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高平青龙同昌煤业有限公司是以太原青龙实业集团为主体的股份制企业。煤矿始建于1983年,90万吨/年改扩建项目于2011年6月开工建设,2015年11月23日正式转为生产矿井。全矿现有职工800余名,其中中级工程师以上9人、初级工程师27人、中专430人、大专82人、本科9人、硕士2人,生产安全技术力量雄厚;井田面积4.91平方公里,沿空留巷、综合机械化采煤,主采3#~15#煤层,开采工艺先进;强势推进做强做大做优战略,建设完善矿井六大系统,推行手指口述安全确认法、人人都是班组长、人人都是通风员等先进经验,强化安全保障。
2017年11月26日经山西省煤炭厅现场考核被评定为“国家二级安全生产标准化矿井”,多年被晋城市高平市授予“安全生产先进单位”。
——山西高平青龙同昌煤业“4+1”安全发展打造现代化安全高效矿井纪略
羊头山上寻故里,
长平战场旧狼烟;
同心戮力绘蓝图,
昌明盛世写新篇。
站在七佛山一脉相承的汤王山顶,神农炎帝故里踏迹可寻,长平古战场兵戈犹在。汤王山下,长晋、高陵高速、207国道、曲辉公路依山傍川而过,一座现代化安全高效矿井拔地而起。远古文明与现代文明相互印证,交相辉映,勾勒出一幅新时代的太行美景——太原青龙实业集团及其旗下的山西高平青龙同昌煤业,正是这幅美景中“黑金地”现代文明的拓荒人和描绘者。
文化——动力之源
汤王山下的姬家山村,走出了一个农民企业家——姬五女。
30多年前,姬五女白手起家,硬是凭着农村人特有的踏实、大胆,走沁源、上太原,从小包工头干起,一步一个脚印,闯出了一条艰辛的创业之路,事业不断壮大,于1997年成立太原青龙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产业涉及房地产、焦炭、酒店、电脑、印刷、煤矿、物业等多个行业,产值达到20多亿元,成为山西省优秀企业家和中国优秀民营企业家。“汤王祈雨”“神农尝百草”的乡土文化和风土人情在姬五女身上从小就播种下了不服输的坚强意志和悲天悯人的思想种子。在家乡高平市三甲镇,姬五女投资10多亿元,先后建设了山西高平青龙同昌煤业、洗煤厂、三甲焦电、供暖公司,增加就业岗位2000余人,上缴税额近亿元,实现了其年轻时“让土地变成工厂、让农民变成工人”的夙愿。2010年,姬五女主动倡导成立了“三甲镇姬五女敬老基金会”,为全镇65周岁以上的农户老人每年每人发放200元的敬老基金,再苦再难也不拖欠。还成立了“三甲镇姬五女教育基金会”,2006年以来先后对考上研究生、大学、高平一中、高平二中的1388名学生进行了资助。为高平一中资助30万元、投资3600余万元兴建姬五女中学、帮助家乡困难户渡过难关……这种传为美谈的榜样力量,深深地教育和影响了一大批年轻人,也让“以人为本、造福桑梓、服务社会”的经营理念深深地扎根在了山西高平青龙同昌煤业。
坚持这一朴素的经营理念,践行“智慧赢得明天”核心价值观和“爱岗敬业、拼搏创新、团结文明、严细求实”的企业精神,流淌“勿忘在同、心系矿山”的人本情怀,山西高平青龙同昌煤业在强势推进做大做强做优战略、强化安全保障、努力打造本质安全型矿井的基础上,以人为本,优先民生,充分发挥工会组织的作用,为每位职工送上生日祝福和礼物,为困难职工申领和发放救助金,为考上大学的贫困职工子女申领和发放“金秋助学金”,为职工送去关爱和温暖;组织开展登山比赛、技能比武等活动,丰富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提升职工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
在底蕴深厚的文化沃土上,根植进企业“以人为本、民生优先”的理念精华,让山西高平青龙同昌煤业的企业文化之水涓涓细流,汇成一股引领和推进企业发展的动力之源。
安全——久久为功
在“8·18”警示教育活动日,基层一线队组的每一名成员和矿嫂妻子都郑重地在一份《夫妻安全联保责任书》上分别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家庭保”是山西高平青龙同昌煤业安全工作中的一个小小亮点,与一贯推行的“手指口述安全确认法”“人人都是班组长和通风员”等先进经验一并着下了包含有“青龙同昌元素”的安全底色。近年来,煤矿牢固树立“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危机意识,安全教育警钟常鸣,安全工作久久为功。
