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成根 通讯员 崔贵
近年来,朔州市平鲁区高石庄乡周家庄村大力发展草牧业,有效有力赋能乡村全面振兴。如今,养殖户成为致富领头人,村集体经济显著增长,周家庄村成为朔州市乡村振兴的新典范。
周家庄村村民曾以种植莜麦、土豆等杂粮为生,收入有限。驻村工作队到来后,根据当地地理优势和村情,开始以发展畜牧养殖业为突破口,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逐步将周家庄村打造为晋北知名的绿色生态养殖基地。
早在2016年,平鲁区扶贫工作队就投入60万元,为周家庄村购买了600只绵羊,让村民走上养殖增收致富路。没几年,村里的脱贫户张利和土占义就发展成为养殖大户,牛羊养殖规模扩大到了近百只。截至2019年,周家庄村已有22家养殖大户,共养牛400多头、养羊1100多只,成为远近闻名的养殖专业村。
然而,2023年牛羊肉市场价格出现下滑,养殖户遭遇新的困难。如何为乡亲们排忧解难?朔州市委宣传部驻高石庄乡工作队经过多方调研论证,确定以发展饲草料加工业作为突破口,全力推进产业振兴。
在平鲁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驻村工作队依托村集体养牛场前期规划地块,积极争取乡村振兴项目资金,采用“政府搭桥、帮扶队支持、龙头带动、合作社组织、养殖户参与”的模式,仅用80天就建成了1000平方米的标准化饲草料加工车间和450平方米的原料成品储存厂房,与原养牛场融为一体,初步形成了集养牛、饲料加工、饲料销售于一体的“产、加、销”全产业链。同时,通过聘请山西农业大学(省农科院)等科研院校的专家进行技术指导,科学配比饲料加工产品,使高石庄乡产业发展初具规模。
今年,为降低养殖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周家庄村建立了饲料加工厂。加工厂采用现代化设备和技术,生产高质量饲料产品。产品不仅满足了本村养殖户的养殖需求,还吸引了周边地区的客户前来采购。
如今,周家庄村正意气风发,朝着打造晋北知名绿色生态养殖基地的目标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