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使我省的旅游纪念品很好地与市场接轨,省旅游局等相关部门将在旅游商品销售渠道方面创新思路。
时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人都会选择去外地游玩,都会从一些景区购买的一些当地特色的旅游商品,或摆设家中赏玩,或馈赠亲朋好友。可以说,旅游商品以其鲜明的属地文化符号和独特的文化艺术魅力,成为游客旅途归来一段美好的回忆。
一位多年从事导游的小陈介绍说,每年来山西的中外旅游数以千万,很多来山西的游客眼光越来越挑剔,具有山西特色的旅游纪念品要不价格昂贵,要不就是不便携带,这在一定程度上让很多游客失去了购买信心。
那么,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山西,到处是“宝”的山西,具有本土特色的文化创意的旅游商品欠缺吗?什么样的“山西礼物”能吸引住游客挑剔的眼光?什么“山西礼物”能充分展示浓厚“晋文化”?
传统手工艺品尽显本土“风味”
“漆器、堆锦、刺绣、皮影……没想到山西的传统手工艺品这么多!”在山西旅游纪念品展览评选活动中,来自北京礼物旗舰店总经理助理蓝才华不由地感叹。此次展览,上百家旅游纪念品生产销售单位近400件产品让他大开眼界。蓝才华表示,这里不乏有一些早已被国内外游客熟知、极具有山西本土元素的旅游纪念品。也有好多工艺品他是第一次见到的,不少含有传统手工艺的纪念品真是让他有点爱不释手。
记者现场也注意到,有木器类、陶瓷类、剪纸、布艺、砖雕、澄泥砚、推光漆器、云雕漆器、木雕等工艺的山西旅游纪念产品,都是各个种类的精品,这些产品都展示了山西旅游商品和传统工艺的形象。价格从几十元、数百元到几千元不等,每件产品都体现了山西本土、各地域的特色。
“本次参加展览和评选的作品,首先必须能反映山西文化旅游特质,具有山西特有的元素和符号,其次是产地必须是山西。”省旅游局规划财务处处长王霁鸿表示,目前我省旅游市场上旅游纪念品同质化现象比较严重。我们就是要从这些传统手工艺品中,评选出集艺术性、观赏性、收藏性等于一体,本土文化风味深厚、深受游客喜欢的旅游纪念品。
目前,我省诸如皮影、堆锦、年画制作等手工艺的精品,是传统手工艺人们用精湛技艺托起的灿烂瑰宝。记者在现场采访时,多次参加各类展会的繁峙县晋绣坊文化产业发展中心主任贺志坚告诉记者,“我省的很多扎根最基层的民间手工艺传承人,是我们宝贵的资源,老祖宗真是留给咱不少好东西。因此,这些手艺千万不能丢!这些民间艺人应该得到很好的支持和保护。”
据记者了解,我省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人正担当抢救、恢复、传承、创新这些老祖宗留下的技艺的重任,他们希望这些濒于绝种的手艺在他们手里一代一代传下去。
“山西礼物”要能代表山西特色
“‘关公信俗’目前正申遗,关公已经成为中国文化中最重要的人格信仰。而我们开发的具有山西关公文化特色的旅游纪念品——关公大型文化典藏集就深受游客喜爱,目前市场的反响非常好,随后其系列衍生产品会陆续产生。”山西国雅文化艺术有限公司董事长权贵生认为,旅游纪念品要有其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在每一个细微之处都要体现三晋文化,只有这样做,才能使其成为传播三晋文化的载体。
权贵生推广“魅力山西”政务礼品多年,目前根据市场的需求,他把目光投向适合不同的消费群体的山西特色旅游纪念品开发上。他介绍,游客在旅途中购物具有异地性的特点,也正是旅游购物的吸引力所在。游客在旅游时购物正是由于产品具有浓厚的本土文化,这才能引起购买欲。山西历史文化内容丰富,底蕴深厚,品质高雅,特色鲜明。旅游景区和销售者应充分掌握旅游者的购物心理,在旅游纪念品上突出文化品牌理念,这样才能让游客乐意接受。
