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提示:“购买小家电也能享受价格补贴啦!”自8月10日起,中国家用电器协会联合会员企业和部分家电流通企业,将针对列入范围内的小家电和厨卫产品,进行最高10%的“价外返现”。连日来,这一“小家电·厨卫电器惠民补贴”的消息,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引起各方关注——
消费者兴致勃勃,“逮住”利好机遇,将心仪的小家电、厨卫电器尽收囊中;指定商家摩拳擦掌,甩开膀子誓将“冷场”已久的小家电“大卖一场”;非指定商家也不甘心,迅速拿出自己的看家本领;业内人士静待市场之变,以探小家电发展之路……
那么,这一惠民补贴政策究竟真实“面目”如何?它掀起的阵阵涟漪又能否搅热消费市场?
【政策篇】“自掏腰包”出台惠民补贴小家电行业欲“自救”解困
本报记者 王晓华 实习生 刘甜甜
根据补贴政策,自8月10日起,在指定卖场购买小家电、厨卫电器,即可在成交价基础上,再享受专项现金补贴,最高补贴可达成交额的10%。补贴活动试行期为40天,预定于9月20日结束。40天后,将根据补贴期间取得的销售成果,决定是否继续。
在补贴活动中,小家电单品满500元及以上商品补贴50元,厨卫单品满1000元及以上商品补贴100元。此次享受补贴的商品,覆盖了卖场中厨卫及小家电所有品类,购买者享受补贴也没有户籍和台数的限制。补贴全部采用现金返还形式,即消费者在指定卖场购买商品后,即可凭身份证及发票到服务台申领补贴款。此次补贴也不与其他促销活动相冲突,也就是说,对于那些本就打折的小家电、厨卫电器来说,消费者可以享受“折上惠”。
据悉,这一惠民举措的发起者,为中国家用电器协会联合会员企业和部分家电流通企业。首批参与试点的零售渠道包括国美电器、大中电器、永乐电器、黑天鹅家电、永乐思文电器、大同北方电器,生产企业则可自愿参加。据了解,此次补贴活动的资金来源于生产厂家和零售商共同筹集资金设立的小家电和厨卫电器惠民基金,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零售商负责发放。
值得注意的是,相比之前由政府主导的“以旧换新”、“家电下乡”等针对大家电的政策,此次补贴活动属于行业行为,是家电行业首次发起的针对小家电、厨卫类生活家电的专项补贴活动。
小家电,一般是指除了大功率输出的电器以外的家电,一般这些小家电都占用比较小的电力资源,或者机身体积也比较小,所以称为小家电,是提高人们生活质量、追求生活品质的家电产品。如目前被市场很认可的豆浆机、电磁炉等提高生活质量的家电,和加湿器、空气清新器、消毒碗柜、榨汁机等追求生活品质的家电,都属于小家电。
当前,消费者对小家电需求旺盛,单个家庭对小家电的保有量也在持续上升。但近年来,由于整个经济大环境的景气度低,小家电产品又逐渐倾向于大打“高端策略”导致“身价倍增”,令不少消费者“望而却步”,加之网购风靡,电子商务又从本就不大的“蛋糕”中分走一块,使得小家电市场环境逐渐变差、终端消费需求也逐渐放缓,尤其是小家电实体店颇受“冷落”。
此前,有行业调研机构发布报告显示,家电行业在经过2011年的低迷之后,2012年上半年的表现依然不尽如人意。上半年,家电销售额同比下降了3.8%,而被视为行业“最后蛋糕”的小家电也因为随着销售渠道的拓宽,“分流”的局面不断显现。相关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国内小家电市场销售额同比下降了5.2%。小家电行业“度日”之艰难,可想而知。
据了解,虽然国家先后出台了家电下乡、以旧换新、节能补贴等刺激政策,但补贴的是节能空调、平板电视、电冰箱、洗衣机和热水器五类大家电,小家电、厨卫电器始终未列入行业补贴范围之内。政策红利吃不到,更让小家电企业陷入“蹉跎”境地。
家电行业分析称,小家电产品多次在相关政策中被隐形,多是由于小家电产品更新频率高、使用寿命短、价格便宜等多因素造成的。因此,当其他大家电产品有多项政策傍身、欲挺身度过2012家电界普遍认定的“寒冬”时,小家电只能背靠相关协会及企业的支持来完成自我救赎。
