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业工业

东北袜业园是如何实现逆势发展的

来源:中国工业新闻网--中国工业报 作者:王 斌 发布时间:2015/12/24 10:34:35

    中国工业报记者 王 斌

  目前我国经济处于转型升级调整期,不少企业发展增速普遍放缓。坐落在吉林省辽源市的东北袜业工业园却是一番别样景象:126万平方米的园区内,706户企业、2.6万台袜机和5万多从业者集聚,一台台袜机飞速运转,一辆辆物流运输车如织穿梭,呈现出一片繁忙。数据更能说明问题:园区袜机开机率达到93.78%,今年1~10月创产值超过70亿元,销售收入以30%的速度递增。

  小棉袜编织大产业

  2005年,辽源市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首批转型试点的资源型城市。同年8月,东北袜业工业园破土动工。纺织袜业作为该市六个接续产业之一,开始迈向发展的新征程。

  毫无疑问,“未雨绸缪、超前谋划”是东北袜业工业园发展的关键词。建园伊始,他们就倾力打造一条环环相扣的全产业链。如今,从纱厂、辅料厂、袜机厂到印染厂和包装厂;从辽源至义乌专线物流到遍布全国的销售网,在这条上拓下延的产业链上,密布着上千户小企业,分工明确,合作紧密的“小狗经济”在园区里清晰可见。用该园区董事长兼总经理田中君的话说:“我们东北袜业工业园就像一串糖葫芦,园区是串糖葫芦的棍,企业就是一粒粒山楂,服务就是糖稀,园区的作用就是用资源整合的方式将企业串起来。”

  为此,他们将辽源袜业进行拆分,织造的专门织造、缝头的专门缝头、染整的专门染整。就连行业的上下游也是如此,有专门做原材料的,有专门做销售的,有专门做物流的。然后再利用市场交易的关系,将各类企业组合在一起,最终完成了整个产业资源和生产要素的整合、拆分和组合,进而使所有企业分工明确、合作紧密,把每个企业由原来的“小而全”变为“大而专”,不但单个企业大了,产业链条上的企业多了,而且产业链条显著加粗拉长,迅速发展成为袜业产业集群。在这个链条上,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所有企业相对园区来说,都是一个车间,而每个车间之间的咬合度、互补性又极高,袜企、电商、物流等上千户大大小小的企业被棉袜“捆绑”齐步走,这就是辽源袜业园异军突起的根本所在。十年磨一剑,而今,头顶“中国棉袜之乡”、“中国袜业名城”的桂冠,辽源市已经把小棉袜做成了大产业。

  前来投资创业的企业家普遍反映,在辽源东北袜业园,一切手续、设备和厂房,甚至相关的产业链条,都给你准备好了,在这里创业赚钱成了省力的工作;机器设备、运输、仓储、资金调度、机修、配件都是配套的,一条龙的产业优势太明显了。

  在此基础上,该园区又积极推行平台+服务的发展模式,为企业服务就一句话——有事您说话,十年来把“精准服务”这个糖稀越做越甜、越做越浓。看到为了给各地发货,小老板们“全家总动员”,装袜子、打印邮寄地址,贴标签,忙得不可开交,园区马上成立包装队,帮企业打包装、发货,这样的事例在园内屡见不鲜。而辽源市对东北袜业工业园的扶持和呵护也同样是尽心竭力,要政策给政策、要钱给钱,从创立之初至今,已累计为袜业园解决资金上亿元。特别是在各类服务平台建设上,已先后帮助其建起纺织产业集群公共服务平台示范平台、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全国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全国棉袜产业知名品牌示范区等。

  实施“零成本创业”战略

  针对大学生搞“零成本创业”,开始有许多人反对,原因一是园区成本负担加重,二是认为织袜技术含量低,不需要大学生那么高的素质,三是要求入园的企业众多,没必要搞这个“零成本”。但田中君却力排众议,认为企业不单要看经济效益,更要注重社会效益。没有人才,谈何创新?不实施人才战略,企业就是死路一条。如何吸引合作伙伴?就是要让他们觉得钱好赚,而且还能多赚。

  事实也证明了田中君用过的独到:“零成本创业”实施以来,园区良好的创业环境,已吸引了全国36所高校近2000名大学生来此创业,共创办袜厂和相关企业132户,创造产值15亿元。

  高素质人才的加入,令园区研发部门在增加花色品种、开发养生保健功能、研发新产品等诸多方面成效斐然,极大地提高了袜产品的附加值。纳米纤维袜、大豆纤维袜、竹纤维袜、铜纤维袜、阻燃纤维袜、发热纤维袜、绢丝袜、钓鱼袜、滑雪袜、五趾袜、压力袜、抗菌袜、隐型袜……在园区产品展示厅内,众多新品特色袜子让人目不暇接。

  结果仅“零成本创业”头三年,园区内企业就以每年平均百户左右的速度递增。曾几何时,整个东北地区都是走的人多、来的人少,辽源更是劳动力外流的重灾区。然而近几年,在劳动力就业方面,东北袜业工业园却是“这边风景独好”,随着南方一些袜厂的倒闭,越来越多的南方人从义乌等地到辽源打工。其中一位西安人为了赚钱供孩子上学,在义乌做了十几年纺织工。被“挖”到东北袜业工业园仅仅两年多,年收入就已达到10多万元,而且还从纺织工升到了检验主管。

  发展电商新模式

  东北袜业园之所以能够实现逆势发展,总是伴随着他们往往能站在时代的潮头。2013年,辽源电子商务园区在袜业园成立。该园区与包括天猫(淘宝)、唯品会、京东、1号店、亚马逊等在内的多家电商平台进行了接触与合作,积极促成电商与园区内袜企的联姻。自去年2015年4月阿里巴巴辽源产业带上线运营以来,已有近500户企业与电子商务园达成合作意向,开设网店千余家。2014年年底至今,线上销售已达10亿元,电商平台为辽源袜业发展注入了强劲的新动力。

  在辽源电子商务园区大厅内,共有四块显示南方电商现场、园区资源状况、企业家微信群实况和袜机、原材料、物流数据系统的大屏幕,可以看到全行业电商的实时数据,从而有助于企业进行横向对比,依次制定生产、销售计划。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电商让辽源袜业呈现井喷式发展,很大程度是要归功于大学生“零成本创业”。现在园区的大学生“小老板”们十有八九开启了电商模式,还有一些大学生专心致志搞“电商”。一位入园初期只搞生产、跑市场的大学生创业者告诉中国工业报记者,现在阿里巴巴、天猫、京东……只要能卖货,哪个平台我都做,刨除广告费,电商销售的利润在30%左右。袜子体积小,重量轻,花色多样,极适合在网上销售。

  尽管积极开发新渠道,但东北袜业园却丝毫不忽视老顾客。自2012年起,辽源市每两年都举办一届国际袜业交易会,广招海内外袜业的生产商、采购商会聚一堂,其目的是将“中国棉袜,辽源制造”的口号传遍世界。如今,东北袜业园不仅拥有在国内叫得响的欧蒂爱、天马松鹤、企鹅米尔等品牌,还与阿迪达斯、彪马等多家国内外知名企业实现了合作生产,进而形成了“南诸暨,北辽源”的我国袜业生产新格局。

责编:赵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