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育
太原市第三十九中学校开展科学教育实践基地合作签约仪式暨红色文化进校园活动
为深入贯彻《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指南》等文件精神,致力于探索科学教育的新模式与新路径。近日,太原市第三十九中学隆重举行了科学教育实践基地合作签约暨红色文化进校园活动,这标志着学校在科学教育实践领域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此次活动不仅是学校深化“五育融合”、拓宽教育资源渠道的重要里程碑,更是其携手高校、科技企业及文化机构,共同构建实践育人、科创赋能、文化铸魂特色教育体系的关键举措。
本次活动参与者阵容强大,包括山西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院长闫建璋、副院长刘岗、尉蔚,教授张荣华、副教授史红霞,博士程永琴;山西省教育学会人工智能及大数据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山西省继续教育人工智能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瓦力工厂机器人编程中心山西省负责人程霞;39中科技副校长、副教授胡建功;中国收藏家协会票证分会副会长、山西收藏家协会副会长、曾波粮票收藏馆馆长曾波及副馆长郭淑芹、助理董如雪;以及学校领导班子成员、教师和学生代表。
活动由学校副校长张霞主持。活动伊始,校长辛伟发表致辞,他带领大家重温三九校训: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学校有深厚的家国情怀,有与祖国风雨同舟76年的大槐树,学校一直在致力于深化“五育融合”、推动科学教育实践方面不懈努力,并对本次合作寄予厚望。辛校长表示,科学教育、科技实践与红色文化基地的挂牌,标志着学校科学教育的新篇章。他感谢各方支持,并勉励师生珍惜机遇,勇于探索创新,共同筑造教育强国梦。
山西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院长闫建璋发表讲话。他介绍了山西师范大学及教师教育学院的基本情况,并从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协同发展的角度,提出了共建教育实践基地的构想。闫院长表示,此次合作将促进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推动教育实践的创新与发展,助力双方学校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瓦力工厂负责人程霞在签约授牌仪式上,对39中的信任与支持表示感谢。她表示,校企合作旨在激发学生的科技探索热情,将机器人编程、人工智能等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操作,为培养未来科技人才及中国智造的新生力量奠定坚实基础。瓦力工厂将为该校学生提供丰富的科创资源和实践平台,助力其提升科创素养。
活动高潮部分,中国收藏家协会票证分会副会长、全国优秀收藏家曾波馆长发表讲话。他分享了自己45年来收藏7万余种粮票的历程,并介绍了创办的粮票文化馆如何入选太原市博物馆体系。本次展览通过展示中国革命根据地粮票,讲述中国共产党武装斗争和计划经济史历史,旨在以“方寸粮票”传承红色故事和革命精神。同时,活动响应国家粮食节约政策,通过粮票文化讲座、科普互动等,引导青少年树立勤俭节约意识。曾波馆长诚邀师生前往粮票文化馆参观学习。
在热烈的掌声中,学校与山西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山西省瓦力工厂、曾波粮票收藏馆正式签署了科学教育实践基地合作协议。这一举措标志着该校在科学教育实践领域迈出了坚实步伐,为学生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实践舞台和成长空间。同时,红色文化的融入也为学校特色教育体系增添了新的内涵与活力。
签约仪式后,学校理化生组教研组长元春艳老师作为教师代表发言。她分享了科学教育实践中的心得与体会,强调了实践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创新思维方面的重要性。元老师表示,此次合作将为教师提供更多教学资源和培训机会,有助于提升他们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她还呼吁科学教师要不断追求专业素养的提升,深化教学技能,以适应时代对教育的需求。
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是对学校科学教育实践成果的全面展示,更是对未来教育事业发展的美好展望。相信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学校将依托丰富的教育资源和实践平台,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为社会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
来源:迎泽教育
供稿:申红 李军文
编辑:师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