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太原12月15日讯(记者 王媛)方山县是“天下第一廉吏”于成龙的故乡。近年来,国家与省文物局共投资800万元对于成龙故居和墓地进行了抢修。记者从山西省古建筑保护工程有限公司获悉,经过该单位历时6个月的高质、高效施工,于成龙故居和墓地于今年11月完成修缮工程并验收,两处清代古建筑又重新焕发生机。
于成龙(1617年—1684年),字北溟,号于山,清代山西永宁州(今方山县)人。历任代理武昌知府,福建按察使、布政使、巡抚和总督、加兵部尚书、大学士等职。在20余年的宦海生涯中,以卓著的政绩和廉洁刻苦的一生,深得百姓爱戴,被康熙帝赞誉为“清官第一、天下第一廉吏”。
坐落于方山县的于成龙故居与墓地,由于年久失修,房屋残损较严重、失稳,砖构表面风化、酥碱严重。2014年9月18日,省文物局编制了《于成龙故居保护工程修缮设计方案》和《于成龙墓保护修复工程设计方案》,计划投资800万元对于成龙墓地(规划占地面积约25.05亩)和故居(占地面积7亩)进行修缮工程。后经过方山县文物局公开招标,两个工程均由省古建筑保护工程有限公司中标。从今年6月19日起,施工方进入一宅及墓地工程现场开始保护工作。
修缮后的于成龙墓保存在一阶梯状台地上,整个墓园设计参考了当地老人们的回忆和有关文字记载,参照了浑源栗毓美墓地的形制以及清朝一品大员墓地规制等进行了总体布局,由园门、牌坊、甬道、台阶、神道碑、墓冢及10个石像生组成。
责编 李京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