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阳泉 > 时政要闻时政要闻
本网讯:(晴天 苏玲玲)4月15日。
晚七时许,寒凉的风嗖嗖刮着。
冠山镇孙家沟。朦胧夜色中,一面断壁悬崖,一面陡堾滑坡。在这没有路的路上,一高一低两个身影,手脚并用,艰难爬行。
爬上坡,深一脚,浅一脚,艰难“挪”行到一截长长煤矸石坡路的尽头,一盏昏黄路灯下,露出东关社区网格员董娟惨白的脸。
“娟儿,你能行吗?实在不行,咱就回家。”
看到她裹紧大衣,弯腰捂着肚子,皱眉咧嘴,丈夫心疼不己。
“没事。快开车。居民们都等着我送抗原试剂呢,咱快走!”
董娟30出头,去年刚被招聘进东关社区任网格员。今年清明节前,她刚刚做过一次手术,4月6日,病体还未痊愈,便着急上了班。4月9日,平定县紧急实行“分区管控,全员核酸”,社区人员工作量,骤然陡增。
董娟因术后出血多,最初只能趴着,一动不敢动。可是,这么严峻复杂的疫情形势下, 9个小区和40户排房,都需要她去管理和服务。而且其辖区内,还有管控区,情况更加复杂,任务更加繁重。董娟人在床上,心在社区,白天晚上有接不完的任务,打不完的电话,发不完的微信,常常忙得连药都忘记吃,连输液都不安心。
这时,社区领导和同事们及时伸出援手,竭尽所能帮助,可依然忙不过来。
“社区同志都挺忙,不能耽误大伙抗疫。娟儿,现在你因病到不了现场,我们去当志愿者。你手机‘遥控’,我们代你跑腿!”董娟的“亲友团”志愿者出动了。
开车的弟弟抽空代她去学校拉书,给辖区内在家上网课的学生逐一发放;白天上班的丈夫,晚上代她在寒凉夜风中值勤;当教师的大姑姐百忙中挤时间代她打电话核实居民信息。60岁的婆婆承包了全部家务,并代她照顾5岁儿子;53岁的妈妈,连日来,一直代她在沁水花园管控区蹲守。
4月13日,因清徐县韵达快递从业人员初筛发现多例新冠阳性感染者,我县对快递点消杀和快递员及收取快递居民的摸排、管控、处置任务骤增。董娟管辖的区域,仅涉及收取韵达快递的便有50余名,涉及收取其余普通快递的有60多名。必须早一点摸排,管控,方能早一点确保居民安康。包括社区工作者在内的全县上下闻风而动,与时间赛跑。
家里有老式电脑,卡得要命。为赶时间,董娟让丈夫专门借回两台笔记本电脑,支个小桌子摆在床上,她靠在床头,一刻不停地打电话,推信息,发通告,做登记,从凌晨忙到深夜,止血药搁在桌子上,她都忘记喝。
她在病床上抗疫,妈妈在管控区代她蹲守抗疫。妈妈不时收到董娟发来的相关 “通知”和“指令”,一收到便立即按规定严格执行,通知居民,登记信息、核对资料,安排检测,传递标本,维持秩序,扫楼喊人,代购物品……每天从早7点耗到晚8点,本就腰椎间盘突出的妈妈,腰更疼了,但还得忍受一些居民无理无礼的言行。
4月15日傍晚,董娟接到任务,要求去辖区张贴场所码,还需要为辖区内收取非韵达快递的居民送抗原试剂。如何做抗原,怎么扫场所码,这个上了年纪的妈妈可不懂。
万般无奈,董娟只能拖着出血的病体,亲自出动。那一晚,董娟在丈夫搀扶下,走走,停停,停停,走走,直至深夜9点,方才圆满完成任务,踏上她家那段因工地建设和疫情防控,暂时被搞得“一面断壁悬崖,一面陡堾滑坡”的没有路的艰难回家路。
【责编:赵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