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市地市
国家为何如此重视密云水库建设?用卫星看个明白
密云水库历来有“燕山明珠”之称,她坐落在潮、白河中游偏下,系拦蓄白河、潮河之水而成,库区跨越两河,作为首都北京最重要的饮用水源地和生态屏障,密云水库60年来滋养了几代北京人。
千百年来,海河支流的潮白河常常泛滥,两岸洪涝灾害频发。新中国成立以后,缺水与京津地区的发展如影随形,城市增水亟待解决。1958年6月,党中央和国务院作出了修建密云水库的决定。同年9月,密云水库正式破土动工。
1960年9月1日,这座集防洪、灌溉、供水、发电、养殖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基本竣工,实现了“一年拦洪、两年建成”的辉煌成就。
2020年9月1日,北京密云水库迎来建成60周年。60年来,密云水库累计为京津冀地区供水390多亿立方米,其中向北京市供水近280亿立方米。目前,密云水库蓄水量超过23亿立方米。
1980年至2020年密云水库变化图
值此密云水库建设60周年之际,人民星云数据中心提取了自1980年至2020年密云水库卫星遥感影像图,十年一景,用5幅卫星遥感影像生动展现密云水库这些年的变化。
水库建设变化大 绿水青山见成效
1980年,密云水库坐落于周围群山环抱中,漫延在群山中间。
1990年,群山中间的水面明显变大变宽。
2000年,水面有些微缩小。
2010年时,早年间图片中成片的区域,面积大幅缩小。
与2010年相比,2020年时可以看到,密云水库面积显著增大,水库周边区域还多了一些支流,可见生态保护成效显著。且湖面北陆和东北陆段都增添了更多绿色植被,可见密云水库周边的环境生态建设也显著提升。
60年建设成就 功在当代 利在千秋
党的十八大以来,围绕加强水源地生态保护,确保水质安全,密云水库的供水保障能力不断提升。水库流域水源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卓有成效。
密云水库 图片来源:人民网
2014年12月,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江水进京后,密云水库得以休养生息,蓄水量持续回升,首都水资源战略储备逐步增加。
据了解,2014年到2017年期间,密云水库集中清退94个库中岛,实施自然生态修复;治理小流域81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977平方公里,恢复密云水库周边、清水河、潮河、白河湿地178公顷,确保“清水下山、净水入库”。
密云水库 图片来源:人民网
2018年7月17日,密云水库水位达146.31米,蓄水量22.004亿立方米,创下1999年以来的历史新高。2019年底,密云水库蓄水量突破26亿立方米,创本世纪以来新高。
密云水库 图片来源:人民网
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实践成果,密云水库发挥着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走过了厚重、辉煌的六十载。2020年9月1日,为进一步加强水源保护,密云区、怀柔区、延庆区、承德市、张家口市共同签署保水合作协议,两市三区组成“保水共同体”,共护一盆净水,同担一份责任。据悉,此次将白河流域的延庆和张家口纳入流域管控小组,密云水库上游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将迈上新的台阶。(李金秋、梅亚川)
责编 王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