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事业为上、公道正派,把好干部标准落到实处。这是对党的十八大以来干部工作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的科学总结和提升,体现了党对干部路线方针政策的坚持与发展,为新时代选人用人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需要我们全面把握和贯彻落实。选人用人工作是加强国企企业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程,集团公司把创新作为引领事业发展的第一动力,提出了“1311”选人用人工作思路,从提高政治站位,树立鲜明导向,完善用人机制,从严监督问责等多个方面入手,把新时代选人用人工作落实到实处。
一、注重“一个前提”,将政治标准放首位
选用干部,首先要“突出政治标准”。当前国有企业个别党员干部存在着观念淡漠、纪律松弛、意识淡化,理论水平不高,事业心和责任感不足等现象。因而,在选人用人上必须突出政治标准,探索建立政治素质考察评价体系,探索建立记载党员干部政治表现实例的日常档案,探索开展党员干部政治能力随机测评机制,着力实现政治合格考评的可量化。因而,各级党组织在“1311”选人用人工作上必须突出政治标准,就是主要看政治忠诚、政治担当、政治能力。
一是要看政治忠诚。政治忠诚,是每个党员的庄严承诺,更应成为每名“1311”型年轻干部对自己的根本政治要求,就要坚持对党绝对忠诚,必须对党高度信赖,做到热爱党、拥护党,爱企敬业,爱岗敬业,更要做到唯一的、彻底的、无条件的、不掺任何杂质的、没有任何水分的忠诚,做到思想上紧跟、政治上追随、情感上拥戴、行动上笃行。
二是要看政治担当。政治上敢不敢担当、能不能担当、有没有担当,是最能检验“1311”型年轻干部的政治操守、政治品格。面对集团公司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特别是“1311”型年轻干部要强化政治担当,敢于亮剑,敢于碰硬,敢于攻坚,尤其是在企业发展关键时刻站得出来、顶得上去的干部,坚决不让那些说起来头头是道,做起来轻轻飘飘的“逍遥官”占位。
三是要看政治能力。政治能力归根结底源于实践的砥砺磨炼,只有经受急事难事锻炼,才能在历练中成长成熟。作为企业的领导干部必须要具备过硬政治能力,做到政治意识敏锐、政治态度鲜明、政治定力坚强、政治操守坚定、政治考验合格,作为“1311”型年轻干部坚决向先进典型的看齐,拜员工群众为师,多在基层一线“墩墩苗”,多在员工身边“接地气”,把政治智慧的增长、实践本领的增强深深扎根于企业基层的创造性实践之中。通过深入基层单位、深入员工群众中递进式的进行历练,从而进一步提升政治上分析形势、谋划事业、推动工作以及驾驭全局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
二、打牢“一个基础”,强化培育提优基础
培养和选拔一大批具有学历、有阅历、有能力的“1311”型年轻干部,是企业的希望、发展的未来。当前国有企业由于各种客观因素的影响,存在着各级领导班子年龄老化,干部队伍青黄不接,年龄结构断档等现象。针对这一现状,我们要健全和完善“1311”选拔、培育、管理的全链条机制,全面打造适应时代、生机活力的干部队伍。
一是拓宽来源与精准培养并重。采取市场化选聘的方式,面向全国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坚持“缺什么补什么”原则,发挥工大、党校、技师学院以及各单位培训机构的教育优势,分行业分系统,实施年轻党员干部履职能力提升工程,着力培养复合型“1311”型年轻干部,帮助“1311”型年轻干部弥补知识弱项、经验育区,进一步补齐眼界思路不宽、能力素质不强短板,促使企业各级年轻党员干部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升。
二是优化结构与改进方式相结合。进一步改善年轻干部的知识结构,以煤电主业为主体,以金融、煤化工、新能源等新兴产业为重点,其他行业同步发展专业结构要更加完备,确保年龄梯次更加科学,同时,将发现培养选拔“1311”型年轻干部工作纳入年度考核,对工作不力、问题突出的单位及时提醒、督促改进。要坚持组织主导,各级党委要对本单位年轻干部深入开展调研摸底,建立本级“1311”型年轻干部“储备库”,帮助他们尽快转变角色、适应岗位、胜任工作,并择优向集团公司推荐。进一步完善新招聘大学生一线锻炼制度,让年轻干部在学思践悟中提升党性修养、理论水平、业务能力。
三是严管厚爱与激励约束相融合。选拔任用“1311”年轻化干部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坚持严管厚爱与激励约束的辩证法,进一步拓宽成长空间,完善保障措施,关注身心健康。注重全方位管理,管好关键人、管到关键处、管住关键事、管在关键时,特别是要把各级单位的“一把手”管住管好。强化实践导向,既看干过什么,又看干成什么,特别是以急难险重岗位的关键时刻表现,检验担当精神、评价专业素养、统筹用好“1311”型年轻干部资源,对坚守岗位、勇挑重担、作风扎实、敢于奉献、表现突出的“1311”型年轻干部,要打破隐形台阶,优先提拔使用或交流在其他重要岗位。
