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报视点经报视点
穿越厚重历史 领略锦绣风华
—太原系列阅读活动亮相第四届全民阅读大会
市民参观“锦绣千年、弦歌不辍”—中国书院里的阅读展。
本报实习记者 姚雅馨 摄
4月23日至25日,第四届全民阅读大会在太原举行。本次大会由中宣部、山西省委、山西省人民政府主办,中宣部出版局、山西省委宣传部(省新闻出版局)和太原市委、太原市人民政府承办。
本次大会以“培育读书风尚、建设文化强国”为主题。围绕该主题,太原市按照实效性、引导性、文化性和群众性原则,精心策划并组织开展了一系列阅读活动。
“锦绣千年、弦歌不辍”中国书院展
打卡“四大书院”体验古韵书香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书院,作为中国阅读文化的重要象征,其历史可追溯至唐代。古往今来,有记载的古代书院如繁星点点,遍布大江南北。这些书院不仅孕育了无数杰出的人才,积累了丰厚的读书文化底蕴,更创造出独特的阅读空间美学体系。
作为第四届全民阅读大会的重要活动之一,由太原市委宣传部主办的“锦绣千年、弦歌不辍”——中国书院里的阅读展正式亮相长风文化商务区东广场。该展览占地面积共799平方米,通过图文展示、书籍陈列、多媒体展示、阅读体验互动等丰富多元的展陈方式,再现了中国书院千年发展历程,展示了中国书院在传承文化知识、创新教育理念、培养优秀人才、活跃学术氛围等方面作出的重要贡献。
此次展览共设置了“千载弦歌”“斯文在兹”“硕学鸿儒”“郁如邓林”“动静有常”“山右风雅”“于斯为盛”“泉似文澜”8个展厅,将历代著名书院、书院读书名家、书院藏书与刻书资料齐聚一堂,并特别开设了山西书院阅读特展。
8个展厅各有讲究,其中,“动静有常”展厅再现了“朱张会讲”的场景,观众仿佛穿越时空,亲眼目睹南宋朱熹和张栻两位学者在书院中论道;“硕学鸿儒”展厅则以“数字人”的方式呈现了苏轼、朱熹等解疑释惑的情景,当这些记忆中的文学大家以新颖的形式与大家见面时,现场的观众有感动、有感慨,更多的则是汲取智慧、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设计师徐恩斌介绍,书院展展现了“中国园林风格”,修竹、粉墙、月洞门、楹联、书法等传统书院美学元素,让人们在欣赏展览的同时,也能深刻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此次展览还模拟还原了应天书院、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嵩阳书院“四大书院”读书场景。该展策展人、青岛大学全民阅读研究中心主任张文彦教授表示:“欢迎大家来‘四大书院’打卡,沉浸式体验一下古人读书的感受。”
据了解,此次展览所展出的古籍善本、《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龙鳞装卷轴等展品,得到了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山西新华书店集团太原有限公司、祁县中学校等单位的大力支持。展览期间,主办方还将组织雕版印刷、集章打卡、阅读快闪等特色活动。阅读大会结束后,展览将迁移至太原美术馆继续展出。
“越千年、阅锦绣”太原穿越展
乘坐地铁阅读太原
锦绣太原,文脉绵长。当第四届阅读大会如期而至,“全民阅读”主题地铁专列也正式出发。
乘坐太原地铁的市民会发现在位于太原地铁1号线、2号线的6个重要站点,分别以“穿越历史”“古今交融”“山水柔情”等为主题,分站点展陈太原深厚的文化底蕴。
这个布局在地铁站的“越千年 阅锦绣”太原穿越展,展示了台骀肇始太原、赵简子建晋阳等重大事件,介绍了武则天、王维等历史名人,描绘了国家先进制造业重要承载地等“六地”建设蓝图,全方位呈现了太原的古今交融、山水柔情、烟火浓郁、生机勃勃。
第四届全民阅读大会全民阅读地图上线
读者在云端即可沐浴书香
4月22日,第四届全民阅读大会全民阅读地图上线。这是一个线上小程序,游客可随时查阅大会数字导览地图、诗书里的山西、千年书院等内容。据了解,全民阅读地图包含大会数字导览地图、锦绣千年书院地图、诗书里的山西阅读地图,共3个专题地图和1个VR展厅。与往届不同的是,今年的全民阅读地图呈现三大亮点,新增“锦绣千年书院地图”板块,通过中国书院发展历史,体现读书文化在中华文明传承中的重要作用;将文旅与阅读相结合,体现山西本地文旅特色;聚焦服务与内容,让全民阅读走向深入。其中,大会数字导览地图共28个节点,集成数字内容包含各场馆的活动安排及户外场地的展览分布内容。锦绣千年书院地图,共7个图层,总计740个节点。锦绣千年书院地图53个节点、唐代书院42个、五代十国书院11个、宋及西夏辽金书院153个、元代书院52个、明代书院133个、清代书院296个。诗书里的山西阅读地图共56个节点,集成数字内容包含图片、与景点相关的诗词及相关读物。锦绣千年书院展VR展厅,主要内容(文字、图片、视频、数字展项等)同展览设计内容一致。
此外,太原市还在五一广场、迎泽公园等区域开展“春风十里、悦听风华”太原听书活动,市民可在点位附近触发有声读物,进行听书阅读。
本报记者 王媛 实习记者 姚雅馨
责编:李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