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华秋实,在这个收获的季节里,10月29日,记者来到晋城市富士康科技工业园A区的施工现场,和许多建设工地一样,这里呈现出的也是一片繁忙景象。
该项目位于晋城市开发区兰花路以东,新市街以北,占地面积约500亩,总建筑面积约40万平方米,包括10栋厂房、11栋附房、2栋餐厅,计划总投资约72亿元。其中,厂房投资17亿元,由政府投资建设,富士康集团租赁回购;机器设备投资55亿元,全部为富士康集团投资。A区拟主要生产工业机器人、精密刀具、精密手机机构件、光学镜头模组、精密光电子零组件等,项目全部建成达产后,预计可新增产值99亿元,新增就业3.8万人。
自2011年3月开工建设以来,至2012年底,已完成投资42亿元,已建成厂房7栋、餐厅1栋,完成建筑面积约26万平方米。今年,A区将全部建成投产,年度计划投资30亿元。一季度完成A区F2、F3、F4厂房、AR2餐厅及相关附属用房土建扫尾工程,完成投资10亿元;二季度完成A区F2、F3、F4厂房、AR2餐厅及相关附属用房一次机电安装工程,完成投资7亿元,厂房全面交付富士康集团使用;三季度完成A区F2、F4厂房及相关附属用房机电设备安装工程,完成设备调试,实现投产运行,完成投资10亿元;四季度完成A区F3厂房及相关附属用房机电设备安装工程,完成设备调试,实现投产运行,完成投资3亿元。
目前,该项目正按计划顺利推进,完成投资29.99亿元。其中,土建工程完成1.09亿元,设备购置完成28.9亿元。
为确保项目如期完成,晋城采取了一些强有力的措施,分别是:
开发区成立了富士康重大项目推进领导组,由管委会主任程琳全面负责,管委会副主任崔国炜具体分管,区经济发展局、区科技开发中心、富士康晋城科技工业园重点项目服务中心,以及富士康科技集团晋城园区等部门和单位主要领导为推进领导组成员,全力以赴推进项目建设,确保完成年度项目投资建设任务。
实行项目直通车制度,对富士康项目推进中遇到的重大事项,实行三个24小时办理机制,项目建设单位及富士康晋城园区遇有重大问题,可在24小时内直接报告开发区管委会分管副主任、主任,超出开发区职权的事项,可直接报告晋城市政府分管副市长、市长。有关领导在接到报告之后,将在24小时内提出处理意见,24小时内对项目单位及富士康晋城园区所报事项给予答复。
严格目标责任管理,按照项目推进工作目标,开发区层层细化分解,明确时间节点,责任落实到每个环节、每个岗位和每个人,确保完成年度任务。
强化资金保障,开发区专设项目资金保障小组,由区科技开发中心负责,对接国家开发银行山西省分行、交通银行等金融机构,派驻专人联系银行,跟进资金落实,保障银行贷款配合工程进度及时落实到位。
加强监督检查,开发区纪检、监察部门全程参与监督,定期、不定期组织相关部门开展联合督查,对工作不到位、作风不扎实、工作走过场,为项目推进设置障碍的单位及有关负责人严肃处理,严格问责。
可喜的是,该项目实施后,所带来的影响和作用也进一步凸显。一方面,按照富士康科技集团“眼球计划”的全球战略部署,晋城园区已经引进“小眼球光学模具项目”,该项目是富士康集团中精密级别最高的项目之一,一期投资约6000余万元,拟引进瑞士及日本最先进的光学模组制造设备,可新增产值数十亿元;另一方面,随着高端项目的不断引进,为富士康配套生产的供应商也纷纷落户晋城,仅今年以来,围绕富士康A区项目的定点、跟进式招商,就有8户精密模具加工配套企业落户该园区。真可谓,一花引来百花香!
本报记者 崔振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