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门口就能以旧换新、回收旧物,真挺方便!”近日,在天津市河西区天涛园社区,“走街串巷·苏宁易购国补风暴社区行”活动吸引不少居民前来选购。
今年以来,我国新增多项消费品以旧换新领域国家标准,各地将大卖场、回收站搬至居民家门口,推动惠民到家“零距离”,保障消费品质量安全,提升循环利用水平。
一季度,我国汽车销量同比增长11.2%。截至4月10日,消费者累计购买以旧换新家电产品达10035万台。截至4月8日,全国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突破300万辆。
“以旧换新”带动产销两旺,正是不断打通堵点、畅通供需链条的生动注脚。
“软硬兼施”,从循环畅通细节处、百姓消费忧盼处,优化消费环境。
在乌鲁木齐中通快运现代化中心,一辆辆满载快递包裹的长货车整齐排列,等待卸载。“电商快件越来越多。”中通快运乌鲁木齐分拨中心操作经理王瑞说,这些电商快件会迅速通过转运中心分拨到各网点,直达天山南北。
完善消费设施,提升“硬”条件。海陆空织密物流网,搭载小包裹出深山、抵世界。截至4月11日,今年我国快递业务量已突破500亿件,比2024年提前了18天。
规范市场秩序,优化“软”环境。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数字化市场监管在线系统”上线启动,浙江重点加强28种重点消费品合格率监测,哈尔滨计划新建50家消费维权服务站……多地聚焦百姓消费痛点全力破题。
开放大门越开越大,创造“买全球”“卖全球”广阔商机。
4月1日,海南离岛免税“即购即提”“担保即提”政策实施满两周年。“这里品牌丰富,有很多新款,而且有不少优惠。”在海口国际免税城购物的北京游客古先生说。
离境退税“即买即退”服务措施在全国推广,第五届消博会、第137届广交会迎来全球客商,大连、宁波等9城市纳入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近期一系列高水平对外开放举措为汇聚全球资源、丰富消费供给打开新空间。
面对充满不确定性的市场环境,许多企业表达出坚定的底气:中国有14亿多人,哪怕1%的需求,对应的也是庞大市场。与消费者双向奔赴,持续加力科技创新,坚定拥抱多元市场,必将开辟更广阔的消费新蓝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