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旅游旅游

第二期全国全域旅游培训班学员在“老家洪洞”实地观摩

感受洪洞文旅融合新业态的独有魅力

来源:山西经济网 作者:栗美霞 发布时间:2019/10/18 11:19:56


本网临汾10月17日讯(记者 栗美霞)10月17日上午,第二期全国全域旅游培训班学员在“老家洪洞”实地观摩。近距离感受洪洞县文旅融合新业态的独有魅力。


在国家5A级景区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根字大门前,随着《开门迎亲》情景剧的闭幕,震天的威风锣鼓响起,根字大门缓缓打开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在学员心中油然而生……

在洪洞汾河国家湿地公园,一派清水碧波、鸟语花香的北国江南风光,间或一飞而起的水鸟吸引广大学员纷纷拿起相机抢拍“惊鸿一瞬”……

在洪洞文旅融合示范基地——洪洞大槐树文化中心城市会客厅的“根祖圣地  华人老家”主题浮雕墙前,众多学员流连忘返:一代大槐树、根字影壁、古大槐树处、广胜寺、历山等古朴的浮雕正向大家倾诉着洪洞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近年来,洪洞县把全域旅游创建作为全县“一号工程”,通过强化组织保障、强化要素保障、强化机制保障,实现了全域旅游创建高位推动。全县始终坚持紧抓关键环节,围绕“安、顺、诚、特、需、愉”六字要诀,规划发展了“一核四带六区”旅游空间格局,实现了全方位布局。通过一手抓核心景区的提升和打造,一手抓节点景区的开发和建设,实现了大力度投入。通过深入推进旅游改革创新,实现了高质量推进。通过实施“旅游+”,复活传承“非遗”,打造精品活动,实现了全业、全景展现文旅融合,做好文旅融合文章,始终做到了坚持统筹融合发展。9月4日,文化和旅游部发布了关于公示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名单的公告,山西省临汾市洪洞县、晋城市阳城县、晋中市平遥县入选。



洪洞县委副书记、县长杨建军介绍道,在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中,洪洞县坚持立足老家根祖文化,聚焦文旅业态创新,形成了“文化景区、文化设施、文化服务、文化商品、文化营销、文化业态”六位一体的发展模式,打响了洪洞老家文化品牌,形成了强大的洪洞文旅IP。

在大槐树寻根祭祖园的《大槐树移民实景剧》现场,有的学员触景生情,泪眼凝噎。一直以来,洪洞大槐树景区持续不懈开展文化挖掘,以根祖文化为主线,以民俗文化、姓氏文化为依托,陆续推出了集观赏、参与、体验为一体的各类文化演艺节目,包括还原大槐树移民历史场景的《大槐树移民实景剧》,以及反映后裔回乡认亲的《铁锅记》、展现地方祭祖习俗的《祭祀》节目、体现地方文化的《八佾舞》和特色戏曲表演及互动参与式的《魁星点斗》表演、《传统婚庆》表演等各类特色节目10余项,平均每天循环演出20余场,极大地丰富了游客的观赏体验,在山西省内名列前茅。



近年来,该景区以提升品质为原则,以完善服务设施为基础,以满足游客需求为准绳,立足高标准、严要求,大力实施了标准化建设,先后出台了山西省地方标准《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旅游景区服务规范》和《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企业标准体系》。目前规范化管理各项标准达764项,并被评为“2018—2019年度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示范项目”,成为山西省第一家获此殊荣的单位,填补了山西省在该领域空白,为全国旅游行业服务标准化树立了标杆。率先在全国首推网络私人订制祭祖服务,开通洪洞大槐树在线祭祖平台,开启线上祭祖、祈福等体验,在“互联网+文化+旅游”方面做出有益探索。特别是自景区改制以来,由最初30余亩地发展到现在5200余亩地,景区接待人数由每年10万人次增加到每年360万人次。2018年10月荣膺国家5A级景区,实现晋南地区5A级景区“零”的突破。

水碧鹳复现,汾河珠翠明。2018年底,洪洞汾河国家湿地公园成为正式挂牌的国家湿地公园。该湿地纵贯洪洞县境,分为湿地保育区、恢复重建区、科普宣教区、合理利用区和管理服务区5大功能区,建有8个景观广场、300米文化长廊、300亩生态植物园、40余万立方米的荷花长廊、1个科普宣教馆、300米科普长廊、3个观鸟台,再现了“一川碧水、两岸锦绣”的秀美景象。自建成以来,该湿公园地已多次举办自行车骑行赛和“大美汾河”主题摄影展、书画展。该湿地公园集休闲健身、观光旅游和科研科普于一体,犹如镶嵌在汾河上一颗璀璨明珠,在槐乡大地熠熠生辉。



伴随着悠扬动听的歌声和欢快动感的喷泉,学员们走进洪洞文旅融合示范基地——洪洞大槐树文化中心城市会客厅,只见一座18米高的“大槐树”主题雕塑巍然耸立,十八只鹳盘旋其中,象征18个移民省市的游子与故乡不可分割的亲情。从“大槐树”的雕塑脚下,一路蜿蜒曲流、跌瀑至广场连接处,把主体建筑大台阶和中心广场连接为一条线,象征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也象征着千万大槐树移民艰辛的辗转迁徙之路和繁衍生息、代代不绝,以及亿万移民后裔寻根问祖,与故里血脉相连。

这座占地148亩的“主客共享”的文旅融合示范基地——洪洞大槐树文化中心城市会客厅,是洪洞推动“旅游+文化”“旅游+城建”深度融合的创新亮点和重要成果。该会客厅的设计充分凸显了“家”的文化元素,集旅游咨询服务、非遗和文创产品展示、演艺中心、文化馆、图书馆等为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性文化旅游公共服务场所,充分展示了“根祖圣地·华人老家”洪洞的文化底蕴与良好旅游形象,提升了城市品位。

值得一提的是,在创建过程中,洪洞县始终坚持“宜融则融、能融尽融”的原则,大力实施“旅游+”,积极推进旅游与生态、农业、教育、文化、康养、体育、城市等深度融合,还推出生态乡村游、历山景区徒步和自行车骑行游、《赵城金藏》主题研学游、红军八路军纪念馆红色游等一批旅游新产品,极大地丰富了洪洞文化旅游产品。

洪洞县委书记郑步电表示,下一步,洪洞县将以此次培训为契机,虚心学习借鉴全国各地先进做法、典型经验,持之以恒抓巩固,坚持不懈抓提升,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实在管用,可复制、可推广的洪洞经验,为拓展新时代全域旅游工作新局面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责编:夏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