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老了,头发花白,睡意沉沉,倦坐在炉边……”爱尔兰诗人叶芝这首诗,浪漫简单,真挚动人。然而,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很多人到老却无法企及诗歌中描述的美好。直到康养产业融入到城市建设中,这个“诗一般美好的产业”才又给老人们带来了诗意的生活。在山西,于2013年开始高起点谋划、大手笔布局康养产业的山投集团,正在充分发挥自身康养产业链齐全的优势,全力打造“康养山西第一品牌”的目标。
加快大战略项目落地
在“地入其名”、山清水秀的太谷县水秀乡,一个占地面积380亩、总投资21亿元的大型项目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中,这正是由山投集团打造的文化健康产业园区——孟母养生健康城。得益于园区的建设,山投集团开始致力于探索文化与医养相结合、教育与旅游相促进的复合产业发展新模式。
“孟母养生健康城作为集团首个健康养老项目和机构养老的总部基地,2018年10月已经开始试运行,先期投放市场500张床位。”山投集团董事长行连军告诉记者,项目全部建成后,可安置养老人口8000—10000人,提供社会就业岗位1500个,同时与一河相隔的山西省文化产业园联动发展,形成融文化、旅游、居住、康养、医疗、护理为一体的产业集群。
此外,山投集团海南博鳌高端养老度假区已于去年8月奠基开工,占地211公倾的毛里求斯晋非经贸合作区和占地22公倾的蓝湾养老度假区建设也如火如荼。山投集团要用5年的时间完成全国主要养老宜居城市、全球五大洲重点国家的基地建设,并用10年的时间拓展完善康养类型。
对于全省来说,这些“高端”布局意义非凡。“在为老人提供周到服务的同时,探索出一条产业新模式,在带动当地消费能力的同时为政府创造可观的税收,进一步提升城市品位和竞争力,树立全省乃至全国康养服务产业标杆和品牌,带动全省养老产业实现转型跨越发展。”行连军表示。
构建全产业链养老体系
2016年,国务院正式印发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健康中国上升到国家战略,把“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健康为中心”,要求通过“未病治理”和“健康生活”提高生命质量,让健康享老成为常态。
2017年,山投养老体验中心万达店运营,凭借优质的服务和良好的环境受到入住老年人的一致赞誉。
2018年,经过5年布局和发展的山投集团康养产业已初具规模,与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山西广播电视台等单位强强联手,标志着山投康养品牌化建设再上新台阶。
“在省内乃至国内同行业中,山投康养可以说具备了产业布局早、产业链齐全、内部协同度高、品牌宣传持续发力的先发优势。”行连军说。
记者了解到,未来,山投集团健康养老产业建设将以孟母养生健康城为基地,将国内外先进养老理念与该集团雄厚实力相结合,形成以居家养老为基础、基地养老为依托、全球休闲旅游流转养老为补充的运作体系,通过“医养结合”打造全产业链养老体系,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养老服务模式。
整合资源打造优质品牌
目前,山投集团康养板块的生态圈轮廓已经逐渐展现,旗下包括了社区养老项目、老年大学、康养小镇、省外康养项目、医养结合项目、头发再生产品产业化项目、乳制品生产厂等。
记者采访中获悉,山投集团近期签约的七里峪森林康养小镇、嶷山运动康养小镇、石膏山森林颐养小镇,已正式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届时将为百姓推出森林康养、体育康养、文化康养等不同类型的康养模式。
同时,晋祠医养小镇等一批康养小镇正在合作开发建设之中,下一步将延伸至全省11个市,完成省内康养产业全覆盖。此外,与北京、上海、浙江、江苏、福建、四川、云南、海南、台湾等省份的养老项目和机构进行深入接洽和前期研讨。
与此同时,山投集团始终注重整合各方资源,实现互利共赢。
目前,山投康养与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国家康复医院、山西电视台、山西省红十字会、山西医科大学第一、第三附属医院、太原卫校、国立台北健康护理大学、长庚医院等金融机构、大型医院、社会团体和新闻媒体达成长期战略合作关系。
未来,将充分发挥自身产业链齐全的优势,整合内部养老、医药、体育、农业、林业、海外园区等相关资源,协同文旅集团搞康养旅游,协同医药集团搞医养结合,协同体育集团搞运动康养,协同农业集团搞健康食品基地,协同商贸集团搞社区服务中心,协同山西晋非搞海外布局。
战略的推进,是一个聚融创变的过程。
“康养,与一般意义上的健康、养老、养生、疗养等概念相比,外延更大,包容性更强,核心在于尽量提高生命的长度、丰度、自由度这‘三个维度’。”行连军表示。
经过几年的不懈探索,山投集团按照“立足山西、辐射全国、全球布点”的蓝图规划,在中老年群体的旅游、度假、健康、医疗、养老、社交、学习等多维度、全领域综合发展,收获了良好的服务口碑,凸显了国企优势。山投集团正在向成为全省甚至全国一流康养品牌领军企业不断迈进。
责编 贝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