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IPO批文还未正式下发,但排队企业预披露似有进入“集结”尾声之势。5日晚间,证监会发布第33批共3家企业IPO预披露和预披露更新信息,均拟在上交所上市。自此,已有445家企业发布了预披露或预披露更新信息。
值得注意的是,原指不同层次交易市场间变动的“转板”,如今却用来形容一种新现象——据不完全统计,在已进行预披露的排队企业中,累计已有82家公司决定将上市平台由深交所变更为上交所,两大交易所之间的上市资源差距大幅缩小至29家。
“排名位次和上市快慢,当然是我们公司转板的首要考量因素。”华鹏玻璃负责上市工作的赵姓办公室主任对记者表示。
记者注意到,在华鹏玻璃转板背后,隐约闪现着保荐机构的身影。招股书显示,华鹏玻璃的保荐商为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其保荐的11个项目都更改了上市地。不过,上述赵姓办公室主任表示,公司转板是出于上市效率考虑,“没有什么外在因素。”
此外,位于山东省临邑县,专业从事铝用预焙阳极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索通发展,也于日前由深转沪,拟发行不超过6020万股,合计募集资金约6.7亿元,投入嘉峪关索通预焙阳极有限公司年产25万吨预焙阳极项目和研发中心建设项目。保荐机构为华泰联合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目前,沪深两大交易所的主要收入来源是交易经手费、上市公司缴费和交易席位费。在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下,以蓝筹股、传统行业个股居多的上交所交易活跃度远远低于深交所。
“上交所已经感受到危机了。虽然主板以蓝筹股为主,企业规模较大,但市盈率却比深交所低出不少。如今,散户、机构投资者都愿意炒作中小板和创业板这类盘子小、成长性好、概念丰富、市盈率可观的个股,对蓝筹股并不感冒。”在严鹏看来,提高交易活跃度,成为上交所迫在眉睫的任务。
“一直以来,两大交易所呈现出深强沪弱的局面。证监会以《发行监管问答》的方式鼓励排队企业自主选择上市地,不再与企业公开发行股数多少挂钩,也是政策向上交所倾斜的标志。毕竟,沪深两市均衡发展,充分竞争,对于上市公司和投资者而言,都是有益的。”锐财经首席分析师王政表示。
此外,严鹏透露,目前上交所与深交所之间对于上市资源的竞争非常激烈,并派出员工主动对接优质企业,游说其转板,在所能提供的上市及交易服务上给予承诺。“此前,证监会审核部门还表示,将按照沪深交易所均衡的原则开展首发审核工作,可能会‘分开审核’。这对于上交所而言又是一大利好。在撤掉两大交易所之间的隔离带后,真正的市场化竞争指日可待。”
(据《经济导报》 韩祖亦)
责编 李京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