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报视点经报视点
太原: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
“今年,太原市科技局将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重点实施五大行动,为加快建设国家区域中心城市提供有力科技支撑。”4月9日上午,在太原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权威部门话发展”系列新闻发布会上,太原市科技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陈培忠表示。
实施“晋创谷·太原”新质生产力培育示范行动
2025年,太原市将以更大力度推进“晋创谷·太原”先行区建设。在政策方面,用好省“1+5”政策包和市“1+7”政策体系叠加优势,以“先投后股”方式,组织实施一批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项目;在运营方面,推动运营公司以市场化方式,与国科新材料、上海重器科工等一流企业和机构合作,汇聚重点科研院所、投资机构、孵化器等创新资源,全面提升运营服务质效;在服务方面,通过科技信贷、科技保险、科技创业投资等多元化、接力式科技金融服务,加大对科技型企业的金融支持。常态化举办项目路演、银企对接等活动,吸引一批优质企业入驻。
陈培忠介绍,2025年太原市拟重点引进培育优质企业100家,建设培育创新平台10个以上,力争入驻企业产值超过3亿元,努力将“晋创谷·太原”打造成为改革创新的集成地、“四链”深度融合的试验地、企业全链条培育的承载地、科技成果转化的新高地。
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行动
以“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打头阵,聚焦工业高质量发展“百千万亿”工程和国家能源技术革命策源地建设,深入实施“双百攻关行动”。截至目前,太原市已组织实施71个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带动企业研发投入超过7亿元,突破行业关键技术难题150余个,获得知识产权300余件,关键技术成果转化为新产品累计实现销售收入10亿余元。
今年,太原市将持续推动项目实施,聚焦“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低空经济、新能源、文旅经济”6条优势赛道精准发力,采取“揭榜挂帅”等方式,支持企业集聚国内外优势创新资源,开展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攻关。2025年,该市拟新组织实施国家及省、市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30个以上,“双百攻关行动”项目累计达到100个。
实施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强化行动
太原将强化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加快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
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动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等普惠性政策,探索建立企业研发准备金制度,引导企业试用新技术、试制新产品,持续提升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完善企业创新孵化体系,发挥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等平台载体作用,持续孵化科技型企业。支持龙头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建设科技企业孵化器,提供早期投资、场景应用、融资辅导等服务。
优化企业梯次培育体系,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计划,推动“高新企业规上化、规上企业高新化”,2025年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3000家以上,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680家,构建科技型企业创新集群。
实施创新平台建设提质增效行动
太原市将积极发挥重大创新平台激活创新资源、促进成果转化、驱动创新发展载体作用。
支持第一实验室建设先进半导体山西省实验室、申报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不断完善体制机制,加强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争创山西省实验室标杆。聚焦人工智能、新材料、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高校院所和企业共建一批省级以上创新平台,开展科研攻关和技术创新,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引导市域内创新平台争取国家和省资金,鼓励高校、科研院所建设的创新平台与市域内企业签订横向科研课题,提升服务产业和企业的质效。
实施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促进行动
太原市将持续健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配套体系,推动科技成果加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建设科技大市场,完善以太原科技大市场为牵引的“1+10”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线下线上服务平台,鼓励该市县(市、区)建设分市场,支持开展科技咨询、技术转移、科技金融等服务。
支持技术交易活动,鼓励驻并企事业单位面向市域内企业开展技术服务活动,布局建设技术合同登记站点,促进技术交易额稳步增长。
加强科技成果招商,聚焦重点产业强链、补链、延链,征集省内外高校院所科技成果不少于300项,挖掘企业技术需求不少于100项,鼓励省内外高校、院所和企业科技人才携带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在该市创办、领办科技企业,力争促成50项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本报实习记者 韩潇
责编:李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