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态山西生态山西

构建特色管理体系 夯实安全发展根基

来源:山西经济网 作者:牛建国 邱高伟 发布时间:2018/5/18 11:36:33


——山西高河能源有限公司安全管理工作纪实


高河能源作为潞安集团煤炭板块唯一一家中外合作企业,在注重技术创新引领矿井安全发展的同时,不断强化管理机制创新,逐步形成了以新安全管理体系为基石、安全标准化建设为载体、强化安全文化灌输为基础的安全管理工作新常态。近年来,在安全管理方面,高河能源荣获群众性安全工作竞赛优胜单位、煤矿安全生产“双基”建设先进单位等荣誉,并连续八年蝉获全国安康杯优胜企业。

近日,本报记者继续通过“矿长话安全”栏目,对高河能源的安全管理工作进行跟踪采访。


疏通管理脉络 夯实安全之基


“万丈高楼起于垒土”,安全生产是企业得以发展的基石。高河能源始终坚持把安全工作作为企业发展的第一要务来抓,不断打牢扎实安全管理体系框架。近年来,公司在积极贯彻集团“369”安全体系的基础上,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的原则,不断强化安全主体责任、业务保安责任、安全监管责任“三个”责任的落实。

 一是在安全管理网络上,形成了分管领导抓系统安全、业务部门抓安保、安监部门抓监督检查、总工程师抓技术管理、党委抓宣传教育、工会抓群众监督、团委抓青监员、纪委抓效能监察、女工组织抓家属协管、员工互相监督的“十位一体”安全管理网络。

二是安全责任落实上,高河能源层层落实安全职责,与各单位负责人签订了《安全生产责任书》,明确了安全生产责任。

三是安全考核落实上,建立健全了事故通报和约谈机制,积极推行了“三不准、两严控、一追责”事故预防管控机制,进一步加强了安全主体责任、业务保安和安全监管“三个”责任落实,全年安全责任事故同比下降11%。同时,还针对性建立完善了《高河能源安全生产管理制度》《高河能源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制度》《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制度》及《高河能源安全生产奖惩细则》等一系列支撑性安全管理制度,通过不断搭建、完善、疏通管理脉胳,系统的安全管理考核激励机制目趋成熟,真正实现了安全监管流程化、经营管控超前化、质量管理精细化、营销管理网络化、工作评价绩效化。


注重文化灌输 共筑安全之魂


文化不仅代表着一个企业的灵魂,同时也决定着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高度。一直以来,高河能源始终坚持以文化铸魂,以文化固本,以文化强基,以文化正风,在注重对已经在公司内部潜移默化、蔚然成风的好矿风、好风尚进行总结提炼的同时,积极构建以“369”大安全管理为核心的安全文化,达到用文化塑人、文化兴企,确保矿井永续安全的目的。

  突出核心安全理念灌输力。在宣贯过程中,高河能源积极通过开展安全知识竞赛、安全文艺演出,以及进公寓、进餐厅、进队组“三进”等寓教于乐的活动,多方向、多角度,不断增强“赢在标准、胜在执行;从零开始,向零奋斗;超越安全抓安全”的三大安全理念渗透力,将理念植根于职工行为意识中,使干部职工对安全生产在理念上高度认同,行为上高度自觉。

突出警示教育震慑力。建立了以“安全警示长廊、安全亲情长廊、安全平安长廊、安全漫画长廊、安全宣传长廊、全家福亲情园地”为阵地的安全警示教育园地,使职工从走出家门、戴上矿灯到达工作地点,都能时刻接受安全警示和安全文化理念的熏陶。同时,还编印了《安全事故案例》《安全警句汇编》,作为职工“手边”教育读本,方便学习教育。

此外,公司还创新开展了反例体验教育,通过让“三违”人员从负面角度亲身体验因安全事故致残人员的生活情境,感受违章行为的严重后果和因伤残导致的生活艰难,达到触动心理防线、激发职工的主动安全意识的目的。

强化亲情文化感染力。公司注重发挥亲情化在安全文化中的重要作用,不定期邀请职工家属到矿了解职工的工作,开展井口认亲、访谈家属等活动,将亲人纳入安全帮教范畴,组织了以职工家属、女工协管员为主体的安全宣传团队,深入基层开展三违帮教、女工协管、安全交流会、安全文艺演出等活动。通过不断加强安全文化建设,营造人人讲安全、文化促安全、合力保安全的氛围。

“站在新时代,立足新起点”,高河能源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集团“369”大安全体系,进一步压实企业安全主体责任,时时刻刻以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心态,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坚毅,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和扎实的工作作风,努力探索出一条崭新的安全发展之路,不断向着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千万吨级”安全集约高效矿井建设的目标砥砺前行!


