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旅游旅游

宁静的旅行

来源: 作者:王俊菲 发布时间:2012/3/16 11:36:02

     不管你喜不喜欢旅游,这一生你都应该去平塘至少一次。
    平塘位于贵州省南缘中部,是一个山水合围的县城,东面紧靠龙脑坡,北、西、南三面被宽阔的平舟河环绕。平舟河随着县城的轮廓弯曲,将县城围成一个岛;河边的树丛沿着两岸蔓延,将城和河再修饰一番。河水似乎是静止的,两岸的绿却汹涌。
    架在平舟河上的七座铁索桥仿佛搭在两岸,又像飘在空中。看见吊桥上的孩童边跺脚边努力保持平衡或者挑菜的农人晃晃悠悠地走过,你会感觉小桥、流水、人家被放大了,少了几分荒凉的美,多了几许和谐的真。
    清晨,平舟河上升起轻雾,一缕缕,飘去罩在草尖上,或是没入一丛枝桠,从而引出一天的寂静。集市的喧闹声不足以惊动岸边的垂柳。在临河的县城宾馆里入住,自设的闹钟是唯一的噪音。当闹钟把我们叫醒,才发现,街上卖早点的已经收摊,步行街的店铺里,买卖正在成交。安静就在这里:不是没有一点声响,是声响没有汇成喧嚣——平塘就是这样,由衷地维护着一个小城的恬静。
    距离平塘县城47公里的甲茶就像遗落的一处风景的遗迹,重新被找到。甲茶瀑布不像黄果树瀑布那样高贵,但它是优雅的;也不像黄果树瀑布那样完美,它的美带着某种拙朴。它似乎是从树丛的臂弯挣脱出来,带着树叶的深绿,在经过石板的时候被洗净。
    竹溪是甲茶瀑布的下游,这里是刺竹的天地。印象中的竹子大都是纤细而柔软的,竹溪的刺竹却粗壮而挺拔。它们交错着,斜织着,形成竹叶的密林,网住鱼群和鸟群,形成自己的食物链、自己的气候和环境。
    沿着石板路从竹溪穿过一个竹枝搭成的天然拱门,就是九曲十八弯。站在码头,整整7公里的河道在等着你。乘坐小船逆流而上,黄沙、浅滩、竹筏、洗衣妇一一从眼前掠过。行过大约2公里,沿岸的刺竹和杂草变成了树,碧绿也变成了墨绿。再走一程,奇形怪状的石头代替了树木,这些岩石千奇百怪,似乎仍在生长。接着,在悬崖峭壁之上,树突然从岩缝里钻出来,用它们裸露的根,包裹住已经炸裂的石头。你会从心里感激那些树,是它们保护了一座山,一座座山。想不出怎样的地质运动造就了这些风景,怎样的景色是再不会与我们谋面了。
     逆流而下,虽然是沿途返回,但两岸似乎都是新生的风景。处的角度不同,彼此都感觉陌生了。果真是船在动,岸上的风景是不动的么?我喜欢那个蹲在石板上洗头的布衣小姑娘。深秋的水应该已是很冷了,她把长发浸在水里,搓洗几下之后再湿漉漉地捞起……这情景真是难得!好像是为了我们,她才出现在那里。
    平塘的风景里再加上牙舟陶的精致,可谓锦上添花了。牙舟陶已有600多年历史,工艺简单、造型简洁,许多精美之作已远销国外。制作土陶的手艺人坐在那里轻松地控制着土陶的厚薄。那双粗糙的手异常敏感和细腻,轻抚着旋转的瓦罐、花瓶、酒盅、茶壶……每个物品都带着他的喜好。帮我们挑选陶器的布衣少女,矜持又冷淡——那不正是牙舟陶吗?它不声不响,它的热情在那层釉里。
    “用牙舟陶装酒和茶都不会走味,装菜的话好长时间都不会馊。”平塘人都这么说。我想用它来装剩菜外地人是不怎么舍得的,它大都会作为一种摆设,放在客厅的某处,溢满平塘的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