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育
一眼万年 太原杏花岭区东华门小学学子走进北齐壁画博物馆 目睹晋阳华彩
2025年1月16日上午,太原杏花岭区东华门小学二年二班的同学们走进北齐壁画博物馆,近身观看1400年前的墓室,墓道和壁画真迹。
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成立于2009年11月,位于太原迎泽区王家峰村,是全国第一座建设于壁画墓葬原址上的专题博物馆,以北齐徐显秀墓原址保护展示为主体,辅之以太原娄叡墓,忻州九原岗墓,朔州水泉梁墓壁画集中展示。总占地面积2万平方米,设计建筑面积5355平方米,包括展馆3830平方米,壁画保护研究中心1525平方米。
梦回北齐,华彩千年
第一展厅是对北齐壁画的高度总结,概括讲述了壁画产主的时代背景,艺术风格和壁画内容。
九原岗《升天图》以中国传统的神话故事为框架结构,既有象征墓主夫妇飞升的“仙人骑龙”“仙女骑鹤”,又有“风伯”,“雨师”开道。陪随墓主人升天的神怪大军中,又以《山海经》神怪为主要职司,成熟而生动的《山海经》神怪图像,使得《升天图》的艺术感染力倍增。
神话元素:多幅壁画中出现了大量的神兽元素,包括等雷公电母雨师的神话人物风伯、吃老虎有翅膀的马称之为“驳”、畏兽图、与《山海经》高度相关的吞蛇疆良。
《众生相》:形态各异的北齐人物,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大融合时期。
《狩猎组图》:九原岗壁画墓,是国内面积最大的北齐狩猎图,体现了北方游牧民族生活习性,充满“写实感”。
在讲解员阿姨的带领下,同学们仔细地参观,认真的聆听。参观过程中,同学们纷纷说:走进这个博物馆就像进入了一个充满故事情节的绘本世界,让人流连忘返;每一笔每一画都蕴含着艺术家们对于历史和神话的无限憧憬和创造力;墨色浓淡间展现着牛鬼蛇神的灵动身姿,真是栩栩如生啊!
第二展厅名为“一眼千年”,是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最重要的展厅部分,详细说明了北齐徐显秀壁画墓的来龙去脉。
长长的墓道尽头就是徐显秀的墓室,是北齐壁画博物馆的特色展厅。墓室展区的四周,依次陈列着徐显秀墓中出土的墓志、武士俑、各式瓷器等陪葬品。
4KVR眼镜,展现出千年前的繁华景象,同学们仿佛身临其境。
第三展厅名为“简易标美”,分别展出了太原娄叡墓壁画、忻州九原岗墓壁画、朔州水泉梁墓壁画三个部分,为今人了解北朝晚期的绘画艺术提供了系统认知。
《出行图》,是迄今发现的最完美的北齐壁画,描绘墓主人出行的仪仗场面,见证了北朝古丝绸之路东西商贸往来、东西文化交流的繁荣时期。
墓主夫妇左右两侧有男女侍从和乐队。乐队演奏不同的乐器。有的手持曲项琵琶。琵琶本为胡乐,是在马上演奏的乐器,胡人保留横卧的弹奏方法,姿态更加粗犷豪放。身穿尖头平底鞋来自西北少数民族鞑靼族,以上种种都是北齐时期民族交融风貌的体现。
同学们体验弹奏古代乐器,感受古典艺术的美。
走出博物馆后,回望这座独一无二的北齐墓葬原址壁画博物馆同学们感概万千,这座壁画博物馆,不仅让同学们目睹了1400年前北朝晋阳的华彩,了解了一段历史,更了解了胡风国俗,民族融合,对文化传播的作用,以及对后朝统一华夏所起的民族认同的积极意义。
来源:杏花岭区东华门小学
供稿:李彦萍
编辑:师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