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南大道改造一新,“嘉鑫”集中供热的高炉点火在即,“嘉生药业”二期项目厂房正在建设,“升佳化工”一期即将投产运营;
高速路东3公里长的外环路上,污水处理厂即将投入使用,“银莹顺”“生资化肥”等多个精细化工项目正在破土动工;
在风陵西街,投资75亿元的大唐电厂二期2×100万千瓦项目预可研已编制完成,以“金典商贸城”为依托的汽车配件物流园正在火爆招商……
虽是初冬节气,位于黄河岸边的风陵渡经济开发区到处生机勃勃、如火如荼。今年以来,开发区新的党工委、管委会领导班子带领广大干部群众,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围绕“创建经济实力之区、发展活力之区、诚信首善之区、绿色生态之区、和谐幸福之区”的战略目标,紧扣“创优环境、项目建设、土地管理、社会事务、队伍建设”的工作重点,掀起“二次创业”发展新热潮。
立足功能完善,实施基础设施建设八大工程,产业承载能力有了新突破
风陵渡经济开发区是我省第一批成立的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全国唯一的一个依托乡镇建立的开发区。基础差,底子薄,特别是道路设施滞后,“非城非村,亦城亦村”。城区北高南低、东高西低,长期以来排水排污不畅。每次大雨过后,大半个城都泡在水中,水退后又是黄土满街,狼狈不堪。
开发区管委会从群众最直接、最关心、最现实的问题抓起,把2013年确定为基础设施建设突破年,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筹集建设资金,总投资约1亿元,实施了8项城建重点工程,使城市功能得到完善;
长约1200米的黄河南路是连接开发区和风陵渡镇辖区的唯一通道,长期以来破破烂烂,沿街群众“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苦不堪言。目前道路、排水、照明工程已全面完工,具备通车条件;
今年,管委会投资300余万元将黄河北路路面重新铺装,极大方便了当地群众就学、就医行路难的问题。
实施风陵东街非机动车道改造,刨洗沥青砼路面1万平方米,安砌平石和更换路缘石2600米,修复水稳4400平方米;
全长1200米的工业南大道两侧是“金水河金属材料”、“海泰电子材料”等重点工业企业集聚地,今年投资700万元进行改造,目前水泥稳定层、人行道、花带侧平石及沥青路面均已完工;
集中供热工程,今年完成投资1850万元,目前厂房主体及两台35T锅炉安装已完成,铺设供热管网2.4千米;
天然气利用工程,今年完成投资446万元,敷设黄河南路、风陵东街等城网管线2900米……
今年,开发区总投资1千余万元,铺设雨污管道1300米,城区所有雨水将并入总管网,不再肆意横行。“过去,风陵渡人常说的‘污水靠蒸发,垃圾靠风刮’现象,从此将成为历史了。”11月7日,在刚刚竣工的西南外环路雨污管网接通工程现场,开发区一位工作人员介绍说。
根据新修订的《风陵渡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2013-2020)》,开发区将着力打造“三横五纵加一环”的道路网络,使城区面积从现有的5平方公里增至15平方公里,人口规模从3万余人增加到12万人,提高城市的产业承载能力。
着眼品位提升,绿化美化、环境整治方兴未艾,城市吸引力有了新突破
今年以来,按照“现代、生态、宜居、文化”的城市建设理念,风陵渡开发区加大水系、道路、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提高小城镇品位。特别是结合秋季绿化,抓紧实施已具备绿化种植条件的道路、公园绿化建设,共投资约3000万元,铺开6项城市绿化工程。其中,长约4.6公里的运风高速公路通道绿化工程,总投资2000余万元,拆迁面积2万平方米,绿化面积200万平方米,正在有序拆迁;总投资200万元的街心花园绿化改造工程正在实施全面改造。总投资500万元的庭院绿化工程,将新增绿化面积2万平方米。
