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北京冬奥会北京冬奥会

【本报记者北京冬奥会专稿】赋能冬奥会,“高铁”连“高清”,世界首创!

来源:山西经济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22/2/6 19:45:24

2月6日,2022北京新闻中心举行北京、张家口轨道交通服务保障专场新闻发布会,介绍冬奥铁路运输服务保障情况。



京张高铁是中国“八纵八横”高铁网京兰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长174公里,设10个车站。开通以来,已累计开行列车近8万列,运送旅客2739.6万人次,形成了内蒙古东部、山西和河北北部地区快速进京客运通道,从北京到张家口只需要1个小时就能到达,将京津冀经济圈和晋冀蒙经济圈有效连通,极大改善了沿线群众出行条件,激发了沿线城市发展潜力,促进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京张城际铁路有限公司董事长马侃彦介绍,作为连接北京与张家口的城际高速铁路,京张高铁是2022北京冬奥会的重要配套工程,为冬奥交通服务提供强有力的运输保障。京张高铁是世界上首条时速350公里的智能高铁,在旅客服务方面,除了刷脸进站、网络订餐、自助退票改签等智能化服务外,京张高铁沿线车站还配置了消杀机器人、清洁机器人,特别是在太子城站的运动员服务中心配置了“煮咖啡”机器人,在八达岭长城站安装了VR展示系统。


 


在服务冬奥的“瑞雪迎春”列车上,铁路部门还开创性地设置了5G移动超高清演播室,这也是全球首个设置在时速350公里高铁列车上的5G超高清演播室。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车辆部高级工程师贾潞介绍,自今年1月6日正式上线以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已经在该演播室顺畅实现了直播,并累计保障各频道制作节目达到了91.5小时,为全球观众呈现了精彩的冬奥节目。

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勇介绍,为更好服务保障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他们在京张高铁列车上专门成立了“雪之梦”乘务组,选拔高素质乘务员值乘冬奥列车,为乘务员量身定制培训方案,邀请专家进行系统培训,传授英语、手语、国际礼仪、冬奥知识,严格落实服务礼仪、乘务标准、应急处置等方面的要求,为旅客提供贴心服务,展示良好形象。“雪之梦”乘务组提供中英文讲解、特殊旅客呼叫器、“耳鸣操”演示等特色服务,为冬奥健儿、各国嘉宾和媒体记者提供高品质的出行体验。

铁路部门还设置冬奥运输服务专用列车并指定专用车厢,每日运输任务完成后,动车组列车进行全面消毒。为闭环人员实施“固定车厢、固定站台、固定通道、固定交通接驳区域、固定站车工作人员”的点对点、一站式全流程闭环管理,设立专用候车区,与普通旅客互不交叉。在非闭环区,加强进京远端防控,把好疫情防控第一关。此外,还严格对进京、离京旅客实行100%测温、100%实名制验证验票、100%查验北京“健康宝”和列车途中查控。同时,加强车站和列车重点公共区域和重点部位,以及电梯、厕所、盥洗室、通过台、过道等预防性消毒,确保疫情不通过铁路传播。



据介绍,根据冬奥会运输需求,确定1月21日至3月16日为冬奥服务保障期,最高每日可安排开行冬奥列车40对,目前每日开行17对,预备了23对预备线,根据客流变化和冬奥运输的临时任务,实施“一日一图”,随时调整列车开行方案。预计在整个运输服务保障期间,运送各国运动员、技术官员和持票旅客将达20万人次。在做好冬奥服务保障的同时,京张高铁还安排了开往大同、呼和浩特、乌兰察布、包头等方向的列车48对,满足春运旅客的出行需求。


本报记者刘业飞 翁剑北京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