推进“四化”管理 奠定安全之本


在健全安全管理体系,解决执行力“梗阻”现象的同时,高河能源以全面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为契机,从制度标准规范化、技术创新领先化、工程施工精品化、员工培训标准化四个方面,不断推陈出新,使人、机、物、环始终处于良好的安全生产状态,使企业安全生产迈上了正规化、完善化、标准化的轨道。

制度标准规范化。一是高标准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构建了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安全双重预防机制,还创建了“1+4”风险辨识评估工作法,编制了辨识管控重大风险15条,进一步推进了安全管理标准化建设。二是按照“管业务必须管安全”原则,强化业务部室建设,强化服务基层、服务一线的管理思想,着力抓好队组安全教育培训、现场管理、队伍建设、生产组织等工作,制定完善了《高河能源安全管理制度》汇编,形成了规范化的基层单位安全管理制度。三是实施变化环节分级管理,出台了《末节工序管理制度》,明确了末节工序的范围、各专业各岗位人员职责、管理程序,从源头上对末节工序管理进行了科学设计,细化每一末节工序收尾工程的管理,切实将业务保安责任挺到前面、挺到现场,保障了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有据可查。四是完善安全“短板”管理。推进安全短板管理的规范化、标识化、责任化,从隐患现象入手,认真开展短板普查、上报公示和“六定”整改工作,通过一季一排查、一月一跟踪,持续推进短板的规范化管理和网络化整改,确保了关键安全可靠、变化安全可控,真正做到“补齐短板、拉长短板”。

工程施工精品化。以安全生产标准化试点为抓手,加强各采掘工作面及隐蔽工程、风桥施工、巷道贯通等工程质量管理,建成了W1310、W2307回风工作面等11个精品工作面、南胶南辅等4条精品大巷、W1319胶带顺槽等3条运输精品巷道,实现了安全生产的系统化管理、责任化落实,确保了集约高效生产的安全稳步推进。2017年9月,高河能源以94.01分的成绩顺利通过国家一级安全生产标准化矿井验收,并被列为国家一级安全生产标准化煤矿现场交流会示范矿井。

技术创新领先化。高河能源始终坚持技术创新引领安全发展,不断加大安全生产的投入,成功实施了掘锚一体机快速掘进、沿空留巷、瓦斯立体化抽采、CO2气相压裂等多项技术,建立了矿井瓦斯数据库、瓦斯抽采数据库和瓦斯抽采在线监测系统,完善了瓦斯地质透明平台,同时在集团率先引入了充填开采项目,探索解决三下采煤和矸石排放问题,该项目的成功实施将大幅降低村庄搬迁费用和环保生态污染,促进矿井集约高效和绿色循环发展。通过在生产工艺、顶板管理、瓦斯治理、地质预测预报、辅助运输管理、安全监测监控等各个方面的技术创新,有力确保了矿井安全高效生产。

员工培训标准化。一是加强新员工、返岗员工培训管理。积极推行新进员工“五步管理法”和返岗员工“五步管理法”的“双五步管理”新模式,解决了新员工入矿、培训、下井实习、转正上岗,返岗员工返岗申请、重新培训、重新下井上岗各个程序的安全管理等一系列环节难题,确保了新进员工100%签订《劳动合同》、100%购买工伤保险,“三个百分之百”“三个全覆盖”动态达标,杜绝了各类“三违”、事故的发生。二是加强三违人员管理。同时,高河能源还编制了“三违字典”——《习惯性违章375条》,将三违原因系统归纳整理,并在条文下逐条加注真实案例,增强职工对“三违”情况的记忆和实际甄别能力。三是加强员工生产过程管控。推行了“员工安全积分管理办法”,即:对员工的安全行为进行记分管理,扣满12分自动下岗强训,进一步提升了员工的安全意识,有效杜绝了各类安全隐患的发生。四是制定了《高河能源人员素质提升考试方案》,每月组织全员进行常态化素质提升考试,使“纸上的规章”真正变为了“行为的准则”,确保了全矿安全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