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健康人居高峰论坛 > 主题论坛主题论坛
国家住宅与居住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建筑学会健康人居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张磊
新冠疫情证明社区防控是最有效的手段之一,住宅要在隔离传染源、降低传染源浓度,切断病毒传播途径上深入研究。
我们希望通过健康住宅、健康社区、健康城市,还有健康小镇、健康乡村不同层级的、以主动健康为核心的人居环境建设,可以切实地减少居住环境中的健康风险,减少健康隐患,培养健康行为,实现治未病、少生病、晚生病、更健康的目标。
居住环境的健康危险因素长期被忽视,比如由住宅周边环境引发:电磁波过敏症、化学物质过敏症等;由规划设计引发:空巢综合症、高楼综合症、抑郁症等;由室内环境引发:肺炎、化学物质过敏症、脑中风等;由建筑装饰材料引发:室内空气污染引起的超额死亡等等,健康危险因素存在于人居环境建设的各个环节。
健康住宅在符合居住功能要求和绿色发展理念的基础上,通过提供更加健康的环境、设施与服务,促进居住者生理、心理、道德和社会适应等多层次健康水平提升的住宅及其居住环境。
健康住宅建设基础体系以居住者反映强烈的住宅健康影响因素为重点,在广泛的实态调查与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住区健康影响因素框架体系、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将住区建设的物质环境和非物质环境相结合,关注居民的内心感受,尤其是人际关系、安全感和归宿感。
健康住宅将从居住者的健康需求出发,整合可采用的指标及标准资源,运用引证、比对、测试、体验等手段,并采纳专门机构的研究成果,形成一个动态的健康住宅量化指标体系。在满足现有住宅建设基本要求的基础上,从保障居住者生理、心理、道德和社会适应等多层次健康需求的角度,进行精细化设计、施工与运维管理,提升住宅的健康性能。
健康住宅基于业主体验和性能检测的建筑健康性能评价方法。按照健康中国的战略要求,把健康融入到住房建设政策制定中;把健康住宅和健康部品的评价与住宅设计、运营结合到一起,成为设计、验收、维护的重要环节。
健康住宅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健康住宅是人民美好生活的载体,为居住者营造安全、舒适、活力、和谐、智能的高品质住宅和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