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9月04日

当前位置:首页 > 阳泉 > 时政要闻时政要闻

【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阳泉郊区辛庄村:三“心”激发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辛”动力

来源:山西经济网 作者:赵波 晴天 发布时间:2022/7/25 18:31:00

本网讯:(赵波 晴天)近年来,郊区辛庄村深入落实阳泉市委红色领航战略,充分挖掘红色资源优势和自然资源优势,激活新乡贤建设家乡的热情,因地制宜开展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清廉主题教育,不断提升服务群众能力水平,在实践中确定“初心向党”“红心为民”“廉心守纪”的抓党建工作思路,不断凝聚辛庄村发展合力,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坚持“初心向党” 激活乡村振兴“内动力”

开展红色教育,传承红色文化。辛庄村紧紧围绕阳泉市委红色领航战略,深入挖掘“晋东小延安”革命历史文化,对现有红色资源进行提质升级,着力打造集理论教学和实地体验相结合的党员干部党性教育基地。辛庄村坚持“连点成线扩圈”思路,将原闲置旅游接待中心改造成“红色大讲堂”,并以“红色大讲堂”为主阵地,连片打造抗战地道、刘鸿达故居红色文化展馆、烈士陵园等点位,形成具备多种功能的“红色文化圈”。

提升干部素质,发挥“头雁”效应。制定村支“两委”班子理论学习计划,隔周开展一次班子集中学习,迅速补齐党建工作、乡村振兴、纪检监察等基础知识短板。同时,向先进村看齐,走出去拓宽工作思路、学习工作经验,全村党员干部先后赴河底镇固庄村、旧街乡南沟村、荫营镇三都村、上千亩坪村学习借鉴经验,不断提升“头雁”领航能力,形成“雁阵齐飞”效应。

增强组织力量,夯实战斗堡垒。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多次组织党员大会开展理论学习和警示教育,及时向党员传达了中央和省委、市委的会议精神,拧紧党员思想的“总开关”。辛庄村通过党员积分制管理,对党员的日常行为进行约束,有效激励党员参与各项村级事务,在“红色大讲堂”改建过程中,党员志愿者自发参与大讲堂清洁工作,起到了良好的带头作用。

坚持“红心为民” 画好乡村振兴“同心圆”

加强党群服务中心建设,提升服务群众“硬实力”。辛庄村党群服务中心为原“抗大学校”旧址,四眼窑洞年久失修,各办公室分工不明,办公环境较为恶劣,为群众办事带来不便。在村“两委”班子的努力和上级各部门的支持下,村党群服务中心修缮一新,设置便民服务室2个,矛盾调解室、党风廉政监督室等功能室全部配备到位,并在醒目处悬挂服务流程图,方便群众照图办事,为群众办事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落实民事代办制度,提升服务群众“软实力”。辛庄村地理位置较为偏远,且村内居住的老年人居多,对于民事代办有极大需求。村“两委”班子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建立起村干部坐班制度和民事代办制度,保证做到“群众需要,干部在岗,大事小事,应帮尽帮”。村“两委”干部新的工作面貌和服务群众的工作状态受到了村民的好评。

坚持“廉心守纪” 织密乡村振兴“安全网”

以警示教育筑牢思想防线。辛庄村被列为省纪委“三个一批”重点村后,新一届村“两委”班子深刻认识到只有扎紧思想的笼子,才能更好地为群众服务,才能带领辛庄村有更好的发展。今年以来,辛庄村深入推进“清廉乡村”建设,打造了“辛庄村清廉乡村主题馆”,用于开展党风廉政教育。

以清单流程规范权力运行。围绕干部清正、群众清楚,在村原有制度的基础上,结合村情实际,进一步修订完善了村规民约、“三务”公开制度及村级权力清单流程图等一系列制度流程,并张贴于村醒目处,随时接受群众监督。村干部“按图”即可开展工作,实现了村级事务公开透明,紧紧把各项村级权力扎进制度的“笼子”内,让村级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以群众参与促进和谐稳定。辛庄村自古有村民“议事”的传统,如今又重启议事厅“聊事”法,设置“议事厅”聊事区,收集村情民意,开展民主协商,化解村中矛盾。在议事厅村干部与群众说村事儿、聊村规、谈村情,听民声、顺民意、解民忧,针对违反村规民约情况进行提醒督促,促进和谐稳定。新一届村“两委”上任以来,已经运用议事厅“聊事”法,为群众维修扩坡3处,解决村民矛盾9件,化解信访矛盾1件。


【责编:赵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