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态山西生态山西

阳泉煤监分局九举措强化煤矿安全生产

来源:山西经济网 作者:阳泉,煤监,分局,九举措,强化,煤矿,安全,生产 发布时间:2018/5/29 18:20:26

    安全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它是人类最重要、最基本的要求,安全生产即是人们生命健康的保障,也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更是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只有安全,才会有收获,有幸福。

    阳泉市古称“漾泉”,位于山西省东部,全境总面积4452平方公里,地处沁水煤田东北翘起边缘地带,是全国最大的无烟煤生产基地,累计探明资源储量为103.45亿吨。截至目前,阳泉辖区共有煤矿55处,分属9个煤矿主体企业,盂县、平定县、郊区、矿区、城区均有分布。

近年来,阳泉煤监分局按照国家煤监局总体部署,在山西煤监局的直接领导下,立足国家监察、依托地方政府、采取九项举措、强化行政执法,扎扎实实开展了煤矿安全监察执法工作,有效促进了辖区煤矿安全生产。

持续加强队伍建设

    山西煤监局新一届省局党组组建以来,把队伍建设作为搞好监察工作的首要任务,提出了“使命、担当、创新、超越”的工作主基调,抓思想建设、抓组织建设、抓作风建设、抓廉政建设。阳泉煤监分局结合自身实际,开展了一系列学习活动,在整个阳泉煤监系统形成了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阳泉煤监分局制定了年度《中心组学习安排意见》、《干部政治理论学习安排意见》等文件,同时坚持把理论学习与担负的煤矿安全监察职责紧密结合起来,与研究谋划各项业务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先后组织分局全体党员干部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等党的理论和法律法规,学习国家安监总局、省局有关要求和会议精神,同时加强山西煤监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的学习。坚持抓好“关键少数”,打造学习“头雁”方阵、形成“头雁”效应。分局局长、书记首先学,亲自讲;局领导和支部书记带头学习,带头分享交流学习体会,带头上党课,充分发挥学习示范作用。


    不断完善机制构建


    构建工作机制是做好监察执法工作的重要基础。几年来,阳泉煤监分局不断细化工作目标、细化执法计划、细化工作责任,确保了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为做好辖区内煤矿安全监察工作和全面完成省局对分局年度下达工作目标,分局及早部署、及早安排,年初都下达《年度工作要点》,明确年度工作措施和重点工作目标任务。阳泉分局每年都根据矿井类型、灾害类别及生产建设情况,将煤矿分类排队,列出重点监察矿井、专项监察矿井和定期监察矿井,分别确定监察频次和监察时段。通过均衡配置监察力量,合理分配监察矿井,有序排列检查频次,细致安排监察内容,形成了较为科学周密的监察执法网。

    为了保证执法范围无盲点,分局还实行了“分级管理、分组包片、责任到人”的执法机制。将监察员分为三个执法小组,分片负责三个主要产煤县区的执法工作。集中监察由局长书记带队,分组监察由分片局长带队,业务科室及监察员包片定矿,联系指导煤矿,负责隐患排查和整改跟踪。

强化提升业务能力

  监察员业务水平是顺利开展执法工作的基础。2017年以来,分局按照省局提升队伍监察执法能力要求,利用周一集中学习平台,安排全体监察人员轮流讲授《新版煤矿安全规程》、《煤矿安全监察执法手册》、煤矿安全监察适用法律法规汇编、文书制作模板、瓦斯和水害监察执法重点等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组建了“三支专家队伍”,积极参加省内外的交叉执法、培训、参观、学习、调研活动;聘请阳泉专家就防治水和煤与瓦斯突出相关知识进行专题讲座。以煤矿安全监察执法系统、OA系统启用为契机,全面提升分局信息化办公能力、进一步规范文书制作。分局全体监察人员业务能力和执法水平得到了稳步提升,培养了一批全省煤监系统知名的专业精、业务强的监察执法人员。


    实行责任倒查手段


    为全面落实两个主题责任,分局通过“一通报 两建议”、“责任倒查”等工作手段,督促地方政府落实监管责任和煤矿企业落实企业主体责任。

    阳泉煤监局通过定期联系产煤县区政府,煤矿主体企业,了解政府开展煤矿安全监管,企业主体责任落实情况,并向政府提出加强和改善安全监管和管理建议,对煤矿安全监管工作进行指导。对刚发生事故的矿井和存在重大隐患的矿井或问题隐患多的矿井,分局以正式文件向所在县区政府进行通报,并对矿井主要负责人及其主管部门的负责人进行约谈。

