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转型转型
党建引领发展普惠金融 整村授信助推乡村振兴
近年以来,榆次农商银行以党建为引领,深入推进整村授信,全力发展信用村评定建设,在发展普惠金融助推乡村振兴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截止目前,已完成辖内108个行政村的整村授信,打造完成6个AAA级市级信用村,授信户数实现4460户,授信金额近2.5亿元,用信率实现67%,授信覆盖面达到30%,预计到2022年将达到70%,三年实现全覆盖。
一是注重党建引领,打造更为科学更为有力的普惠金融服务系统。榆次农商银行通过全面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强化基层支部战半堡垒作用,以“四好党委、五强支部、六过硬党员”品牌建设为引领,全面打造多个特色党支部,其中东阳支部以“整村授信”特色党支部为抓手,融入东阳蔬菜大棚产业文化、东阳家具协会联营文化、什贴整村授信开展经验、北田不良清收经验,六个乡镇支行统筹规划,融合发展,在构建良好信用环境的基础上,全面深入推进整村授信,实现农业产业化发展,充分发挥了基层党支部的引领作用,有力推动了辖内乡镇的全面发展。
二是扩大业务范围,不断创新普惠金融的实施落实方式。积极尝试不同探索新的业务形态,加强和不同涉农产业主体的联系链接,创新合作模式,为农业农村助力。加强同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村委会、党支部、新型农村经营主体的联系链接,联合农业保险、担保机构等不同金融服务发挥催化剂作用,把拥有技术、加工设备、土地、劳动力、市场等经济生产要素不同的主体通过创新合作模式例如订单金融、土地三权金融等有机联合起来,引导多种涉农力量协同发力,共同投入到推动欠发达地区特色产业发展长效推进,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共同富裕的三农建设中来。
三是注重多措并举,采取扶智与扶志相结合的方式促进发展。提升工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意识。通过入户政策宣传、开辟教育专栏、开办金融夜校、张贴宣传海报等形式,大力宣传普惠金融政策,最大程度的做到人人知晓,使有需要的群众能够充分了解并运用好这一好的政策,并将其用到实处。通过信用村等级评定,鼓励村委、农户积极配合参与到整村授信工作中,利用“不同等级、不同贷款利率”的政策,引导各村村委、农户积极处理因历史遗留等原因形成的不良贷款,推动建立良好的信用循环,更好的建设乡村信用环境。对信用环境良好、符合准入条件的村子积极展开镇村授信工作,对信用环境较差、无法整村授信的村子进行全面摸底,加强不良贷款的清收力度,促使其归还不良贷款,净化信用环境;对无不良贷款,信用情况良好的村民进行个人授信,逐步培育优质小额客户;在信用村积极增设金融服务点,在每个行政村、自然村设置客户经理公示牌,配套宣传金融产品,只要有需求,第一时间上门服务,有效提升信用村的金融服务水平和服务效率。
四是强化风险管控,最大程度减少普惠金融的负面影响。开展贫困户无抵押小额贷款具有成本高,风险大的问题,因此必须大力创新小贷风控机制。榆次农商银行积极联合乡镇政府,将整村授信工作做为重中之重,做好三级信用体系的建设,加大农户、种养大户、规模大户贷款投放支持力度,继续对信用村、信用乡镇进行评定,构建“金字塔”型信用村、信用乡镇,带动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及贷款投放达到一个新高度。
五是提升人员团队素质,强化各环节的落实质量。进一步聚焦目标群体,突出自身理念的社会价值,创新产品和管理,践行打通农村金融最后一公里的目标,提高自身品牌竞争力。依据各项任务目标,制定客户经理龙虎榜,对客户经理的每日新增情况进行排名,对排名靠后的客户经理及时进行沟通、督促、调岗;制定整村授信攻坚图,在提高农村客户经理的积极性的同时也坚定了客户经理“扎根本土,服务三农”的信心与决心;制定科学、有效的考核方案,实施差异化考核制度,重点对各农村办贷机构负责人及客户经理包片行政村整村授信推进情况、信贷新增投放情况、收息情况、信贷资产管理质量等,实施过程管理,进行每日通报、排名,按月统计、汇总,按季考核、奖励。并将服务乡村振兴工作的考核结果纳入到党建工作和综合考评体系,作为各农村办贷机构负责人及客户经理履职评价,并与个人绩效挂钩。
乡村振兴,“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是党中央在新形势下根据我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最新战略举措,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核心版图,普惠金融将是全面助推乡村振兴的强大动力,农商银行应当积极发挥农村金融主力军作用,全力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农民收入稳步增长,为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而贡献积极的力量!(李晓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