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媒体融合是各媒体绕不开的一个话题。传统媒体要创新求变,新媒体要发展壮大,融合发展是必须也是唯一。2014年,媒体融合发展战略正式上升至国家层面,这一年也被业界人士称为“中国媒体融合元年”。
媒体融合背景下报纸编辑的素质要求
当前,传统媒体仍占据严肃新闻的主导地位,其信息的刊发反映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变迁;新媒体的崛起以及各种社交工具的出现,则为社会带来了巨大的活力和发展所需要的推动力。两者在实践中融合、优劣互补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报纸在信息获取的速度和数量上来说,远远比不上新媒体的信息装载量与传播更新速度。在对特定阅读人群的信息推送上,即“新闻量身定做”方面,新媒体利用新技术手段,也被当下受众所热捧。因此,在媒体融合的大背景下,报纸编辑应着重提高政治意识、读者意识、新媒体意识。
政治意识
政治素养是首要具备且必须具备的。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必须把政治方向摆在第一位,“党和政府主办的媒体是党和政府的宣传阵地,必须姓党。”不断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着重解决“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这个根本问题。当前,报纸仍是严肃主流新闻的主阵地。报纸编辑必须与党和国家保持高度一致,在熟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下,必须深入了解其历史背景和主要任务,这样才能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不断提高政治站位。当前,我们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改革进入到深水区、振兴崛起到了关键阶段。在这个大背景下,报纸编辑就要不断提高政治站位,对所刊发的内容尤其是涉及敏感复杂社会问题的内容进行准确判断和定位,对一些基本事实要反复认真进行核实。在刊发报道、修改稿件时,做到心中有数,真正做到“高举旗帜、引领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作用。同时,在一些涉外报道中,要旗帜鲜明地维护国家利益,体现中国的风范和担当。
牢记社会责任。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把体现党的主张和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营造更加积极向上、公平正义、透明公开的社会风气,引导舆论导向,弘扬社会正能量,做到对党负责、对人民负责。
读者意识
传统媒体受限于传播技术和手段,习惯于“我说你听”的方式,受众所接受的信息所浏览的版面,一定程度上夹杂有编辑个人喜好的成分。相对报纸,新媒体更强调个性化互动性的信息服务,特别是针对特定阅读群体的信息精准推送功能,备受人们青睐。纸媒要继续发展壮大,就要进一步加强读者意识,增强与稳定读者群体的黏性,变“我说你听”为“我说你想听的”。
进一步转变思想观念,培养读者为本的编辑理念。要站在读者的角度去看待思考问题,分析研究稳定读者群体的阅读特点和阅读习惯。要考虑普通读者的价值取向,不以自身的喜好对新闻信息做出判断,做到“不以己喜,不以他悲”;要考虑主要发行区域大部分读者的阅读感受,不以自身的地域性而做出片面的取舍,而是要“胸怀大局,放眼天下”;要考虑稳定读者的审美习惯,不以自身的视觉体验为准绳。
进一步提高学习能力,培养“通才杂家”的编辑理念。当今,科技飞速发展,世界日新月异。要时刻保持一颗永不懈怠的心,了解新理论、新技术、新变化;要不断扩充信息储备库,加快对新事物的接受步伐;要时常深入基层、留心身边事情,清楚百姓所思所想所盼。要紧跟时代的发展,不能用十几年前甚至几十年前的话语体系来记录飞速发展的当今社会;要与时代同进步,不能用一尘不变的知识体系去解释社会发展过程所出现的种种现象。只有必须不断学习、不断进步,才能把住时代的脉搏。如此,才能在大量信息时刻充斥眼球的当下,做到去伪存真、去繁存简,切实找到读者的需求,说出读者想听的。
进一步增强职业素养,培养与时俱进的编辑理念。要不断增强文笔素养和主题提炼素质,对待新闻工作态度端正、一丝不苟、认真负责;要在充分了解读者阅读心里的基础上,不断学习先进的编辑经验,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要勇于突破,大胆创新,总结编辑手段,尝试新的编辑技巧,使之更符合当前传播特点、传播手段。
新媒体意识
媒体融合的发展,大致要经过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基础设施的投入;第二阶段,体制机制的变革,第三阶段,思想观念的融合。目前来看,媒体融合正处于第二阶段即体制机制的变革。而新媒体意识个人认为有这样三个特点:媒体泛众化、传播迅速化、信息爆炸化。
在这个大背景下,个人认为纸媒编辑具有新媒体意识,不是去和新媒体比拼思维,因为受限于一些固有的因素,有些问题是不好解决的,比如时效、信息量,而是要意识融合、扬长避短,以己之长走己之路。
所谓融合即表明仍是两个独立的事物,真正合二为一这个话题就不会存在,即到第三阶段。既然要成为一体,那首先就要摒弃你是你、我是我的思维,做到意识融合。要认清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各自的优劣势,找准自身的特长,而不要片面地看重各自的劣势,要真正扬长避短,发挥各自的优势,相互促进,良性互动,占领舆论宣传主阵地。
总之,在媒体融合的新形势下,作为报纸编辑,应该积极应对挑战,深刻理解媒体融合本质,在新时代下更好地做好编辑工作。(作者单位:山西日报编辑中心)
责编:童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