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9月04日

当前位置:首页 > 阳泉 > 时政要闻时政要闻

【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阳泉城区市政府大院社区:搭乘“0353幸福列车” 聆听社区治理最强音

来源:山西经济网 作者:赵波 晴天 发布时间:2022/7/26 15:53:00

本网讯:(赵波 晴天)“社区虽小,但连着千家万户,做好社区工作十分重要”。阳泉市城区市政府大院社区坚决贯彻省委、市委、区委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的部署要求,探索实践了“0353幸福列车”工作法,不断以基层党建引领社会治理创新,着力提升社区党组织领导力、组织力、执行力,切实增强了社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零距离”架设干群“连心桥”

服务零距离是社区治理的职能使然,直接考验着社区干部的职责担当。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社区干部既是战斗员,又是保卫员,还是服务员。他们中,有人每天爬上百层楼,有的测成百上千次体温,一次次拨打电话、一次次敲门问询、一次次送菜送药,他们用“零距离”服务与社区居民心心相印,做到了“有呼必应,有难必帮,有疑必解”。在疫情防控“敲门行动”中,辖区1700余户完成多轮覆盖,摸排登记常住2788人,辖区门店122个,使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明显提升。

“三大行动”打造治理“新格局”

对于城市来说,社区犹如一列满载居民群众疾行飞驰的“动车”,市政府大院社区通过实施筑基、聚力、追梦“三大行动”助推“列车”跑出加速度和高质量。

在筑基行动中,市政府大院社区突出党建领航,建立社区党委、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一体联动的组织架构为“车体”,组建6个“全科网格”党支部、46个“微网格”党小组为“车厢”,形成上下贯通、协调一致的社区治理体系。

在聚力行动中,市政府大院社区整合辖区党员、在职党员、驻地单位、企业门店、“两新”组织等资源,先后组建先锋引领指导队、多元文化宣讲队、联防联控值守队、便民维修队、绿色环保队、邻里互助队等10个特色党员小分队为“司乘”,着力打造懂管理、会服务、素质高的“红色乘务组”。以“党建朋友圈”为纽带,与51个朋友圈单位、两新组织党组织加强联动,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新格局。同时,为激发社区党员参与治理的积极性,市政府大院社区实行党员“五色”管理制度和星级评定管理办法,根据党员身体状况、居住情况、工作性质等,将党员分为“高龄党员”“体弱党员”“流动党员”“在职党员”“常态党员”五类,分别对应红、橙、紫、蓝、绿“五色标签”,采取差异化管理措施,年老、体弱党员以关怀为主,流动和在职党员以参与为主,常态党员以作用发挥为主。每半年以积分制的形式,组织一次党员星级评定,并制作“车票”样式的星级服务卡,按星级等次持卡享受理发、家政、义诊、送餐等免费服务,同时积分还可兑换书籍或获得外出学习机会。

在追梦行动中,市政府大院社区积极创建了殿英调解室、共享物业、大碗茶议事、网格化管理服务沙盘等一批特色鲜明的党建服务品牌,社区治理能效和声誉得到了双提升。“共享物业”按照就近原则,将10分钟共享圈内相邻的N个“微小区”,串联成一个“大社区”,共享物业管理资源的“大物管”社区治理模式,从而打破了区域间的“围墙”,实现了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大碗茶睦邻议事厅”,按照“党建引领、居民自治、社会参与、多方共治”的思路,深化“党建+民主议事”模式,完善“发现提出问题-研讨议题-确定责任主体-督促落实-解决回复”协商机制,旨在搭建一个共商共治平台,让居民参与社区具体决策的过程不断向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发展。议事厅创办以来,成功化解房屋漏雨、自来水管道渗漏等群众急事难事362件。

“五驾齐驱”驶向治理“快车道”

在社区治理中,市政府大院社区启动“学思号、文明号、平安号、惠民号、智享号”幸福列车,沿着“五治融合”设计的轨道,承载社区居民一起向幸福进发。

学思号,开启政治之旅。发挥“五老”人员多、专家学者多优势,成立“大拇指理论宣讲团”,开设“大院小板凳课堂”,组建“阳光读书会”,开辟实体阅读区和电子阅览功能融合的“学习小站”,针对不同类别党员,分别开展楼道党课、家庭党课、掌上党课、菜单党课、群言党课等“五类微党课”,使党的理论创新成果“飞入寻常百姓家”。今年,市政府大院社区被命名为“全省首批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示范点”荣誉称号。

文明号,开启德治之旅。紧紧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采取讲、选、助、乐、育五种方式,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着力提升居民道德素质,培养社区文明新风尚,切实将文明实践转化为居民群众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

平安号,开启法治之旅。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推行“4558”工作法,开展“一张网格强基础”项目,发动志愿服务队伍和社会组织广泛参与社会治理,构建起“全科型”网格服务管理体系,打通社区治理“最后一公里”。建立多方联动议事协调机制,充分发挥“红袖标”平安志愿服务队、民情议事会的群防群治作用,形成了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社会协同、居民自治的共治新格局。

惠民号,开启自治之旅。围绕服务社区居民推行民情直通零界限、事务办理零等待、信息公开零质疑、志愿服务零缝隙、结对帮扶零距离的便民服务“五零工作法”,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置,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面对面实打实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努力打造便民、利民、惠民的服务型社区。

智享号,开启智治之旅。依托综治信息平台和社区网格化管理服务沙盘,以网格员力量为主导,以信息技术为手段,深化拓展“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治理机制,实现对所辖社区全覆盖、全方位、全过程的智能化管理和服务。

“三化机制”提升社区“幸福感”

市政府大院社区通过“三化机制”建设,让居民群众享受到社区治理能力提升带来的幸福感。

立足项目化。市政府大院社区坚持把基层治理工作中的重点任务项目化,建立从项目生成、组织实施、过程管理、成果评估到总结推广的链条工作机制,整合社区服务资源,形成菜单式服务项目库,建立服务项目认领制度,每年确定一批服务项目,设立服务菜单,将固定服务日活动和党员自主选择服务相结合,党员根据自身特长和实际情况积极参与项目实践。

推进专业化。市政府大院社区整合多方专业资源,吸纳社工、心理咨询师等专业人员常态化参与社区治理。同北京联合大学城乡基层社会治理研究院合作,共同开展“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课题研究。创新“红色物业+公办养老”,依托小区物业团队,为小区内老年人提供建档、探访、助餐、理疗保健等服务,构建“怡、康、养、护”的精准服务体系,把关怀切实践行到养老服务中。

追求精准化。市政府大院社区以社区居民需求为基础,紧紧抓住“宣、治、调、暖、精”五个特点,设立群众“心愿墙”、征集群众“微心愿”、开通民情“微信群”,听民意、知民情,掌握群众所需所盼,让社区服务与群众多元化需求精准匹配,推动社区服务更加精准化。

党建工作的难点在基层,亮点也在基层。下一步,市政府大院社区将以抓党建促基层治理提升专项行动为契机,继续抓住党建引领这个根本,着力强化社区党组织政治功能,不断提升抓党建促基层治理的效能,持续推进社区治理现代化,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责编:赵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