记者在现场看到,长约4.6公里的运风高速公路通道两侧拆迁正忙,拆迁完成后将实施全方位、高品位的美化、绿化、亮化;开发区街心公园正在进行花木移栽、改造提升;黄河南路改造拓宽、路灯安装已经完成,绿化带平整工作正在有序进行;此外,他们还将启动浮云山休闲公园建设工程,在开发区北部建成一座绿色、生态的森林公园……
记者在采访中得知,未来3至5年,他们将运用市场化办法,在城市综合服务中心,以建设图书馆、体育馆、影剧院、康复中心等公共服务设施和市民综合服务中心为先导,打造城市综合体;以风陵渡中学和风陵渡一中为依托,打造教育园区;同时,建设高品质住宅小区,引进现代化医疗机构,培育新型商业形态,完善服务设施,加快第三产业,进一步提高开发区的承载能力。
按照开发区城市总体规划,开发区未来还将利用区内河流、冲沟、公路沿线,打造运风高速公路两侧生态廊道、西太阳沟生态廊道等四条生态廊道。同时,在城市综合体南端,利用姚源水库水源,建设一条东西向约2000米长的景观水系;在凤凰嘴以北、赵村村南利用黄河提水工程,建设南部水系……
“届时,风陵渡的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景更美,这里将成为外地人羡慕、投资者向往、运城人自豪、更加宜居宜业的幸福家园,风陵渡将真正成为河东大地、黄河岸边的一颗璀璨明珠。”开发区党工委书记肖暹东如是说。
提速主攻产业,精细化工产业集群突飞猛进,“产城同建”有了新突破
在风陵渡开发区工业园,以“嘉生”“升佳”为龙头的精细化工产业集群令人瞩目。
这个集群内,“升佳”为“嘉生”提供上游产品,而“升佳”一期、二期乃至三期几个项目也互为依托,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这两家企业,均由中科院、华东理工大学、天津大学提供技术支撑,山东胶州精细化工有限公司投资创建。
今年10月投产的升佳化工有限公司一期工程,总投资2.5亿元,预计年产值3亿元,税收5千万元,年产3000吨对苯二酚、3000吨四氯苯胺和8000吨碳酸锰。这三种产品都是重要的精细化工原料,在合成感光、化肥、染色、瓷釉、涂料、肥料和饲料添加剂、电信材料生产等方面有着广泛用途。
计划年底动工的升佳二期工程总投资3亿元,年产3000吨吡唑酮、100吨APA医药中间体、3000吨脱氢醋酸。这三种产品分别是有机颜料、抗癌药物的中间体或医药成品,预计年产值3.8亿元,税收5千万元。
“开发区政府对企业的发展很重视,也很支持,还专门为入区企业开通了绿色通道,实行全程跟踪服务。在这里投资发展,大家都感觉很放心,也很舒心。”该企业负责人王帅告诉记者。
风陵渡开发区还有以大唐电厂为代表的电力、以亚宝药业为代表的医药、以联侨食品为代表的绿色食品、以金水河金属材料为代表的新型材料等骨干支柱产业,特色产业初露峥嵘。开发区的目标是,经过5年左右努力,使医药化工产业集群的企业由现在的11家发展到30家,产值由现在的15亿元达到50亿至100亿元,使开发区成为山西乃至中西部地区规模较大、产业链条较长,具有国内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现代医药化工产业基地。
“风陵渡开发区自1992年成立以来已走过了20年历程。当前,省市各级重视开发区发展的程度前所未有,国家支持产业转移的力度正在加大,市委、市政府最近理顺了开发区的领导体制、财政体制和管辖范围,使我们更加信心百倍。今后,我们将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作风,奋力创建‘发展环境优、发展速度快、发展效益好’的全市乃至全省一流开发区。”提及开发区下一步的发展前景,管委会主任何吉祥踌躇满志。
本报记者 樊晋铁 通讯员 赵会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