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联网企业纷纷赴美上市的冲击下,中国证监会近日明确:支持尚未盈利的互联网和高新技术企业在新三板挂牌一年后到创业板上市。这意味着互联网和高新技术企业将在A股IPO审核中享受“特殊待遇”,但政策落地仍需迈过法律这道坎儿。
互联网企业将迎来IPO审核“特殊待遇”
“在创业板建立单独层次,支持尚未盈利的互联网和高新技术企业在新三板挂牌一年后到创业板上市,进一步支持自主创新企业的融资需求。”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邓舸说,这是落实国务院常务会议关于多措并举缓解企业融资成本高问题意见的具体措施之一。
此前,证监会曾多次透露将允许未盈利互联网企业A股上市,这次措施出台标志着该政策进入操作阶段,意味着未盈利的互联网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将在IPO审核中享受“特殊待遇”。
记者了解到,为解决互联网企业上市难题,证监会曾展开调研,并考虑对互联网企业开辟“快速通道”。然而,在排队待审企业多达600多家的情况下,让互联网企业优先,必然造成对其他企业的巨大不公平,甚至可能引发众怒。最后,这一设想未能成行。
新政策有望逆转互联网企业赴美上市潮
此间分析人士认为,A股市场对亏损互联网企业打开大门,这将有助于逆转国内互联网企业赴美上市热潮,让更多的优质互联网和高新技术企业留在A股市场。
记者梳理发现,从1999年的新浪、搜狐、网易等三大门户网站到近期的聚美优品、京东、智联招聘等,再加上阿里集团IPO在即,中资互联网企业赴美上市共经历了六轮热潮。
尽管证监会的新政策较以往有重大突破,但若要把优质互联网企业留在A股仍需要制度革新。董登新认为,必须施行全面的注册制,让投资者自己判断风险、承担风险,否则就不会有中国版纳斯达克。
政策落地仍待相关法律修订实施
记者了解到,由于公司法规定,股份有限公司申请其股票上市必须符合“最近三年连续盈利”的条件。这使得证监会的新政一时难以真正落地。未盈利的互联网和高新技术企业进入A股市场仍待修法。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是,随着互联网应用内涵和外延的拓展,如何定义互联网企业并非易事,这将决定哪些企业可以享受特殊通道。
针对特殊通道会否带来互联网上市企业井喷的问题,中信建投董事长王常青说,赴美上市的中资互联网企业从1999年开始到目前也仅有64家,证监会放宽A股市场对互联网和高新技术企业的盈利要求,并不意味着相关上市公司的数量一定会出现井喷式增长。
他预计,符合条件的互联网和高新技术企业从新三板向创业板转板的过程中,可能采取两种不同的方式,一种是转板时不融资,登陆A股市场后再采取私募债、非公开发行等多种方式进行融资;另一种是转板时进行少量融资,转板的目的侧重于实现与A股市场之间的对接,为未来的持续融资奠定基础。
新华社记者 赵晓辉
责编 李京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