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态山西生态山西

关岭山煤业:念好安全“四”字诀 助推企业新发展

来源:山西经济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8/6/29 17:09:14

位于陵川县城西北的杨村镇岭北底村的关岭山煤业是一座由原陵川县关岭山煤矿、陵川县杨村镇双扶煤矿、陵川县杨村镇泉头煤矿、山西陵川池下煤业有限公司及部分空白资源兼并重组而成。近年来,公司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和管理、装备、培训“三并重”的原则,以“一落实、双建设、双达标”为重点,唱响安全“四”字诀,有力地促进了企业各项工作的稳步推进。


念好安全达标诀


该公司按照科学性、规范性、可行性、操作性相结合的原则,对现有的各项制度和标准进行了认真梳理。建立标准化工作激励机制,加大标准化工作奖励力度,提高标准化工作在工资结构中的比重,充分调动和发挥广大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大力实施对标创建、对标提升。加强达标动态监管,推动安全生产标准化持续达标、动态达标。强化技术管理,不断加大投入,加快了安全生产关键技术研发、推广和应用,切实提升了技术装备水平。2017初,该公司被中国煤炭工业协会评为煤炭工业一级安全高效矿井。


念好安全责任诀


该公司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按照“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管经营必须管安全”的要求,明确和细化了分管安全生产负责人和其他分管负责人职责范围内的工作职责,真正做到了安全工作与分管工作同研究、同规划、同布置、同检查、同考核、同问责,构建起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责任明晰、执行有力、令行禁止的安全管理格局。进一步明确了安全管理职责,落实安全主体责任,大力推行了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对现行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全面梳理,认真查找出岗位安全责任存在的漏洞和不足,针对不同岗位的风险进行了完善,全方位落实了安全责任,真正形成了“层层负责、人人有责、各负其责”的安全生产工作体系。强化责任落实的考核力度,因工作失误给公司造成损失的,坚决追究当事人的责任。通过修订安全奖惩制度、事故调查与处理制度、隐患排查与治理制度、安全工资方案、安全技能账户、安全奖、安全年终奖、星级化考评、标准化考核等方案制度,真正建立了“人人有责、失责追责”的安全生产工作体系并实现了有效运转,激励全体员工做好安全工作的内生动力。


念好安全管理诀


该公司建立健全了以矿长为首的安全生产管理团队,以总工程师为首的技术管理团队,以区队长、班组长为首的现场管理团队,做到安全责任、管理、投入、培训和应急救援“五到位”。细化培训计划,在年度培训计划中细化了月度、季度培训内容、培训形式、培训人员,按时按质完成了培训工作;树立安全培训和学习型企业建设结合起来的理念,采用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开展培训活动。强化源头把关,即招工把关、岗前培训把关、师带徒训练把关、素质技能把关,提高了员工的稳定性和企业的发展潜质。加大了矿井探放水、机电防爆、安监、应急救援等专业队伍建设力度,严格人员准入条件,真正把懂技术、会管理、有担当的人员选派到关键岗位上。修订完善了安全管理制度。制定了《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反“三违”实施办法》,补齐了安全管理中的短板,做到检查有标准,处罚有依据,使公司安全管理做到制度体系完备,流程规范有序。加强安全绩效考核,细化了考核细则,改进了考核方式,严格考核奖惩,将考核结果与员工的安全绩效工资紧密挂钩,真正体现了安全绩效考核的严肃性、公正性、时效性。进一步完善技术管理体系。健全了以总工程师为首的安全技术管理体系,落实主要技术负责人的安全生产技术决策权和指挥权。完善了《安全技术审批制度》,对涉及安全生产的规程、措施、技术管理规定严格把审批关,出现问题严格追究有关人员责任。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了技术管理体系,配备了专业副总工程师及专业技术人员;明确了技术管理主管部门,细化职能部门、队组及每个技术管理人员的岗位职责,健全了技术管理制度、标准、规程,建立了体系完善、分工明晰,责任明确的技术管理体系,使技术管理工作走向了规范化、制度化、信息化。


念好安全监督诀


该公司加强了对各级干部履职能力和作风建设进行考核,对各级领导干部的下井、下现场次数,查隐患、抓“三违”次数进行监督,促进各级领导干部作风的根本转变。每月矿长组织一次全面安全检查及管控措施分析;每旬各专业分管领导组织开展一次安全检查及管控措施分析;对检查出的问题严格按照“五定”要求落实,登记台账,实现隐患排查治理的闭合管理,根据分级管控检查情况及时完善风险清单,确保安全风险始终处于可控范围内。加大了重点环节和薄弱环节的监管力度,对瓦斯治理、防灭火、防治水、顶板管理、大斜坡运输等重点环节加强监管;对零散作业人员、临时性工程、多队组交叉作业重点监管;加强了“雨季三防”和“冬季三防”等季节性安全生产工作和节假日等重点时段的安全管理,确保安全生产无事故。推进了双重预防机制,规范了安全风险辨识程序和方法,从组织、制度、技术、应急等方面对安全风险进行有效管控,确保安全风险始终处于可控范围内。进一步完善了隐患排查治理体系,严格隐患排查治理流程,实现隐患排查治理的闭环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