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治雄山集团五矿“生产”与“安全”并重理念的生动实践
过去的两年,是雄山集团五矿发展史上最不平凡的两年,也是奠定雄山五矿未来十几年发展基础的两年。在这两年间,这个矿在各项工作中,无不体现着决策的长远指导性和规划性。
2016年,雄山五矿在主要设备新旧更迭维修、掘进工艺的新旧碰撞、人员素质有待提高、管理有待完善、安全基础有待进一步牢固等诸多不利的条件下,坚持“安全为稳”的总主线,累计生产原煤90万吨、块煤4000吨,掘进工程量总计7560米,全年安全稳定发展,实现了平稳前行。
2017年,雄山五矿以实现安全生产标准化为目标,全力提高企业抗灾防风险能力,狠抓各项环节,硬件与软件同行并举,不仅继续保持了全年安全生产,还于年底顺利通过了一级安全生产标准化矿井初验,为下一步矿井的长远发展夯实了基础。
“从两年的实践看,我们把‘生产’与‘安全’并重的理念落到了实处,最关键的是用正心、扬正气、办正事,聚众人之力,在发展中解决难题,在发展中提升员工能力和企业素质,在发展中夯实安全之基。这样,才使企业行稳致远。”雄山集团五矿矿长李文旭说。
在发展中解决难题
2016年,雄山五矿面临着新旧采区衔接、新旧地面筛分系统的无缝改造、主要设备新旧更迭维修、掘进工艺的新旧碰撞的环节增多、任务繁琐且战线拉长等许多不利的条件。
同时,在发展进程中,还存在标准化作业不能自始至终、个人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有待提高、深层次管理层有老好人思想、安全基础不牢固等问题,以及与一级质量标准化矿井、现代化矿井的要求差距较大等问题。
硬件设备是基础。一方面,雄山五矿对地面筛分系统由单列成段实现了3级筛分,并对筒仓储存原煤进行了改造;对梭车的引用改为西翼轨道大巷1600米、308采区900米,提高了矿井的辅助运输能力,简化了辅助程序,增强了矿井的抗灾防灾能力;对主皮带更换为西翼型号为DTL100/300/2×75,不但为乘人设置的使用提供了条件上的可行性,提高了原煤井下运输能力,还间接提高了矿井在相对条件的形象;对综合机械化掘进的引用,采用适合五矿地质条件、开拓条件的55型掘进机以及除尘风机的配套,减轻了掘进职工的劳动强度,而且保障了职工的身心健康;顺利完成了305工作面主要采煤设备125架液压支架的回撤升井外运维修,完成了200采煤机组、180—630刮板机头的维修。对东翼旧巷改造300米。一系列的措施,为企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条件。
软件素质是必备。另一方面,雄山五矿立足“一个中心”,抓培训,包括理论培训和现场实操,并通过观看《人间正道是沧桑》培育员工集体理想、大局观念。累计全年培训20182人次,班组长培训1418人次,学历提升85人,其他专项培训达50期,参加人数达8900余人次。通过培训,员工执行能力与树立中心意识得到了明显的提高,为全年任务完成打下了坚实的组织基础;抓工作协调,一年来,全矿井上、井下、科队之间,紧紧围绕树信念抓配套的主线,通力合作,圆满完成地面筛分系统三次小衔接,一次大衔接配套;抓合理安排,充分利用276个工作日的计划,利用端午、中秋、国庆、安排不休息,完善完成大配套,为全年的工作顺利开展夯实安全基础开了好头;抓全员努力,在全体员工作中体现“我是雄山人”的精神风貌,管理者与一线员工结伴成对共同提高,树立同组受伤受罚,同组牵连的集体主义观念。
“中心是什么?就是‘用正心,扬正气,办正事’,绕中心就是要求所有人“用正心、扬正气,办正事”来衡量自己工作中的得失,衡量维护企业利益形象的言行,衡量和约束自己的内心。只有这样,企业才能爬坡平坎、克服困难,发展的脚步才会越走越轻快”李文旭说。
在发展中提升能力
2017年,对雄山五矿来说,可谓头绪多、环节多、制约因素多。这一年,在国家合理化解产能、环保政策持续高压施政、安全生产标准化严厉推进、全年正常工作日不足290天的背景下,雄山五矿全体员工以“扬正气、用正心、干实事”为统一引领,以“讲大局、讲奉献、分工配合,立足本职提高效率”为原则,团结一致,继续坚持“安全为稳”的总主线,在困境中求美,在发展中达标。
狠抓环节改造。针对各个生产环节,雄山五矿新安装了三部机械乘人装置,实现了副井底到西翼煤仓上口全部机械运送人员,大大降低了井下一线工人的劳动强度;在310轨道运输实现了梭式无极绳运输,既减少了环节,增强了矿井在轨道辅助运输的抗灾、防风险能力,也提高了轨道运输能力;对2009年开采形成的采空区进行先放后掘,顺利实现310采区运输巷的掘进,消除了这一重大风险隐患,安全排放W1090区域积水30000余方,保证310采区运输巷、掘进工作面,始终在安全可控、可预、确保的范围内掘进施工;顺利实现了原W307工作面75架液压支架的升井维修和w30802工作面、W3102工作面2个工作面的安装、调试和生产;地面封闭煤场、节能供暖、污水处理、矸石山实现完善应用,充灯系统升级等改造工作同步顺利开展;副井底等候峒室的建筑形成,提升了矿井形象。
学习与整改并行。自该年春节复产以后,雄山五矿积极组织科队管理人员坚持每周、二个晚上,学标、建标、对标。全年累计共组织学习80余晚,参加人员3000余人次,共编制修订各种标准制度,文件资料400余份(个),整改各种班标问题1300余处(个),牌板增设、更换2700余块...
