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心为民、善举济世”。乐善好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201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的颁布实施,使得“慈善”正式成为一个法律概念。我国《慈善法》第五章对慈善信托做出了特别规定,这一立法安排对于推动运用信托制度发展慈善事业有着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
慈善信托的法律界定
我国《慈善法》规定,慈善信托是委托人基于慈善目的,依法将其财产委托给受托人,由受托人按照委托人的意愿,以受托人的名义管理和处分信托财产,依法开展慈善活动的行为。
我国慈善信托包括如下基本内涵:第一,慈善信托是以慈善为目的的信托。我国立法既将传统的“扶贫济困、扶老救孤、救助灾害”确立为慈善目的,又将慈善目的扩展到“教育、科学、防治污染、保护环境”等整个与民生相关的领域;第二,慈善目的具有公益性。慈善信托不仅以慈善为目的,而且慈善目的的实现确实能够保障公共利益的实现;第三,受益对象的不确定性。慈善信托中没有特定的受益人或受益人范围。此外,我国慈善信托的信托财产及其收益,应当全部用于慈善目的,即委托人的本金及其收益须全部用于慈善项目。
慈善信托的制度优越性分析
因为信任,所以托付。信托最初的价值追求就是“利他”,其所秉持的基本原则是公平、正义和良心,忠实和勤勉已成为信托的基本理念。信托特有的“财产独立性”有效保护了信托财产的安全,使信托财产仅服务于信托目的。相较于其他慈善组织,信托机构拥有专业的金融知识,可以充分运用信托的灵活性融合产业、资金、资产等不同类型的经济资源,在保证信托财产规范使用的前提下,能有效实现信托财产的保值增值;同时,现有较完备的信托监管体系,可以实现对信托财产的有效监控,切实实现慈善目的。
我国慈善信托的现状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信托已经成为我国金融业的第二大支柱。根据民政部全国慈善信息公开平台的数据,截至2019年11月22日,全国慈善信托共备案249单,财产规模达到286373.92万元,其中万级和十万级慈善信托共计129单,合计规模3730.24万元;百万级慈善信托共计88单,合计规模23136.08万元;千万级慈善信托共计27单,合计规模63707.6万元;亿级慈善信托共计5单,合计规模195800万元。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全面打响了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金融扶贫对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的脱贫至关重要。慈善信托兼具“慈善”与“金融”特性,实务中“产业扶贫+精准帮扶”、“慈善信托+企业贷款”、“慈善信托+股权投资”等多种模式有效支持了贫困地区基础设施的建设、中小微企业的创立与壮大。在目前已经备案的慈善信托中,以就业扶贫、产业扶贫等以“扶贫”为信托目的的慈善信托高达201单,财产规模共计275216.54万元,慈善信托已成为我国扶贫队伍中的主力军之一。
完善慈善信托的税收优惠法律制度是当务之急
慈善信托是金融与慈善的有机结合,它有效促进了我国慈善事业乃至整个社会的良性发展。如何保障慈善信托的健康、快速成长,激励制度尤为重要,其中税收优惠待遇的激励作用尤为突出。
我国《慈善法》第84条规定,国家对开展扶贫济困的慈善活动,实行特殊的优惠政策。第45条从反向的角度规定了“未按照规定将相关文件报民政部门备案的慈善信托,不享受税收优惠”。《慈善信托管理办法》第44条首次对慈善信托税收优惠明确作出了原则性规定,但这些立法均没有明确慈善信托税收优惠的具体内容。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慈善法》第79条规定,慈善组织及其取得的收入依法享受税收优惠。依此规定,慈善组织从事慈善信托所取得的收入,可以享受税收优惠。截至2019年11月22日,全国68家信托公司中有54家担任慈善信托受托人,在备案的249单慈善信托中有208单是由信托公司独立担任受托人,占总单数的83.53%。从该数据可知,信托公司在我国慈善信托事业中发挥的作用举足轻重。但是,信托公司不是慈善组织,其作为受托人管理慈善信托财产取得的收入能否享受税收优惠,有待立法上的进一步明确。
慈善信托法律关系是由委托人、受托人和受益人三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构成,这种权利义务关系是围绕着慈善信托财产的转移、管理和收益的分配而展开。随着慈善信托业务的开展,委托人、受托人和受益人在不同环节将涉及不同的税收种类。为了促进慈善信托的积极健康发展,从短期来看,我国立法应当明确慈善信托的税收优惠参照慈善捐赠执行,同时进一步拓宽税收优惠主体的范围、明确优惠主体资格认定的程序、具体税收优惠的力度以及税收优惠的监管等;从长远来看,我国应当以《慈善法》为基本法,将分散、原则性的慈善税收法律条文系统、具体化,使其具有可操作性,让有关慈善信托的法律规范成龙配套、协同一致,切实发挥法律的制度功能。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完善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优抚安置等制度。自我国《慈善法》正式实施以来,我国的各项慈善事业不断向前推进,慈善信托开始茁壮成长。慈善信托不仅需要资金支持,还需要法律的制度支持。健全的慈善信托税收法律制度是我国慈善信托可持续发展的有效保障。因此,发展我国慈善信托事业,我们应当统筹协调好税务、民政、财政以及立法等部门,通过制度激励形成社会各界的合力,从而更快更好地实现我国人民的美好生活。(作者单位:山西财经大学法学院)
责编:赵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