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旅游旅游

冲破资源诅咒 城市华丽转身

来源: 作者:姜舒婷 发布时间:2012/4/23 17:29:38

孝义市四通八达城市交通网络

    随处可见的城市绿化带,触目可及的蓝天白云……在这个人间四月天,行走于黄土高原上的孝义市,您会发现,眼前这个春意正浓的城市,与印象中的“乌金墨玉煤炭之乡”几乎完全搭不上边,若是去胜溪湖森林公园走一遭,站在湖边环望远处正在拔地而起的城市建筑群,您会更加惊讶于这个昔日的重污染城市如此迅速地华丽转身。
从“煤炭之乡到宜居城市的转身
    “十年前来这里出差时,我们都很少敢穿白衬衫。”4月的一天,在孝义市政府前的广场上,记者见到了来此出差的金先生,侃侃而谈间,他的话语中流露出的全部是对这个城市变化的惊叹。
    对于城市的改变,身处其中的市民感受更加深刻。在孝义市民王潇的眼中,环境的改变不仅让城市更加宜居,同样让这个城市发挥出其经济效益。“自从占地1500亩的胜溪湖公园建起,四周的地皮很快就跟着升值了。”
    据了解,“十一五”期间,孝义市不断推进蓝天碧水、节能减排、造林绿化、城乡环境卫生清洁“四大工程”。在五年间,依法关闭取缔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共465户,削减二氧化硫排放量3万吨,万元GDP能耗下降到2.17吨标准煤。同时,累计投入4.5亿元用于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并投资6.5亿元,带动社会投资10亿元实施城乡造林绿化,完成生态林34万亩,造林绿化率达到35%,森林覆盖率达到30.7%,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3.5%,人均公共绿地达到15平方米。以胜溪湖为中心绿轴,“一河两岸、沿河环湖”的滨河城市布局已经形成。从一个“区域限批”的污染大市,跃升为山西省环保模范城市、山西省卫生城市、山西省园林城市和全国绿化模范市。
结构性减税助推经济转型升级
    城市旧貌换新颜背后的支撑力量,是孝义经济发展模式的成功转型。
    孝义市是典型的以煤炭、铝矾土和铁矿等原材料为主的资源型经济板块,多年来形成了以资源开采及初加工为主的产业结构。然而,2008年那场伤亡重大的煤矿事故,深深触动了人们的神经。“孝义人觉悟的早。”孝义市副市长王士礼说,带血的GDP、吃资源饭坐吃山空、自然生态严重恶化等现实问题摆在人们面前,探索、思考的结果促成共识:资源型经济转型的关键是转变观念,核心是传统产业转型,基础是高端项目支撑,条件是财税、金融等国家政策扶持。于是,孝义市按照“以煤为基、多元发展”的思路,以循环经济为主线,在山西省率先成立了以各个行政部门为主体的8个专业招商局,创新招商引资、招才引智路径,转型项目攻坚实现了重大突破。
    实施结构性减税政策,落实和完善结构性减税措施,在促进资源型经济转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吕梁市国税局总经济师兼孝义市国税局局长李江对记者说,近年来,国税机关认真落实山西省国税局“不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就是虚收探收”的原则,不折不扣地把每一项税收优惠政策宣传到位,辅导到位,落实到位,扶持传统产业向循环经济发展、向高端转型升级,引导新兴产业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增强发展动力、拓展发展空间。据统计,2009年——2011年,孝义市组织国税收入73.24亿元,减免税达5.55亿元,退税621万元,其中减免增值税1.61亿元,固定资产进项税额抵扣2.77亿元,其他减免1.17亿元。原煤、洗煤等涉煤行业税收占税收总额的比重由2005年底的83.0%下降到2011年底的58.6%,化工、钢铁和耐火材料等非煤行业税收占税收总额的比重由2005年底的17.0%上升的2011年底的41.4%。
    大型民营企业山西金晖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是传统产业的典型代表。采访中,企业下属的山西金晖新科建材有限公司总经理侯爱民带领记者参观了生产线。他说,新科建材作为金晖集团发展绿色循环经济的一个重要项目,自2009年以来,共享受到税收减免484.5万元,对企业的发展壮大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与过去饥不择食的招商引资理念不同,如今孝义市更注重项目在科技、低碳、环保和服务等方面的潜在品质。位于孝义市高新技术园区的孝义乐佰利特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是该市高科技领域的标杆性项目。在公司展厅里,记者看到了各种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灯具:装饰人民大会堂外观的LED节能照明灯、随嫦娥2号遨游太空的高性能光源、上海世博会山西馆专用灯……据企划部张部长介绍,企业在孝义市的生产项目分3期建设,其中总投资5亿元的一期工程已初步建成。
    工业化重在经济强市,农业化促进农民的富裕。记者来到孝义市胜溪新村,采访了力农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状况,副社长霍孝说,农业产业化合作社集合了胜溪新村东盘粮、西盘粮等6个村的土地,1000亩地,建了300栋大棚,生产的蔬菜供应孝义市一半市民生活用菜。目前正在筹划扩大再生产,达到3000亩、900栋大棚的规模化生产水平。说到农民的收益,东盘粮村党总支书记马志功说,每栋大棚建设需要投入8万元,政府资助2万,村民个人出资1~2万元或贷款1万元,合作社出资近4万元。目前村民人均年收入达到8000元以上,农业产业化前景广阔,农民富裕有奔头。
    记者了解到,在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相关配套政策以及结构性减税政策等一系列政策引导和扶持下,2010年7月以来,孝义市累计新上亿元以上转型项目43个,目前已完成投资127.81亿元。13座平均产能90万吨以上现代化煤矿加快基建步伐,煤炭采掘业进入“大矿时代”。非煤产业迅猛发展,以千万吨新型煤化工园区、现代制造业园区、高新科技产业园区、现代农业园区和中心城区现代服务业集中示范区“五大园区”为载体,以技术进步为特征的创新驱动和产业集聚效应日益凸显,多元化产业体系逐渐形成。
    2011年,孝义市财政总收入60.0亿元,综合经济实力稳居全省县域经济第一。
从关切民生到提升百姓幸福指数
    在资源型经济转型过程中,如何兼顾民生改善,推动两者同步发展,相辅相成,无疑是一道难解的方程式。只有让百姓沐浴在公共财政的阳光下,社会才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和谐社会。2011年,孝义市财政在民生领域的投入达到13.8亿元,比上年增长29%,最大限度地提供教育、医疗和交通等优质公共产品成为孝义市财政投入的重点方向。
    走访孝义市城市和乡镇,一座座中小学校优美的环境、齐全的设施让人心间颇为惬意。总投资7000万元、建筑面积3.7万平方米的梧桐新区金晖小学已投入使用,可容纳1万名学生、总投资9.8亿元的吕梁职业技术学院东区主体竣工,胜溪新村中小学校一期主体基本完工。在全省率先启动地方名校集团化办学,总投资13亿元兴建胜溪湖科教文体园区项目,投资3.8亿元完成53所学校“校安”工程,跨入了全省先进行列。
    “十一五”期间,该市投资3亿元完成市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启动建设“孝义市大医院”,有效解决了百姓看病难的问题。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89.4%,城镇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5.2万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9.3%,城乡低保实现应保尽保,在全省率先高标准实现“五个全覆盖”。 本报记者 王晓华 特约记者 王跃峰 通讯员 高卫东 摄影 张建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