压实安全责任,从目标上抓安全。明确岗位职责,建立起矿、科、队、班组、岗位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五级网状”工作目标责任体系,把安全责任具体明确到班组和岗位。落实监督责任,每周对各科队进行全覆盖检查,用制度管理工作,用标准管理职工。强化工作汇报,从基础上抓安全,从思想上管安全。
实行科包队管理,从体系上抓安全。试行科包队、分管矿长负责制的管理模式,制定出台了《安全指标考核》制度,安全指标考核、班组建设考核、“一岗双述”考核等与工资挂钩,一根“指挥棒”全方位保安全。
引进专业人才,从技术上抓安全。通过外聘、强化培训等方式充实一线专业技术人员、技术工种和业务骨干,强化现场管理。
严格杜绝“三违”,从思想上抓安全。安全培训讲“三违”,警示教育醒“三违”,带着指标抓“三违”,“三保”考核罚“三违”。2017年,共抓“三违”773条,针对每一条都进行了处罚,促使员工由不敢“违”到不愿“违”的转变。
制定约谈机制,从制度上抓安全。建立健全事故责任约谈机制,针对典型隐患、安全失误或者工作失误,对相关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约谈告诫,并通报全矿。
“三位一体”推进,从预防上抓安全。构建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和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创建“三位一体”的矿井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推进“双预控”的深入实施,依据安全风险类别登记建立煤矿安全风险数据库,绘制“红橙黄蓝”四色安全风险管网分布图,主动辨别评估本系统存在的安全风险,层层分解管控责任,“五定”落实整改。重点加强机电管理、顶板、瓦斯和水灾重大灾害因素治理,遏制重特大事故隐患。强化隐患排查治理,2017年共排查隐患567条,并全面落实整改到位。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经省厅验收达到二级标准化。
加强作业监管,从现场上抓安全。加强对井下作业现场的管理力度,确保安全管理制度、作业规程和措施在现场得到有效落实,做到有令必行、有禁必止。
提升检查质量,从细节上抓安全。对工作进度和效果进行全面检查,保证煤矿一切活动的安全性。
强化教育培训,从素质上抓安全。个人安全自保与工作互保相结合,安全管理能力考核与岗前培训、岗位动态达标相结合,做到没有自保和互保意识、能力的不上岗,岗位考核不达标的不上岗。
在山西煤监局组织开展的全省“2018·矿长话安全”论坛活动中,矿长申国平做了论坛发言:“煤矿安全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安全大于一切、安全高于一切。2018年,我矿要坚持责任明晰、重点突出、管理规范三个原则,做到目标明确、制度落实、隐患排查三个到位,始终把零事故、零伤亡作为一种追求,用生命至上、安全第一、责任如山的担当精神,以严细实的工作作风,以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责任感,以壮士断腕、刮骨疗伤的决心抓好青龙同昌的安全生产工作。”
“壮士断腕、刮骨疗伤”,有着“爱我青龙、爱我同昌”和“悲天悯人”博大情怀的青龙同昌人,是要把安全工作作为一种信仰去追求。
生产——“两化”支撑
2017年2月,中国矿大为煤矿设计出《9107工作面沿空留巷技术方案》。当年5月,煤矿对9107工作面胶带顺槽进行了沿空留巷,全年累计留巷760米,各项技术指标满足设计要求,极大地缓解了采掘衔接紧张关系,提高了煤炭资源回采率和回采工作面的通风瓦斯治理效果。
“沿空留巷”同昌煤业积极推进采煤方法改革工作中的一项技术推广应用。
近年来,煤矿以优化水平布置、优化开采工艺“两个优化”为支撑,优化生产系统,科学组织生产,对生产系统进行了全面的升级改造和能力提升,大大提高了矿井的安全生产能力。
强力推进9#、15#煤配采工作。从2017年初开始,现9#、15#煤配采的前期工程已经完成,正在进行设备安装。
