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早以前看见“渼陂”两个字的时候,不知道正确的读音是什么,因为陂是一个多音字。后来问了朋友才知道,渼陂应该念“měibēi”,是吉安市青原区的一个神秘的村落。
从江西省吉安市的青原区汽车站出发,我们乘坐大巴向渼陂驶去。一路上,田园风光让人心旷神怡。大约40分钟后,大巴车在一座大牌坊下停了下来。下了车,只见石牌坊上雕刻着双龙双凤和四只麒麟,古朴中透着宏伟的气势,让人惊叹不已。正面门楣上书“渼陂”两个金色大字,左右刻着一副对联:“庐陵节义开天地,江右文章导古今。”吉安古称“庐陵”。细细品着这副对联,一股浓郁的人文气息便扑面而来。
在南宋初年,一位名叫梁仕阶的男子带领族中子孙从陕西夏阳迁徙到此,看见这儿风光宜人,便定居下来,所以渼陂村距今已经有近千年历史。而村子的名字也是有来历的。在村子的旁边有一条小河名为“渼水河”,而村子就修建在河边的堤岸上,“陂”在古汉语中为河岸的意思,所以村子便取名为“渼陂”。也可另作解释:“渼陂”是陕西的一个古地名,梁氏先人把它带到了吉安。
踏进村子里,一座占地1000多平方米、气势宏伟的祠堂映入眼帘,这便是渼陂村里赫赫有名的梁氏宗祠永慕堂。抬头看去,正面的门楣上刻着“翰林第”3个鎏金大字,很是抢眼,而在下门横框上还贴着一幅“红四军总部旧址”的标志,原来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这里曾为“红四军军部”的旧址,也算得上是红色根据地了。
走进堂里,只见在墙壁两侧写有 “忠、信、笃、敬”4个大字,每个字都有大约两个人那么大,那庄重的气势摄人心魄。最妙的是堂内的30多根石柱,每根石柱上都刻着以“永慕”二字开头的对联,这些对联或赞誉美德,或劝人勤俭,或教人处世,而渼陂村深厚的文化韵味也从这些对联中展露出来。
渼陂村古时候出翰林,近代还出了4位共和国将军:“文武双全的梁仁芥,战功赫赫的梁兴初,政治突出的梁必业和军科儒将梁必骎。”毛主席也曾经在这儿居住了些时日。走进毛主席当年居住的小院,墙上挂着一幅鲤鱼图,旁边是毛主席的对联:“万里风云三尺剑,一庭花草半床书”。面对如此诗情画意的田园风光,任谁也会情不自禁地吟起诗来。梦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