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格制度 落实责任
来源:
作者:李青
发布时间:2012/6/1 10:57:05
临汾市委第三届党代会,吹响了“争当排头兵、再造新临汾”的号角。该市国土资源部门按照积极主动服务、严格规范管理的要求,认真执行制度,落实工作责任,不断树立良好部门形象,优化发展环境,保障和服务转型跨越发展。
关口前移,大头朝下,把制度建设的重心向监管前沿倾斜
为加强一线监管力量,临汾市国土资源局把小县50%、大县60%的工作人员充实到执法监察第一线。建立明确的执法监察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该局提出了“执法监察三优先”,即“人员优先挑选、经费优先保障、装备优先配备”,建立了执法监察人员能上能下、奋勇争先的流动机制。
只有正风肃纪、整饬队伍,才能树立形象,优化队伍。去年,市县两级国土资源部门主动处理干部58人。今年以来,市县国土资源部门23人又受到查处和问责。
窗口办文,内部会审,建立集体决策机制
统一规范,窗口办文。规范和清理了行政审批事项,将原有的24项行政审批事项清理减少为18项,调整归并备案项目4项,所有行政审批事项的办理时限都减少到7天。实行了窗口办文,所有行政审批事项统一由窗口受理,接办分离,内部会审,一站式服务,严格落实首办负责制、一次性告知制、限时办结制。内部会审,协调流转。行政审批事项从窗口受理后,由办公室总牵头,确定主办科室和协办科室,并明确办理时限。分管领导、主办科室、协办科室分别在行政审批会审卡上填写会审意见,并签注会审时间。集体研究,科学决策。市县国土资源部门实行每周例会制,对所有行政审批事项集体研究、民主决策。在土地招拍挂出让底价的确定上,先由评估机构评估,市局班子成员和相关科室负责人再实地查看宗地区位,署名定价,然后报市政府确定。
政务公开,市场运作,建立阳光作业机制
政务公开。对国土资源行政审批事项,都通过机关电子屏和门户网站向社会公开。定期发布政务信息和国土资源公告,对土地供应指标、土地和矿产出让计划、重大违法案件查处及时公布和公告。把部分审批权限下放到县局,在年初将用地计划全部分配给各县,由县政府根据轻、重、缓、急上报审批项目,形成了要用地、先造地的新机制。市场运作。建立了全市统一有序的市场机制,每次公开出让,都在纪检组全程监督下进行。2011年共净地出让15宗,面积918亩,土地出让金13.38亿元,纯收益达到9.34亿元。在矿业权公开出让方面,凡市级审批的一律实行公开出让,共出让建材类矿山58座,收缴价款1.4亿元。社会监督。将履行工作情况、依法行政情况、国土资源管理情况主动接受人大、政协、纪检等部门的检查、评议和审计。对离任县、市、局长全部进行了经济责任审计。
依法行政,效能监察,建立综合考评机制
强化行政效能监察。建立工作督办制度,对日常工作、重点难点工作、领导批示等进行督办,每月通报,对在规定时限内完不成目标的,进行公示和催办,对屡次督办仍完不成或工作进展缓慢的予以口头批评、不良记录和通报批评。建立和完善了行政过错责任追究制、案卷评查制、行政复议制,对在工作中玩忽职守、推诿扯皮等行为,严格责任追究,2011年给予通报批评7人次。实行综合考评。逐步建立和健全了目标考核制、技能考核制、素质测评制、党员评议制、外部评价制、年终总评制、末位警示制等七种考评机制,将目标完成情况、考试成绩、测评结果、评议评价情况的得分,分别赋予一定权重,计算出县局、科室、干部个人的总得分,以分排名。
三位一体,强化素质,建立廉政保障机制
构建“三位一体”惩防体系。坚持教育、制度、监督并重,落实“一岗双责”,党风廉政建设与各项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每季度开展一次廉政警示教育,每半年举办一次反腐倡廉讲座,在党员领导干部中开展了廉政承诺、报告重大事项等活动。完善了任前公示、诫勉谈话、集体决策等一系列制度。加强政风行风建设。定期召开用地单位和服务对象座谈会,公布用地计划和用地指标,了解用地意向、工程进展、用地需求。对征求意见反映出的政风行风问题汇总整理,集中整改。在行政审批事项的办理过程中,向服务对象发放征求意见卡,全程接受办事单位和群众的监督。严格落实内部管理制度。逐步建立和完善了考勤登记、车辆管理、工程招标等各类规章制度。邀请行评监督员深入基层站所明察暗访、效能监察,确保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完成。□刘志刚 孙寅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