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论文论文

融媒体时代新闻采编业务创新与发展初探

来源:山西经济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23/9/21 9:01:04

一、融媒体时代传统新闻采编面临的现状


传统新闻采编面临着新闻采编流程的时效性差,导致新闻传播速度降低;新闻采编流程的灵活性差,使得新闻受众变得单一等等。体现在:


新闻采编流程时效性差,降低新闻传播速度。首先,新闻采编的采集环节是导致新闻时效性差的主要原因之一,这主要是因为传统新闻采编的流程和机制上存在的一些问题。传统新闻媒体在日常新闻采访工作中,为了保证所采新闻的真实性,需要投入大量时间进行调查和核实,整理和编辑工作,使新闻内容更加准确和完善。由于这些步骤的耗时性质,可能导致新闻在最终定稿之前错过了最佳的发布时机。其次,新闻采编过程中的编辑和审核环节也会影响新闻传播速度。编辑部门通常需要对采集到的信息进行编辑、校对和排版等工作,为了避免错误和不准确的信息发布,往往需要进行多轮校对和审核,以确保新闻稿件的质量和准确性。这种审慎的态度是新闻行业的传统要求,但也使得新闻的传播速度受到了限制。


新闻采编流程灵活性差,新闻受众单一。新闻采编流程的灵活性差主要源于传统新闻在采编模式和内容呈现方面的限制。在传统模式下,新闻采编往往固守传统的流程和标准,导致新闻受众面单一。传统新闻采编模式对新闻话题的选择和报道范围有一定限制,导致新闻受众的兴趣和需求难以全面满足。在传统模式中,通常会偏向于一些具有较高新闻价值或公众关注度的事件,忽略了一些其他领域的新闻信息。这使得新闻受众接触到的内容局限于热点新闻和少数特定领域,缺乏多样性和广度。


二、新闻采编工作融合多媒体技术的意义


在融媒体时代,多媒体技术为新闻采编工作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工具和平台,极大地拓展了新闻内容的表达方式和传播渠道。


多样化的内容表达。多媒体技术使新闻内容能够以短视频、长图海报等多种形式进行表达,丰富新闻报道的内容,提升报道的质量和观赏性。通过结合不同媒体形式,新闻报道可以更加生动直观地呈现,吸引读者的注意力。例如在抖音等短视频平台上,新闻采编需要更加注重短视频的冲击力和感染力,通过简明的文字概述和生动的视频制作,提高新闻视频的传播力。


拓宽新闻传播的渠道和方式。融媒体时代,想全面提高新闻采编工作的效果,可以重点探索全平台开放的新闻采编体系,通过设置各平台新闻发布账号,搭建智慧云融媒体智能平台新闻发布系统,借助微博、微信、抖音等新媒体平台新闻传播体系,形成新媒体新闻传播格局和新闻传播矩阵。这些新的传播平台具有更广泛的覆盖范围和更快速的传播速度,能够将新闻内容更为便捷快速地传播出去。


更好地适应受众需求。通过多媒体技术,新闻机构可以更好地了解受众的需求和兴趣,从而提供更贴近受众的新闻内容和形式。例如,通过数据分析和用户反馈,新闻机构可以了解受众的偏好,精确投放新闻内容,提供个性化和定制化的服务,增强受众的参与度和忠诚度。


三、新闻采编的多媒体新闻生产与合作


新闻采编信息来源丰富。通过搜索引擎和各种新闻网站,采编人员可以在几秒钟内获取海量的新闻资讯,并通过社交媒体平台、新闻应用程序和电子邮件订阅等方式,跟踪并获取实时新闻动态。


此外,开放数据和数据新闻也成为了新闻采编的重要信息来源。在海量信息中,新闻采编人员要充分发挥大数据技术的支撑作用,准确全面地了解不同网络平台的新闻信息,对新闻事件背后隐藏的有价值的信息进行深入挖掘,开展新闻事件的专题报道或者新闻事件的系统性报道,进而将最真实、最客观的新闻信息呈现给受众,吸引受众的注意力,不断拓展电视新闻受众的范围。


多媒体新闻合作的模式。新闻部门要针对性打造融媒体技术平台,将多样化的媒体技术进行统一管理,借助多方媒介资源针对新闻题材进行挑选,然后做好采编和编辑工作,并通过对接审查监督流程,实现对采编新闻内容质量的保障。


人工智能在多媒体新闻生产中的应用。积极探索AI智能技术与传统新闻传播方式融合的路径,将AI智能的相关技术应用到传统媒体工作的更多领域。比如,利用当下较为火热的ChatGPT智能软件自动化生成稿件,实现人工智能全天候互联网监控,从而在海量资源中获取有价值的第一手资讯。但是新闻采编人员也要注意人工智能可能面临伦理和道德的考量。除此之外,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可靠性和完整性,同时保护用户隐私也是人工智能应用需要注意的重要问题。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只有将多媒体技术融合到新闻采编中,才能推动新闻行业实现创新发展,才能确保公众获得准确多样的新闻信息。


(作者单位:介休市融媒体中心)

■ 张鹏

责编:李青