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报视点经报视点
2024—2025年供热季,晋控电力供热面积突破1.12亿平方米,供热量创历史新高——
做优“温暖”服务 提交“温暖”答卷
同华发电公司员工正在对主厂房内采暖抽汽管道测温。 史旭东 摄
“随着‘大风+寒潮+沙尘’恶劣天气的终结,4月15日凌晨,塔山发电公司圆满完成了怀仁市区的首次供热任务,累计供热量200多万吉焦……”在晋控电力塔山发电公司供热首站,该公司发电运行部部长袁国生说。去年,该公司两台机组进行了供热改造,新增1000万平方米供热能力,从12月7日供热系统开始投运,为怀仁市城乡居民源源不断送“温暖”。
供暖工作关乎千家万户,是重要的民生工程。作为我省冬季采暖的主要热源单位,晋能控股山西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晋控电力”)各单位供热设备及管网始终保持安全稳定运行,有力保障了大同、忻州、长治、临汾、运城等市的700多万人民群众及区域企业供热质量,全年供热量约5000万吉焦,供热面积达到1.12亿平方米。
“在这张山西省地图上,彩色的‘线’代表各单位煤炭运输路线,正在移动的‘点’代表车辆,系统显示运输车正在向各电厂煤场集结。”晋控电力燃料管理监控中心主管杨雷介绍道。煤炭是火电企业生命之源,占火电厂经营成本的70%以上。去年5月份,晋控电力所属11家火电企业2000多辆运煤车加装了车载视频,通过北斗定位系统进行实时监控,确保颗粒归仓。
在晋控电力长治发电公司,输煤运行负责人马建明正在轻点鼠标,远程操控上煤。只见高24.9米、臂长28米的自动堆取料机精准定位、自动取料、科学掺烧。不仅如此,该公司的输煤栈桥轨道机器人可自主控制巡检长度、轨迹、速度、时间,还可携带小型灭火设备,智能巡护,测量精度高、用时短。
近年来,晋控电力不断植入大数据分析、智能机器人、三维可视化、射频识别、视频监控等“智慧因子”,设备性能更安全可靠。在晋控电力旗下同华发电公司无人值守入厂煤采样现场,智能机械臂正在根据车辆尺寸随机布点全自动“抓”取样本。“每辆运煤车都配备特别‘身份证’,从入厂到称重、采样、化验结果自动采集,自动生成四级编码。升级改造后,机器人将取代人工送样、制样、化验等环节,更快捷、精准。”该公司煤检中心主管王慧军说。此外,晋控电力结合往年的供热需求和煤炭消耗情况,提前制定冬储煤计划,确保燃煤库存保持15天以上,且保证燃煤质量,满足发电机组高峰低谷不同时段的需求。
近年来,晋控电力始终坚持“冬病夏治”原则,去年完成20余台机组等级检修,其中13台达全优,为冬季设备长周期运行奠定了坚实基础。各单位针对冬季供热实际,深入分析机组运行的风险点,优化调整低负荷稳燃、断煤处理、环保指标等问题,采取低负荷不投油稳燃试验、性能参数优化、辅机运行改造及精准配煤等多项举措,不断提升设备响应能力和机组灵活性,真正做到“尖峰顶得上、低谷压得下、运行稳得住”,确保供热期30%—50%深调能力常态化。
晋控电力还成立能源保供工作专班,通过周例会、专业会等会议,及时部署和协调解决供热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并借助智能化监控系统,对供热设备24小时实时监测,排除潜在安全隐患。同时,结合气象预报提前48小时预判负荷变化,实现热网按需定产、动态平衡。
“民生供暖,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随着2024—2025年度供热季结束,新一轮供热系统检修技改项目拉开序幕。”晋控电力生产管理部副主任王震介绍,“停暖是另一个起点,各单位会对供热首站进行全方位检查、保养、维护,主要是对供热管网进行清洗,对循环泵等设备进行检修,确保设备处于最佳状态,不断提升用户满意度,为下一供暖季的平稳运行筑牢基础。”当前,晋控电力旗下长治发电公司1号机组B级检修、塔山发电公司1号机组C级检修、王坪发电公司1号机组C级检修已全面展开,河津发电分公司、同华发电公司等单位正在组织开展春季安全大检查,还将针对本供热季的各项数据,高效开展新一轮“冬病夏治”专项工作,用实际行动书写民生供热“温暖答卷”。
本报记者 王蕾 通讯员 刘红润
责编:李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