三、搭建“一个阶梯”,优化选人用人机制
把好干部选用起来,需要科学有效的选人用人机制。要针对个别单位程序多、周期长等的现象,不断优化干部选拔作用的机制体制,真正给那些既干净又干事能成事的干部创造脱颖而出的机会和平台,各级党委要紧密结合工作实际,带头在认真总结深入研究,不断改进,努力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有效管用,简便易行的结合本单位实际的“1311”用人机制。
一是注重“德才兼备、以德为先”选人用人工作原则。
好干部的标准,大的方面说,就是德才兼备。集团公司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建立以德为先、任人唯贤、人岗相宜的“1311”选拔任用体系,各级党委要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党委书记要不断提高管干部的政治意识,把好用人导向“方向盘”,用好评价标准“指挥棒”,举荐人才不拘一格,切实把德才兼备的“1311”好干部及时发现出来,合理使用起来,使优秀人才有岗更有为,全面营建各类人才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良好企业新风尚。
二是形成“崇上实干、带头担当”选人用人工作导向。
事业兴衰,唯有用人,用人之要,重在导向,集团公司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要积极践行我省提出的“五倡导五反对”,以担当带动担当,以作为促进作为,形成“头雁效应”。各级党委要突出正向激励主基调,鲜明地树立崇上实干、带头担当的用人导向,突出重基层、重实绩、重公论,着力构建科学完善的考核评价体系,努力做到既要尊重年轻干部成长的客观规律,也不能为简单追求“1311”年轻干部而搞“一刀切”,注重学历,更注重实绩,不拘一格地使用各年龄段党员干部。
三是构建“依事识人、依事择人”选人用人工作机制。对照中央、省市委关于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总体部署,进一步完善选人用人新标准,探索经常性、近距离、有原则性地接触干部,多方位、多角度立体式的考察“1311”型干部,在选拔任用程序上坚持“五个从严”,无论哪个阶段、哪个环节,只要发现“带病提拔”立即放下,让依事识人、依事择人成为各级党委选人用人工作新常态。
四是坚持“面向未来、统筹推进”选人用人工作方针。
选人用人是一项系统工程,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实现精准科学选人用人,既体现在具体人选的微观层面,又体现在长远设计的宏观层面,各级党委要站在党的事业和企业的长远发展战略高度上去谋划,建立源头培养、专业培养、全程培育的素质培养体系,优化干部成长路径,形成老、中、青梯队结构合理,使各层级、各个年龄段干部有人可用,集团公司面向未来发展后备干部储备充足。
四、设好“一个护栏”,完善监督保障体制
深入研究和把握新时代企业干部管理工作特点和规律,既坚持抓早抓小,又要突出严管与厚爱,着力构建起从严管理监督“1311”选拔任用工作机制,做到真管真严、长管长严。
一是强化履职尽责管理。突出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创新考评模式,科学设定“推动发展、深化改革、安全生产、维护稳定、从严治党”五张清单,进一步完善经常化、制度化、全覆盖的“1311”干部考核机制,构建系统完整的干部考核制度体系,完善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办法,改进年度考核,推进“1311”平时考核,增强考核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突出严肃问责,充分发挥考核评价对“1311”型年轻干部的激励鞭策作用,进一步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将考核结果作为选人用人、评先奖优、问责追责的重要依据。
二是强化日常监督管理。坚持“治病”与“查病”相结合,“救人”与“自救”相融合,注重把功夫下在日常,全方位用好干部监督“探照灯”,让“1311”型年轻干部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坚持优者上、庸者下、劣者汰,推进“1311”型年轻干部能上能下常态化,对作风漂浮、消极懈怠、不愿负责、不敢碰硬的干部,要根据具体情节,综合采取调离、免职、降职等方式,果断调整下去。
三是强化干部激励保护。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三个区分开来”的重要指示精神,建立“允许试错、合理容错、及时纠错、有效放错”工作机制,促进“1311”型年轻干部有错必纠、有过必改。要更加注重加强激励和关爱,在政治上激励、工作上支持、待遇上保障、心理上关怀,切实让能干事的有舞台,敢干事的受保护,干成事的有地位。
(作者单位:同煤集团挖金湾煤业公司)
责编:赵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