而在活动发起方“中国家用电器协会”官方网站也能够看到,此次惠民活动正是在市场环境变差、消费需求减少、家电行业增速放缓的大背景下出台的。可以说,这次惠民促销,更像是一次迫在眉睫的行业自救行动。
【市场篇】政策成效初显商战大幕悄启
本报记者 王晓华 实习生 刘甜甜
行业自启惠民补贴,让利“自救”,无论出发点在哪里,落脚点总在市场上。
近几日,惠民补贴实施一周以来,省城家电卖场中冷清已久的小家电、厨卫电器市场终于“见晴”,销售量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不少消费者已实实在在享受到了补贴优惠。
此次补贴活动指定的几大商家中,除在我省设有分店的国美电器,还有大同北方电器。在太原国美电器长风街店,记者看到,这家店不仅在店外醒目处悬挂了“小家电·厨卫电器惠民补贴指定卖场”的招牌,而且店内也随处可见关于此项优惠活动的海报、展架等。在电磁炉等可享受补贴的小家电、厨卫电器上,更是赫然标注着可享受返现的金额。
“您看,这款电磁炉原价是799元,现在可以享受50元的补贴,您实际上只用749元就可以买到。”在该店电磁炉专区,一位导购员正在为顾客介绍产品。
国美电器山西分部市场部的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国美在山西共设有26家门店,分布在太原、大同、运城、长治、晋中等10个市,仅太原市区就有7家。自8月10日全省同步开展“小家电·厨卫惠民补贴”活动以来,厨卫类产品的市场销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已增长了20%-30%,而小家电销量也有了显著增长,但目前尚无进一步的统计数据。
记者走访发现,苏宁电器虽然不是本次补贴活动的指定商家,但近日来也针对小家电、厨卫电器推出了自己的补贴活动。而与国美不同的是,苏宁采取的是价格直降的补贴方式:生活电器成交价后再享受12%的价格补贴,即成交价后再享八八折优惠。
8月15日记者走访市场时,发现苏宁电器长风街3C+旗舰店的店门外,已张贴了有关此次活动的海报。该店小家电专区的负责人介绍,此项优惠活动在全省的苏宁电器卖场同时开展,补贴活动涉及九阳、苏泊尔、老板等家电品牌,包括豆浆机、电磁炉、电压力锅等类型的小家电,只要是400元以上的常规机,都可享受补贴。“可享补贴的小家电类型占全部小家电之比达80%”,这位负责人表示。另外,苏宁电器太原地区管理中心副总经理王俊杰表示,针对指定的厨卫电器类产品,苏宁也推出了10%到12%不等的补贴政策。
王俊杰告诉记者,该项补贴政策自8月11日开始推行,暂定于8月底结束。活动开展以来,小家电产品的销量环比增长40%-50%,同比增长20%-30%,周末增长率甚至高达60%。
国美电器于10日高调启动 “小家电·厨卫电器惠民补贴”活动,而苏宁、三友也在几乎同时推出了力度不减的优惠政策,时间上的巧妙值得玩味。“你方开唱,我也登场”,小家电市场竞争之激烈可见一斑。各路卖家的 “咬牙较量”,掀起的又是一场“价格战”。
【消费篇】消费者众口难调有人欢喜有人忧
本报记者 王晓华 实习生 刘甜甜
对于消费者来说,小家电、厨卫电器的商家们越是“急眼”,越是“拼价”,能享的实惠就越多。但正所谓众口难调,对于此次企业“自掏腰包”的优惠政策,也有人有所顾虑。
“有补贴是好事,有补总比没补强”,“前些天正和家人商量着买呢,这不,正好赶上有补贴了,就赶紧买下了!”家住小店区的阎先生同时买了一台电磁炉和一台豆浆机。“总共补贴了100元,虽然不多,但总比一点不补要好吧!”
“补贴力度太小,很难真正享受到实惠”,在一家家电卖场内,姚女士在电饭煲专柜前徘徊了几圈,还是没买。“要是买个五六百元的小家电还行,补贴个50元知足了,像这原价几千元的,补贴50元、100元也太少了,没啥诱惑力!”
“价格补贴太单一,期待更多优惠促销措施”:小店区的郭先生向记者抱怨,他家里现在已经搁置着两个“退休”的电磁炉和一个废旧榨汁机。“去旧货市场问,人家不收,去回收站问,人家只按材质算钱,几千块钱买的东西,最后算下来只能换回几块钱,太亏了!”郭先生认为,“小家电回收问题并非自家个例,好多人家都存在这个难题。要是小家电也能以旧换新就好了!”