不遗余力地进行矿井能力提升改造。完成了地面35KV变电站二回路投运等工作;日检、周检和巡检相结合,提高设备运转率,补齐设备维护短板,改造和提升矿井生产能力。
群策群力地科学组织生产。面对井下搬家、无炭柱和防治水压力等多方面的不利因素,充分利用调度指挥平台、班前会和调度会,提高生产指挥效能,强化决策执行能力,及时沟通和协调解决生产中的各种难题,全矿干部职工坚定信心,迎难而上,确保了生产的顺利进行。
优化工艺提高了煤炭资源回采率,水平布置超前谋划实现了矿井的采掘衔接和可持续生产,对矿井的改造提升了矿井的安全生产能力,科学有序的组织生产保证了矿井的掘进进尺和产量。2017年,山西高平青龙同昌煤业在遭遇顶板放老空水等不利因素影响下,面对困难,奋力作为,实现了实际生产半年、原煤产量过半的工作目标。
管理——镂尘吹影
从一份主要经营指标计划和完成情况表上看出,山西高平青龙同昌煤业的实际生产成本都是在低位数字上起伏不大波动。
效益是企业的追求目标。煤矿着力向管理要效益,以“抓一细、控两端”的科学管理办法来提高企业的效益指标。
导入精细化管理。严格执行采购制度,对采购的物品采用“货比三家”的办法,比质量、比价格、比性价比,对大额物质采购,签订供货合同,实行多人把关签字,减少人为漏洞,从制度和程序上规范操作,进一步降低了采购成本;强化修好利废管理,对井下淘汰下来的废旧物质,能用则用,对本矿能加工的物品,尽量自己加工,此举节约了不少成本;规范仓库制度,盘活库存资金,建立物质管理台账,加强集中调度,实现材料使用最低化,最大限度地提升了物质循环利用率。
把好洗煤厂洗选环节的煤炭质量关。精选、精洗、精分类,细选、细洗、细作价,提高炭块比率,在煤炭供给质量上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把好煤炭市场的售价关。以市场为导向,多方开展市场调研,及时反馈市场信息,确保售价与市场及时对接,积极开拓煤炭市场,稳定老客户,开发新客户,2017年客户达40余家,比2016年增加12户,扩大了销路,保证了各品种均衡发运;强化客户服务,提高客户满意度,每月落实品种数量,每日了解用量,及时解决客户需求,有效提高了客户满意度。
环保——打好“底板”
“环保工作是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一块底板’,‘底板’打不好,企业就失去了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工作不讲形式,勤于到工作和问题发生地进行现场办公,善于抓关键“打蛇打七寸”的矿长申国平,这段时间是把工作的重点放在了抓环保上。
一个精于管理、把生产成本控制在最低范围、厉行节约到不乱花一分钱的企业,却能持之以恒发展公益事业,承担起企业的社会责任。在环保事业发展中,山西高平青龙同昌煤业更是不敢懈怠,打好环保“底板”,坚持绿色发展,着力构建生态、和谐的新时代矿山。
矿井水达地表Ⅲ类水达标排放,生活水不外排,全部回收利用;煤场全封闭管理,安装起车辆出入清洗装置,购进了一辆多功能洒水雾炮车,每天定期对运煤道路及厂区进行洒水降尘;锅炉改造与VOCS喷漆废气治理正在加紧进行;对矸石等废弃物进行了有效治理,污水、粉尘、废气、废弃物等污染物都得到了有效控制。建立起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预案并进行了备案预演,完善了年度排污申报、环境信息统计报送和信息公开、环保管理等一系列制度。对矿山进行了绿化、净化和美化,在绿色、生态矿山建设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文化是企业的灵魂,安全是企业的基石,生产是企业的根本,效益是企业的目标,而环保则是煤炭企业跨入新时代、走好新征程的“抬高门槛”。同昌煤业坚持走文化、安全、生产、管理加环保的“4+1”安全发展模式,“四指”齐抓,“一指”跟上,“五个抓手”精准发力,在打造安全高效矿井、实现可持续发展、做大做强做优企业的目标征程上,不忘初心为始终,同心戮力绘蓝图,夯实了太原青龙集团“煤炭板块”的强大基业,也让一座现代化的安全高效矿井拔起在充满神奇的古老长平大地上,奏响起现代文明的和谐“音符”!(本报记者 卢洁 来虹 通讯员 申晋彪)
责编:赵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