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省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必要性
(1)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是控制水土流失的根本途径:山西省气候干燥,十年九旱,缺水严重,对人民生产、生活造成巨大危害,制约了山西经济的发展。
(2)山西是全国的能源化工基地,造成:①大量消耗资源及原材料;②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③由于采掘业的畸形发展,对地表及地下水造成极大的破坏,导致全省严重缺水,地质灾害频繁发生,给人民生活和生命财产造成危害。
(3)山西植被稀少,森林覆盖率低,全省森林覆盖率只有20.5%。
二、我省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的任务和现状
1.我省天然林保护工程任务
根据我省编制并报国务院实施的《山西省黄河上中游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方案》,安排全省森林管护规模为238.07万hm2,植被恢复工程75.27万hm2,其中封山育林16.2万hm2,飞播造林59.07万hm2。
2.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现状
我省全面落实“严管林、慎用钱、质为先”的工程建设方针。通过全面禁伐、科学管护,大力建设生态公益林,使工程区的生态环境和资源状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活立木蓄积量由2000年的5200万m3,增加到5699万m3,净增9.6%,完成飞播造林5.5万hm2,封山育林2.5万hm2。初步建立了森林三级管护网,一大批富余职工得到分流安置,并且纳入养老保险统筹体系;产业结构得到一定调整。
在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过程中,也发现一些问题。
三、几点建议
1.按现行标准调整工程费用
应根据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以来在工程投资标准、职工养老保险社会统筹费用、国有林区社会性支出补助标准与现在实际情况,积极向国家林业与草原局反映,对原实施方案进行调整。如原实施方案中,飞播造林投资标准为750元/公顷(50元/亩),若改为植苗造林和人工模拟飞播后,投资标准肯定不足,势必影响造林质量和数量。
2.将我省的飞播造林变为植苗造林,以提高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
由于山西省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范围内地形支离破碎,气候干燥,植被稀少,且大面积的宜林荒山很少,几乎没有适合进行飞播造林的作业小班,应积极向国家林业与草原局反映,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争取将我省的飞播造林变为植苗造林,以提高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
3.统筹天然林保护工程与其他各项生态工程,使天然林保护工程能顺利实施
4.提高天然林保护工程造林小班的作业设计质量
提高天然林保护工程造林小班的作业设计质量,作业设计质量的高低,是实现科学造林、提高造林成活率的基础。首先,设计应规范。其次,在对小班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准确计算小班面积和小班作业面积。第三,小班面积不宜太大。第四,做到适地适树。第五,确定合理的密度。
5.提倡营造混交林
混交林与纯林相比具有良好的生态稳定性,病虫害和火灾发生率低,且混交林在涵养水源、改良土壤、防风固沙方面更是纯林所无法比拟的。
6.规范封山育林措施
封山育林具有投资少、见效快、效益好,能形成稳定的森林生态体系的特点。
(1)严格选择封山育林小班:根据《封山育林技术规程》及天然林保护工程有关规定,严格选择封山育林小班。
(2)选养适宜的树种:选择那些具有萌芽繁殖、飞子成林特点的树种进行封育,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
(3)封育类型:根据封育小班的立地条件和封育目的,可以有乔木型、乔灌型、灌木型、灌草型四类。
(4)封育年限:根据当地封育条件和封育目的,因地制宜确定封育年限,一般乔木型8~10年,乔灌型6~8年,灌木型4-6年,灌草型3-5年。
(5)封禁措施及设施:①人工巡护:根据封禁范围大小和人、畜危害程度,在山口、沟口及交通要道设专职和兼职护林员进行巡护。②设置围栏:设置围栏是实现封禁的主要措施。
(6)育林:可根据封育目的和封育小班特点,采取人工促进天然更新、人工补植、补播、平茬、复壮、培育管理及森林保护等育林措施。
7.抓好苗木质量是保证造林的关键
首先,要采用优种壮育,一般应选用Ⅱ级以上苗。其次、要抓好起苗关。第三,要抓好苗木运输关。
8.注意处理好林牧矛盾
要解决好林牧矛盾,首先,要部门协调,搞好土地利用规划,根据县情确定林牧用地比例;其次,注意解决好农民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的关系;第三,大力提倡科技含量、经济效益好的圈养方式,引导农民改变放牧方式。
9.应将消极保护变为积极保护
现在的天然林保护,实际是一种消极的保护,它不分生态林、商品林、人工林、天然林一律禁伐,全面保护,这样做一方面不符合森林生长发育规律,造成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也有可能挫伤部分群众造林的积极性。
10.加强天然林保护工程检查验收的力度
制定天然林保护工程检查验收办法,就天然林保护工程的目标、任务,制定详细的检查验收项目、验收标准。
11.依靠科技进步,加大科技含量
坚持科教兴林,加大科技含量,推广先进实用的林业技术成果。
12.引进监理制度
要创新天然林保护工程的管理机制,引进监理制。
13.加强后续产业建设,巩固天然林保护工程成果
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以来,初步扭转了我省林区经济贫困的被动局面,林区经济得到恢复,但是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完成后,林区怎么办,这是摆在我们面前必须考虑的问题,否则,有可能使天然林保护工程功亏一篑。所以,从现在就应该加强林区的后续产业建设,使之成为林区走向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平台。(作者单位:山西省林业职业技术学院)
责编:赵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