“害怕补贴有水分,对活动谨慎观望”:在采访中,对于此次惠民补贴,也有部分消费者表达了自己的顾虑:“说是给补贴呢,谁知道商家会不会先提价再补贴呢?”“商家这么让利消费者,会不会以次充好,拿劣质产品来搞活动呢?”
“实体店总比网购贵不少,还是倾向于网购。”一对年轻夫妇向记者表示,他们家在网上买过不少小家电,“价格都比实体店便宜。实体店里有优惠,网上也常搞活动啊,而且还特别方便!”不可否认,网购早已在小家电市场上“当仁不让”地自分了一杯“羹”,成为了实体家电卖场的“劲敌”。
“卖场宣传力度太小,对补贴活动不知情”:走访过程中,记者发现,由于卖场宣传力度有限,很多消费者对此并不知情。在几家家电卖场,不少消费者表示,对于“小家电·惠民补贴”活动,他们要么是完全不知道,要么是听说了但不了解,“很多人都是来了后经我们介绍才知道的。”一位导购也表示。
优惠政策能有多大“马力”,经过市场运行检测才知道,消费人群对此莫衷一是也实在正常不过。但值得一提的是,国美电器市场部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在补贴活动试点实施期间,如若发现厂商有提价、虚标价格、售卖假冒伪劣产品等现象时,将会被立即取消活动资格。“所以,消费者不必有这方面的担心。”
【分析篇】行业自救或解燃眉之急深层解困尚需多方发力
本报记者 王晓华 实习生 刘甜甜
有人称,此次惠民补贴活动实质是变相促销,不该扣上“惠民”的帽子。但不可否认的是,补贴活动将直接增加参与企业的经营成本,和政府提供补贴、企业坐享其成是两码事,何况在现有经济条件下,小家电行业采取行动“自救”也是形势所需。
专业人士分析,小家电市场遭消费者“冷遇”,除了经济大环境的影响外,小家电自身存在的几大行业难题成为“羁绊”其发展的“病根”——小家电安全实用性、质量保证、营销等服务体系问题多;同质化严重,创新能力低;回收处理遭遇“尴尬”;节能之路任重道远;行业竞争混乱,价格战频繁等。
有人总结小家电行业 5大困境——“维修费用高,修不如买”、“维修网点少,基本不上门”、“多为赠品,且售后无人管”、“各种政策绕道而行,不涉及小家电”、“被逼无奈又走高端奢华路”。可以想象,小家电行业的“破冰之旅”,会是多么艰难坎坷。
此次活动,能在多大程度上盘活市场,业内看法不一。较为乐观的估计是,价格补贴将带动整个家电市场的促销氛围,拉低市场价格,吸引广大消费者的关注,进一步刺激消费需求,从而整体拉动小家电和厨卫家电的市场容量。而且从市场反应看,政策实行几天来,试点卖场也颇有些被“搅热”的迹象。
但更多的是担忧。不少业内人士担心,由于参与活动的零售商范围较窄,参与活动的小家电种类品类受限,国家政策支持力度弱等原因,惠民补贴活动难以持久,毕竟,仅靠企业单方的“小众”之力,能量太过不足。
省委党校经济学副教授马丹阳分析,小家电企业能够在相关协会的提议下,集体自掏腰包、试行惠民补贴,首先是其认识到了惠民补贴政策可能对市场带来的拉动作用。然而,小家电产品不同其他,不管是从产品特性还是从价格上,抑或是目前的补贴力度上,都不够让消费者动心。小家电想要借着政策来刺激终端消费市场,还需根据各自不同的特性来量身定制方案。
马丹阳认为,这次由“非政府机构”组织的为期40天的新政,能否真正撬动小家电市场消费需求,打开小家电、厨卫市场的新局面,尚需时间考验,各方只能拭目以待。但至少能肯定的是,在整个家电行业较低迷的情况下,推出小家电和厨卫家电的惠民活动是极为必要的。
如果把消费市场比作一锅冷粥,那么此次的惠民补贴便像是一瓢热汤。用一瓢热汤去兑暖一锅冷粥,暖得了一时,却暖不了长久。要想让这锅粥不冷却,最根本的办法还是去添柴蓄火。由国家发力,出台国家层面的、更大力度、更全面的小家电补贴政策。此外,正如小家电业内的期许一样,“加强售后服务”、“小家电零配件标准化”,多方发力共同 “拾柴”,让小家电行业重燃“焰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