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介休鑫峪沟煤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启寿:
2017年6月22日下午6时,9#煤综采工作面在安装调试过程中,运输顺槽与切眼交汇处和距切眼50m处支架压力突然增大,底板发生突水。我公司立即停止工作面调试,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抢险排水。当时突水量约600m3/h,大于采区排水能力,加之2台强排泵在工作3~7小时后相继损坏,造成采区被淹。突水后,我矿果断决策、措施得当,未造成人员伤亡。
突水原因及分析:1、我公司井田范围处于沁水煤田与霍西煤田交汇处,断层多,落差大,大断层处伴有次生断层,导致本溪组部分围岩破碎。2、突水工作面处于两断层中间,受断层落差影响,造成9#煤底板与奥灰界面距离不均衡,降低了底板的隔水能力。3、受矿压与水压叠加作用,对煤层底板的破坏,导致隔水层阻水能力降低。4、水文地质资料不完善,水文勘探工作达不到精查。5、水文地质专业人才缺乏,对煤层采动后底板破坏深度、承压水原始导高原因分析不透彻,探放水队伍专业能力差,工作侧重点以探放老空水和断层导水为主,对奥灰水危害认识不到位,心存侥幸。
防治结合,刮骨疗伤:
红线意识、防范未然。树立红线意识,保持清醒头脑,绷紧思想防线,牢固树立水害可防、可控、可治的思想。
借脑借智、培养人才。1、与多家知名单位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引进人才、提高防治水专业技术水平。2、与知名院校合作,定向培养水文地质专业人才,培养自己的防治水专业队伍,为今后安全生产奠定人才基础。
立足长远、防治结合。1、为根除奥灰水害,建立高质量、自动化、永久注浆站。2、制订中长期奥灰水综合治理方案,对富水区域、含水层、断层带加固改造,形成帷幕截流,达到超前治理、安全开采。3、完善井上下水文观测系统,掌握数据,分析水情,防范事故。
升级改造、提升能力。加大排水设施,完善应急系统,增强防灾抗灾能力。合理选择水泵、管路,科学确定水仓容量、泵房设置,确保系统健全,运行可靠,避免或延缓事件的发生。
严格措施、完善制度。严格执行“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则,完善探放水制度、资料、图纸、台账,科学合理制定“一面一策”的综合防治水治理措施。
“6•22”奥灰突水是煤矿安全的一个缩影,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对奥灰水的治理具有借鉴性,希望以此抛砖引玉、共同努力,使灾害之魔无处遁形,让灾害“利剑”悬而不落,让安全之花永远绽放,确保三晋大地永葆平安祥和。
局长点评:鑫峪沟煤矿2017年6月22日井下奥灰突水,致全矿被淹,截至目前,已投入资金7000余万元,治水工作仍在进行,事故给矿井带来的损失极其巨大。今天,启寿同志发言的题目是“正视问题 追根溯源 防治结合 刮骨疗伤”,一方面是介绍了事故的情况,更主要的是畅谈了在事故发生以后他本人的感受。他的发言中有一段话:“公司刚刚经历了煤炭市场3年的‘寒冬’,正值煤炭市场回暖,又遇奥灰突水,错过煤炭市场黄金期,治水投入、巷道维护、设备维修、还需大量资金,致使企业雪上加霜、损失惨重。突水带来的社会压力、资金压力、心理压力等让人身心倍受煎熬。”这是他的肺腑之言,也是发自内心对大家的忠告。这段话至少告诉我们三个道理,一是无知者无畏;二是安全是煤矿最大的效益,任何侥幸心理是不能有的;三是在民营煤矿当矿长,安全出了问题,无颜面对老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