经济日报社
 
著作权使用声明
 
本报已许可中国知网以数字化方式复制、汇编、发行、信息网络传播本报全文。本报支付的稿酬已包含中国知网著作权使用费,所有署名作者向本报提交文章发表之行为视为同意上述声明。如有异议,请在投稿时说明,本报将按作者说明处理。
   第01版:要闻
   第02版:县域经济特色县
   第04版:综合·公告
   第05版:太原新闻
   第06版:县域经济特色县
   第08版:公告
做好特优产品大文章,绘就产业振兴新画卷
汾阳:白酒产业势如虹 谷子高粱遍地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