正是在全矿的不懈努力下,2017年雄山五矿不仅继续保持了全年安全生产,实现了掘进工程量3990米、生产原煤90.2万吨,块煤4万吨,还完成了西翼煤田的全部开拓准备,当年实现开拓量600余万吨,成开采煤量100万吨。
经过一年的努力建设,该矿的安全管理,人员的能力、素质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和提高,不仅进一步提高了企业抗灾防风险能力,还理清了各项工作的思路,增强了员工创建安全生产标准化矿井的信心,为下一步矿井的长远发展夯实了硬、软两方面基础,当年年底12月,雄山五矿一举通过了省厅组织的一级安全生产标准化矿井的初验。
在发展中夯实安全之基
实现安全生产标准化,是为了增强企业的管理安全基础,而归根结底,是要提高企业抗灾防风险能力实现零伤亡,从而实现企业的长治久安。事实上,2017年雄山五矿的一个重要目标就在于此。
在2017年的标准化矿井建设进程中,雄山五矿深深认识到标准化作业推进的真正目的在于保安全、促发展。在此意义上,标准化既是2017年工作推进的重心,也是推动安全工作的重心,还是坚持“安全为稳”主线的具体抓手。
开展相关内容培训。该矿结合实际,围绕安全生产标准化考核评分办法,分别由矿级领导划分12个相关内容,下放到科队,使12个标准形成矿,—科队—班组的以线管理模式,责任到科队,细对标,重考核,在学习标准中查不足,在不足整改中提升标准掌握,一年来共计培训300个班,全员参加培训38000余人次,使得安全生产标准化的意识在员工中不断提升,现场操作的标准化规范水平也在提高。一级安全生产标准化矿井的初验正是全体员工的上下协作、紧密配合的结果。
围绕重大风险管控。雄山五矿坚持狠抓重点工作落实,确保全年无重大事故发生。安全生产标准化矿井建设,就是要大小工作按程序化执行,尤其重点工作,是标准化的重大风险管控,而要进行风险管控就要进行风险辨识。根据2017年采掘进计划,该矿组织科队管理人员辨识W1090区的采空积水、W3102工作面的安装,以全年的重大风险为重点安全管理工作,以日常管理的主、副提升系统、供电系统、顶板、瓦斯等为抓手,坚决做到宁停一月不抢一天。
矿领导亲力亲为。进入11月份后,该矿提前预防,尽早抓落实,矿领导亲自自查日汇报,加上标准化的程序、措施等有效得当,保证了W3102工作面下放70架液压支架的绝对安全。此外,针对W3102工作安装液压支架,全矿全体科队管理人员按照标准化的要求,矿级领导坚持带班到一一线,科队组长措施落实到现场,保证了W3102工作面设备的运输安装顺利完成,为2017年的安全收关,2018年工作的顺利展开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同时,进一步夯实了安全管理基础,保证了全年的安全、生产、经营目标的顺利完成。
没有安全工作保障,其它工作的结果都为零,这已经成为雄山五矿所有人的工作守则,而标准化工作的开展,也恰恰是为了实现生产前安全保障这一目标。一年来,雄山五矿围绕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创建,整改和改进隐患问题,操作规范共计1500条。例如梳式无极绳轨道运输一年来没发生跑车、跳道事件,保证了近6千米、全年各种物资、材料、设备的运输任务;再如,皮带运输的标准化建设的深入进行,主皮带的运输能力估算已经达到180万吨/年;顶板超前支护的进一步完善等等改变了雄山五矿整体而貌,增强了安全感,提高了规范标准,为2017年的完善收关,并为今以后实现“零”伤亡矿井的总体目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成绩面前,雄山五矿没有沾沾自喜,而是未雨绸缪,清醒的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主、副井提升系统的自动化差距还很大,罐道还未达到本质安全,钢丝绳与系统配套还不完美,35KV变电站智能化、信息化的有待进一步建设,井下供电系统的在线控制、地面供电负荷增大带来的供电问题,六大系统的升级尤其是瓦斯监控、人员定位的升级改造迫在眉睫,广播系统有待延伸完善......这一系列自我认识无不体现着五矿人的担当。
“担当是什么,是责任意识,就是围绕企业发展的整体利益,干好本职工作,勇于工作,勤于奉献;是忧患意识,警醒意识,企业发展好时,不能骄傲,保持清醒头脑,时刻准备着渡难关;企业发展困难时,要对企业抱有信心,对自己抱有信心,通过努力和奉献,使企业由困难转入正常轨道。真正做到‘胜不骄,败不馁’”李文旭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