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出生于台湾,是跨国公司开疆拓土的功臣,接触IT行业后,一路创造辉煌成绩,成为大陆IT渠道的领军人物;作为职业经理人本想退出“江湖”,又被“忽悠”重新开始。
他叫佘永旭,一位在外企打拼多年的职业经理人,年过半百的他组建海南微软创新中心团队,致力于培养海南IT人才。
“被忽悠的董事长”
2012年,58岁的佘永旭决定从微软大中华区副总裁的岗位上提前退休,在IT行业打拼了一辈子的他萌生退意,计划告老还乡。孰料不到一年时间,因朋友的一次意外召唤,他无意中成为“微软”与海南之间的“牵线人”。
第一次应朋友之约到海南岛游玩,他好像看到了20多年前的台湾:碧海蓝天,椰风海韵。朋友说“可以为海南做点什么”,这触动了他的内心,在IT行业供职多年,他明白高新科技产业对海南意味着什么。
凭借多年在外企的工作经历以及积攒下的人脉关系,佘永旭成为微软与政府之间的“桥梁”。2013年,微软与海南省政府在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上宣布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双方约定微软在海南建立大陆首家“微软创新中心”。
在微软创新中心召开第一次董事会前夕,佘永旭应邀庆贺董事会成立。饭局开始后,董事会成员开始极力“忽悠”他担任董事长一职,佘永旭反复询问自己“我能做什么,我可以成就什么,我可以贡献什么”,再三斟酌后他答应了。
构建IT渠道的“先行者”
佘永旭本科学的经济学专业,第一份工作没有选择与专业对口的工作,而选择了与电脑相关的销售工作。5年后,凭借积极踏实的工作态度被三家外企公司相中。
惠普成为他最终的选择。27岁的佘永旭像“打了鸡血一样卖命工作”,短短18个月,打破惠普PC销售纪录,升至部门经理。
1993年,佘永旭被惠普委派至上海建设渠道市场。那个时期渠道仍是模糊的概念,大陆谁在卖、谁在买惠普产品,佘永旭一无所知,他到上海后第一件事便是摸底市场。在报纸上发现大陆8个城市的经销商刊登广告后,佘永旭与其主动联系并提供免费服务,建立经销商制度,成为构建IT渠道的“先行者”。同年,佘永旭担任大陆惠普副总经理。
打造IT人才“梦工厂”
骨子里喜欢挑战的佘永旭在惠普工作了近20年。至今佘永旭认为惠普是他职业生涯里的“一座大学”。他坦言自己收获的不仅仅是财富,更多是对待职业的态度和思维方式,这与他日后职业生涯取得的成就密切相关。在微软的从业经历便可看出他在惠普工作期间留下的“烙印”:干练、务实、高效,完成一个个很难完成的任务。
2014年,佘永旭将全球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学生科技大赛微软“创新杯”引入海南。他表示,这只是开始。“创新中心”还要建立海南本地高校创业苗圃、孵化器和加速器,打造属于海南IT人才的“梦工厂”。
对于“互联网+海南”的理解,佘永旭认为,新一轮信息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浪潮下,海南不容错过这趟“班车”。当下“风来了”,但机会稍纵即逝,抓住了就是机遇,抓不住就是挑战。
(据新华社)
责任编辑:刘俊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