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报视点经报视点

庞泉沟开发绿色旅游带来的变化

来源:山西经济网 作者:樊晋铁 发布时间:2014/8/21 16:17:21

山水村,一个位于交城县庞泉沟自然保护区里的一个小山村,仅有几十户人家上百村民,可谓是名不见经传。但这两年可是风头大振,成为许多人们郊游、避暑消夏的首选之地,许多已外出打工的村民也纷纷回乡参加开发。

为什么?这一切都缘于一个公司、一个人。8月初,记者慕名来到这里探访。

长在深山人未识

“交城的山来交城的水,交城的山水实在美……交城的山来交城的水,不浇交城浇文水……”几百年来,这首脍炙人口的山西民歌《交城山》,唱出了交城的山水之美,也唱出了交城人的无奈。尽管从1980年庞泉沟就成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但由于各种原因,庞泉沟一直是“长在深山人未识”。

近年来,庞泉沟自然保护区名气愈来愈大,更多的人们来到这里。庞泉沟周围的山水村逐渐被人们所认识。

沿着文峪河在320省道上前行三五里,就来到了文峪河西岸的山水村,它靠山傍水,320省道穿村而过。山水村有三大自然奇观:村北河东岸边有一大石崖酷似昂首高歌的金蟾面西而蹲,河西有一岸基岩石形如金龟低头入河戏水,遥相呼应,妙趣横生;文峪河在村北、村南都是向西拐了个湾,隐入山谷之中,给人“山穷水尽疑无路”之感。村东隔着文峪河是宽阔的川面,耕地、滩涂夹杂其间,四周群山环抱,真可谓是地理风水学上的聚财之地、吉祥之地;村南口西的九龙沟(古称窑则沟),主沟深十余公里。十余条支沟里奇峰林立、树林遮日,泉水涌流成河,飞禽鸣声不绝于耳,走兽踪迹隐现其间。

山水村东临文峪河,西倚龙山。隔河远眺便是交城名山“长树山”。长树山山壁峭立,层林尽染。曲肠文峪河犹如天泽之水,以博大之势牵系了“金蟾问天”与“龙俯长山”之状,才鬼斧神工地铸造了山水村“金蟾问天入河归,龙俯长山龟施主”的人文景象。

可是,自然保护区重在保护不能开发的原则,“森林要保护,农民要致富”这个历朝历代都没能解决好的林农矛盾如何解决,也摆在面前。

韩占年,交城县县城东街人,出身贫苦人家,有胆略、肯实干、有闯劲、敢担当,性格豪爽,为人厚道。韩占年青年时期从一台手扶拖拉机跑运输起家,年过不惑,已拥有好几百万元的大型挖掘机、铲车等成套土建机械,施工于三晋,闯荡于省外,见多识广善于捕捉机遇。在山水村施工数年间,韩占年逐步认识到了山水村山水资源的潜力,也看到了村里人生活的窘境。一次到河北办事,野山坡景区的开发给了他很大的启迪,萌生了开发山水村山水的想法。

撩开面纱现真容

多年的打拼使韩占年养成了积极而稳妥、敢干而绝不蛮干的习惯,他考察了省内外旅游景区开发的经验和教训,向相关部门进行了深层次的咨询:如何能把山山水水保护好,又能让山区的群众致富起来?

韩占年说干就干!古人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他要仁智兼顾,综合开发山水村的山水。他注册成立“交城山水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请专业人员做了《交城山水村景区旅游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与山水村两委签滩涂地30年承包合同,与关帝山林业局孝文山林场签50年林地合作协议;到省发改委立项备案。

《交城山水村景区旅游开发项目》总投资3.2亿元,占地约50平方公里。经过2011年、2012年紧张建设,初步完成了首期工程,基本建成了金蟾湾景区、金蟾湾漂流、九龙沟原生态景区。

