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育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浅析

来源: 作者:李青 发布时间:2012/2/28 11:41:15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每个家庭都只要一个孩子,当然孩子是父母的心肝宝贝,所以在物质生活上,父母会给予孩子所需要的一切并且会对孩子希望有全面且深刻的理解,有很多父母只是想以简单的方式让孩子们能按照父母的意愿生活学习,但是父母不知道孩子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心理状况会达到不同的发展水平,在少年期,孩子需要父母能给予孩子的关注不仅仅是在物质上而且要关注他们的精神世界;在青春期,孩子更需要父母的支持,希望能得到更多自由发展的空间而不愿让父母干预自己的生活,更不愿父母通过各种手段去查看他们的隐私,这时的孩子需要的是父母、老师的尊重;在成年期,则需要的是父母在精神上的支持,所以父母需要了解有关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在了解了相关的知识后,就需要父母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了。作为老师,我们都学过有关教育学、心理学的知识,可是在当前应试教育的体制下,有些老师只会用简单粗暴的方式要求孩子获得高分来证明自己的教学水平,大家都知道,从心理学角度说,小学孩子都是行为主义者,中学生属于认知主义者,所以中小学老师没有必要非要孩子在中小学阶段就要取得很好的成绩,这个阶段就是让孩子在生理心理上都有一个健全的发展而不要因为他们的成绩就单纯地以此作为评价孩子的标准,每个老师的手里不应只有一把成绩的标尺,更需要造几把衡量学生非认知因素方面的标尺,只有这样,孩子才不会因为自己的成绩而在全班同学面前丢脸,感到自卑,所以中小学老师更有保护孩子尊严的义务,要尽量做到不讽刺不挖苦,不要因为自己一句有意无意的批评就毁了孩子的一生。每个老师都要去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而进行赏识教育,即使是成绩不佳的学生也要去发现他们的优点,老师始终坚信每个学生都有潜能,而老师就需要充分挖掘孩子的潜能,使他们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成绩并不是唯一证明孩子成功的唯一标志,要具有积极乐观的面对生活的态度和面对挫折时能勇敢站起来的勇气,使孩子们相信他们都是独一无二的。
作者:运城市盐湖区舜帝复旦示范小学 闫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