   “动员千遍,不如问责一次”。阳泉分局自2015年出台《事故隐患责任倒查暂行办法》以来,坚持将事故隐患责任倒查作为提升执法效果和威慑力、促进企业管理人员岗位责任落实的重要抓手。2017年以来,先后给予8人次18.2万元行政处罚,因检查发现隐患企业内部自行进行的处罚人员和金额更是数倍于此。通过责任倒查,对当事人和其周边人员起到了极大的警示作用,提高了企业管理人员履行安全岗位责任的主动性。

探索创新监察方式

    2018年2月,阳泉分局组织全体监察人员对阳煤二矿进行了集中监察,此次监察以一通三防、防治水和安全投入为重点,将49项具体检查事项分解到12名监察执法人员,对该矿5个井下采掘作业地点、主要通风机房等地面重要地点(场所)及相关资料进行了检查,共计查处一般隐患33条、重大隐患3条。分局以集中通报的形式将查处问题向阳煤二矿及其上级公司阳煤集团进行了通报,并对二矿处以责令停产整顿、罚款的行政处罚。

    据了解,自2017年12月起至今,阳泉分局共对9座矿井开展了集中监察,查处重大隐患7条、停产整顿5矿次、行政罚款400余万元。

    阳泉煤监局通过集中监察规模化、软件监察精准化、授课监察专业化、随机监察程序化、专项监察模块化等监察新招儿,切实提高了执法质量和震慑力。


    适时组织专项行动


  2017年以来,国家煤监局、省局党组针对煤矿安全生产工作形势需求,审时度势,果断决策,适时开展了一系列针对性的专项行动。

   “安全体检”。在“把好脉、开准方、去病根”工作思路的引导下,形成体检工作“四会”制度,即准备会、启动会、诊断会、通报会,各个节点环环相扣,收到了较好效果。

  2017年3月~12月分局共对32座煤矿(29座正常生产矿井,3座正常建设矿井)和两个上级公司开展了煤矿全面安全体检工作。期间,共出动监察执法人员256人次、聘请专家212人次,查处一般隐患1891条,重大隐患3条,停止设备使用25台(套),局部停止作业5处,停产整顿1矿次,行政处罚307.6万元。

   “利剑行动”,重拳出击,重典治乱。按照省局统一部署,分局认真梳理煤矿存在的问题,紧盯“七类”煤矿,严查十六个方面的问题,用足十种手段重处违法违规行为。期间,分局针对阳煤某矿甲烷传感器不能正常工作的事实,采取断然措施,依法责令该矿立即停产整顿,并处103万元的罚款,在阳泉辖区内引起较大反响。


    严格把关审批环节


    严格审查、严格准入、严查事故是煤矿安全监察的主要职责,也是防范煤矿事故的重要手段。分局通过严格审查,严格把关,有效提高煤矿事故防范能力和抗灾水平。

    在审批环节,分局严格按照规定对申请安全许可的煤矿进行合法性审查和现场核查,不合法、不符合标准的一律不予申报,不具备条件的矿井一律不予许可。并根据国家局6号令和省局相关要求,认真组织了资源整合矿井安全设施设计的审查及竣工验收工作,督促煤矿企业严格按已批准的安全专篇进行建设,严把煤矿安全准入关,从源头上提高了煤矿企业的安全水平。


    有效开展宣传教育


    大力开展宣传教育,提高煤矿企业法制意识,对做好执法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开展“普法”宣传活动、“警示教育”、安全论坛和素质提升等活动,不断强化了企业安全责任和法律意识。

    阳泉煤监局在查处煤矿事故隐患的同时,向被检查单位讲清说明每条问题所违反的法律、法规、规程、标准的具体条款,通过“谁执法、谁普法”工作责任制的实施,促进煤矿技术管理人员树立学法、懂法、用法、守法的法制思维。

    在提升煤矿管理人员素质工作中,重点抓住“两个关键人(矿长和总工)”“三个关键团队(以矿长为首的安全管理团队、以工程师为首的工程技术管理团队、以区队长、班组长、安监员为主的现场管理团队)”的素质提升,有力地促进了煤矿企业技术管理水平的提升。

严格规范文书制作

  执法文书是一把双刃剑,既是约束煤矿的法律文书,又是保护监察人员的法律依据,必须严格规范才能起到法律效力。

    阳泉煤监局通过执法系统的使用,进一步规范了执法文书的制作。主动适应国家煤矿安全执法系统,要求每位监察员,包括局领导每人都要熟练使用执法系统制作文书、掌握执法系统各模块的作用、各类文书使用要求、文书制作流程等,通过执法系统的使用,极大的规范了执法文书制作。并严格按照“编制执法计划—确定检查矿井—制定执法预案—实施现场检查—依法处理处罚—跟踪复查消号”的闭合执法机制,确保了每种执法文书都能闭合到位。

    “泾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覆人。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这首诗告诉我们不论何时何地何事,都应该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时刻与安全同行。特别是煤监人员,更应该曲突徙薪,防微杜渐,才不愧“监察卫士”这个光荣的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