金蟾湾景区主要景观包括:济公阁、济公湖水上乐园、九曲黄河阵、真人CS、沙滩摩托车场、滑草等。

金蟾湾漂流漂程5公里,两岸山高林密,河床落差大,水流急。整个漂段串连着5个湖。游客在漂流过程中,时而激流险滩有惊无险享受刺激,时而湖光山色水平如镜尽享休闲。最大的优势是区位优势,地处文峪河最上游,是枯水季节唯一可照常营业的漂段(晚上蓄水,上午10点后开漂)。

与金蟾湾漂流比肩为邻的是九龙沟原生态景区,主沟深10余公里。首期开发的5公里,半山腰有紧急救援和避险的专用沙石路。谷底的旅游步道曲径通幽,有沙石路,有木栈道,仅小桥就有三四十座,瀑布众多。各种花儿争奇斗艳,林木蔽日遮天,古朴的石凉亭散隐其间。游客疑是江南,又感胜过江南。因为这里海拔高,空气清新,且十分凉爽。

2013年夏,金蟾湾景区、金蟾湾漂流、九龙沟原生态景区同步试营业。“五一”小长假起,游人就络绎不绝。7—8月份的旅游高峰期,景区车水马龙,游人如织,停车场车辆爆满。

小小山村火起来

2013年,涌入山水村景区的省内外游客达5万多人。交城山水旅游开发有限公司不仅吸纳了山水村弱势群体的绝大多数人员,还有邻近村子的人员。公司用工近70人,仅有10%来自平川,其余都是本乡的山里人。55岁的山水村村民任小羊,幼时打针致残,走路拐得厉害,一只手残,说话咬字不清。他父母去世,兄妹8人,没人管他。他被安排在景区搞卫生,工作5个月,收入好几千元钱。任小羊最大的愿望是,景区能全年营业就好了。村民高平珍给儿子娶媳妇欠下的七八万元外债,就是近三年在景区干活赚下的钱偿还的。他说从明年起,就要给另一个儿子攒娶媳妇的钱了。

景区的繁荣带动了餐饮、住宿、运输、服装、玩具等行业。包括山水村在内,附近几个村子的酒楼、饭店、农家乐达五六十家,日接待能力在3000人左右。在景区摆摊的山水村村民就有十多户。村民李二亲,51岁,父子两人都是行走不便的残疾人。2013年,他和已出嫁的女儿李彩红在景区摆摊卖衣服、卖玩具,五个多月就赚了五六万元。如今的山里妇女也讲时尚,有追求,李彩红早就想买辆小轿车风光风光。李二亲知道女儿的心思,就把赚的钱全给了女儿。李彩红添上自己的积蓄,买下了10多万元的新轿车。她担心父母亲和弟弟的生活受影响,李二亲说家里还有采蘑菇、挖药材收入的大几千元钱呢。李彩红感动地说:“那明年赚下的钱全归家里,我一分也不要。”

山水村的人们感觉到原来家乡的山水是这样的美,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人们开始懂得爱护了:过去有乱倒垃圾的习惯,现在不仅定点倾倒,还定时填埋;以前砍柴火图省事想在哪里砍就在哪里砍,哪里树好就砍哪里,如今砍柴火也有禁忌了,不能破坏景观,有的村民开始烧煤炭了;火险期,人人都 是监管员。平常日子,个个都是护林员。逢时过节,村里家家户户争先恐后请韩占年吃饭,拿他们最好的饭菜,表达他们朴实的感激之情。

韩占年向记者介绍,等项目全部建成后,年可接待游客90万人次,实现营业收入1.8亿元,可解决当地1000余人的劳动就业,带动周边村发展农家乐、餐饮住宿等配套服务项目。同时,还将陆续推出一批乡村游景点,带动“农家乐”项目,让游客既可游览青山绿水,还可领略田园风光、古村风韵。

韩占年带领一个普通的农民工工队,为交城山水资源开发闯出了崭新的天地,为传唱了几百年的民歌《交城山》“谱出”新乐章,“填写”新诗篇,展示了交城山水资源开发的广阔前景。“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县内外大公司、大集团云集庞泉沟地区。从会立乡的石沙庄村往北到庞泉沟自然保护区的南大门,30多公里文峪河河谷,成为开发的热土。

本报记者 樊晋铁 通讯员 靳建鸣

责编 李京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