“在旅游纪念品销售方面,我们让游客通过不同样式的旅游纪念品了解山西的晋商文化、佛教文化等,比如山西木版年画,是千百年来百姓对生活寄予美好向往的缩影,其中蕴含着中华农耕文明诸多领域的哲学智慧,其很多内容尽显三晋民俗风情。”权贵生称,他们公司所开发和销售的旅游纪念品种类很多,但都以“魅力山西”系列产品为主,展示三晋魅力,还原晋韵遗风。
“旅游六要素中,购物一直是我省旅游业的短板。此次活动我们就是要整合我省现有的旅游纪念品资源,推出一批能够体现山西旅游文化内涵,适应不同消费人群需求,且便于携带,价格适中,符合旅游纪念品特征,深受游客喜爱的旅游纪念品,提升我省旅游购物消费水平,延伸我省旅游产业链条。”省旅游局规划财务处处长王霁鸿表示,山西的礼物就是要能代表山西各地的文化特色,下一步,我们将对入选的纪念品进行重新创意设计和再包装,并且将针对某一区域、某一成熟景点量身定做一些纪念品,重点要突出山西本土、本地域的特色,重新赋予它新的文化内涵,加入更多的山西元素和符号,用专业的设计团队,把“晋善晋美·山西礼物”整体品牌打出去。
“山西礼物”一定要与市场对接
旅游商品作为旅游产业或产业链的衍生品,说到底还是要和市场接轨。
蓝才华做艺术品流通经营多年,他感触颇多。“通过这次展览评选活动,感到具有山西特色的旅游纪念品真的非常丰富。”他认为,在重新包装和设计的基础上,一定要让“山西礼物”走向市场。
他给记者举了一个成功的案例——“新北京十六景”金银章旅游纪念品。他介绍说,“新北京十六景”是2009年10月由北京市旅游局举行的“我心目中的新北京十六景”评选活动而得,他们分别是八达岭长城、鸟巢、水立方、故宫博物院、颐和园、天安门广场、天坛、北京王府井、什刹海(后海)、北京欢乐谷、圆明园遗址公园、明十三陵、北海公园、卢沟桥、国家大剧院、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新十六景”涵盖了北京文化古迹、现代文明及奥运建筑,体现了新北京的时代特色和更广泛的文化内涵。
“用金银章的形式把北京特色、文化元素充分得以体现,且构思独特,设计精美,得到许多专家及旅游界人士的普遍认同和赞赏。同时,因其产品本身具有收藏性,且有经济价值,市场非常认可。”他认为,山西旅游纪念品应该学习北京的经验,要制定出一个标准、具有哪些元素,且要有统一的标识,从包装到品质,都要严格要求。
“‘山西礼物’作为一个品牌,一定要与市场对接,只有通过市场的推动它才能不断完善和发展。”这是蓝才华经营北京礼物多年的体会。
“目前,我国的旅游纪念品还没有形成一个管理、设计、扶持、推广的系统,我们应积极学习和借鉴日本、韩国等在礼品选择这方面的经验和做法,这些国家的礼品选择非常严谨,都跟各国的历史背景关系紧密,山西的旅游纪念品应该与当地的宗教、佛教等文化紧密结合,通过打包的形式,推向市场。”作为此次“山西礼物”的专家评委之一,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副院长宋协伟也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我省旅游业要想快速发展,不能单一停留在靠门票收入为主。购物在旅游传统的‘六要素’中,完全可以创造出更大的空间。”王霁鸿表示,为使我省的旅游纪念品很好地与市场接轨,省旅游局等相关部门将在旅游商品销售渠道方面创新思路。比如开辟旅游商品专柜或旅游商品连锁超市,以改变旅游商品分散无序的分销状态,满足其一站式购买旅游商品的需要。文·图/本报记者 栗美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